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佳寅
“圍繞塞門亞的爭議已持續十年,恐怕還會繼續下去”,這是路透社在塞門亞申訴失敗后的評論。法新社5日報道稱,世界醫學協會(WMA)敦促醫生不要強制執行國際田聯的新規,認為這一規定有違道德準則。
根據國際田聯新規,塞門亞這類被定義為DSD(有性別發育差異)的運動員必須降低體內睪酮標準,才能繼續參加400米至1500米的5個女子項目。認為受到歧視的塞門亞提起上訴,本月1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判定塞門亞敗訴,新規將于本月8日正式生效。英國《衛報》發表評論稱,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判決可以將國際田聯的新政解讀為“必要而又合理的歧視”。塞門亞這類DSD運動員具有明顯高于一般女運動員的睪酮水平,強迫她
降低這一指標有助于創造女子競賽的公平環境。不過,這樣的做法卻只能做到相對公平,“塞門亞并非變性人,只是因為遺傳問題造成自身的高睪酮水平”。WMA主席蒙哥馬利5日也表示,DSD運動員的高睪酮水平是正常現象,醫生不應強迫她們服用藥物,這會對運動員身體造成損害,“用睪酮激素來說明塞門亞具有不平等優勢毫無意義,這就如同籃球場上2.25米的運動員比矮小球員有優勢,難道會通過手術削去大個子們的高度嗎?”
敗訴后,塞門亞通過社交平臺稱“我很難被擊敗”。3日在多哈鉆石聯賽女子800米比賽中,這位兩枚奧運會金牌得主以1分54秒98奪冠,創個人賽季最佳,這也是國際田聯新規前的最后一項賽事。賽后,塞門亞否認外界對于自己“被迫退役”的猜測,“為什么現在退役?我才28歲。我相信我還擁有10年甚至更久的田徑生涯。”她同時回應稱自己不會通過服藥來降低睪酮水平,并準備今年9月多哈田徑世錦賽——屆時能否參與800米還是轉戰5000米,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