徐藝嘉

1996年11月,秋意已濃,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此時,萬里之外的莫斯科,早已是冰天雪地。在加加林航天員中心,出現了兩副東方人的面孔,他們正是中國選拔出來的航天員教練員吳杰和李慶龍。
航天員吳杰按照俄羅斯以往培訓航天員的經驗,無論是哪個國家送來的航天員,都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所有培訓項目,獲得合格成績。但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因為規劃、進度和經費原因,根本無法留出那么長時間供航天員培訓,所以只好跟俄羅斯方面商量,能否讓中國的這兩位航天員利用一年的時間,完成所有培訓項目。聽到中國人提出的這個要求,俄羅斯航天專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這顯然是在“無理取鬧”,用1年時間完成4年的培訓任務,怎么可能?
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俄羅斯還是接納了吳杰和李慶龍。與一群身體強壯、肌肉發達的西方人在一起培訓,中國的兩位航天員教員怎么看都顯得有點瘦弱。在很多場合,他們的身體都會成為那些“猛男”的玩笑話題。
“我只覺得要盡量學東西。中午不睡午覺,一般晚上都工作到12點以后,那時候真正感覺到時間就是金錢。”回憶起那一段往事,吳杰記憶猶新。這一年,德國、法國的受訓航天員每個周末都要乘飛機回國休假,而吳杰和李慶龍卻沒有休過一個節假日。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他倆發揚中國式的“釘釘子”精神苦練俄語,平時不放過一切可用來學習的機會,在餐廳、游泳館、桑拿房里與各國航天員交流心得、詢問太空飛行經驗,回到宿舍后再筆錄下來。
他們被拉到北極圈的一片雪野,在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中生存了48小時。訓練方提供的全部食物,僅僅是很少的壓縮餅干等救生食品。為了能留下一部分口糧帶回國內供研究,李慶龍硬是忍著餓只吃了很少的一點東西。“當時真是餓慘了!”李慶龍回憶說,“每頓飯只吃一塊餅干,又冷又餓,到第二天晚上的時候幾乎快崩潰了,那真是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夜晚。”盡管救援人員就在1千米以外,若實在扛不住可以申請救援,但同時也意味著沒有通過訓練,即刻就被淘汰。而此時的李慶龍和吳杰,是中國兩個離飛天夢想最近的人,他們代表的是中國軍人,不可能因為自己而失去這份榮譽。李慶龍身著腈綸衣,外面穿一套漁民下海捕魚時常穿的橘色防水服,身上裹著降落傘,終于熬過了48小時。再稱體重,他比兩天前瘦了近3千克。
盡管訓練異常艱苦,但這一切在吳杰和李慶龍看來,都是值得的。載人航天經歷了太多波折,而他們趕上了好時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因起步不久,舉步維艱,許多航天員訓練所需的特殊環境要求只有加加林中心能夠提供。他們像是兩個北行取經的人,取到“真經”回國后再運用一身所學言傳身教,很有些北雁南歸銜枝筑巢的意味,所以格外用心。
1997年11月,兩人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所有科目的學習,并順利畢業。當從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主任克里姆克中將手中接過“聯盟”號飛船指令長證書的那一刻,吳杰激動地說:“我現在拿的是‘聯盟號飛船指令長的證書,回去以后再拿中國自己的證書,然后駕駛著我們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與你們的和平號空間站對接,行嗎?”這拋出的一問,投擲于看似光明的未來,卻最終沒能成為現實。
回到國內后,吳杰、李慶龍和另外12名戰友一起,成為中國航天員大隊的首批航天員。首批航天員之所以招募人數為14名,是因為借鑒了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員選拔經驗,原則上航天員訓練過程中的淘汰率一般為50%。2003年7月,在楊利偉首飛之前,14名航天員集體參加考核,這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考評委員會分為政治思想、專業技術及心理、醫學評價三個組,通過復核試卷、回放錄像、計算訓練5年多來的各項考試等級和訓練成績,綜合各方面意見,最后給每個航天員打出總分。
7月3日,評選結果揭曉:14名航天員全部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予以結業,并同時獲得三級航天員資格。這意味著中國第一代航天員正式產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培養航天員的國家。并且,這個成績還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項紀錄:中國航天員大隊的訓練淘汰率為零!
任何美好的事物背面都難免有陰影。這樣的成績也暗示了另外一個事實:并不是每一個航天員都有執行飛行任務的機會。
此后在作為航天員的十幾年間,吳杰、李慶龍和其他3名航天員始終守望信仰,堅守寂寞,一次次落選,一次次準備,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漫長的等待。他們的等待與神舟飛天的輝煌一起,構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厚重的一頁。他們是:李慶龍、吳杰、趙傳東、潘占春、陳全。他們同樣是共和國的飛天英雄!
2014年3月13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了首批航天員停航停訓儀式,中心領導宣讀了吳杰、李慶龍和其他3名戰友停訓、任免及工作調整通知,并為他們頒發了航天員紀念章。至此,5名航天員退出現役航天員隊伍,走向了新的崗位。
他們用艱辛和汗水,蹚出了一條中國航天員的成長之路,但大多數人并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如今,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再執行飛天任務,但是回顧來時路,他們從未半路退縮,始終把接受黨和人民的召喚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始終充滿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對航天事業的執著熱愛,此生無怨無悔。
背景:李慶龍,男,漢族,1962年8月出生,安徽定遠人,一級航天員。歷任空軍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政治教導員、副參謀長、飛行技術檢查員,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教練員。吳杰,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河南鄭州人,一級航天員。歷任空軍某基地某團領航主任、一級飛行員,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