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鵑 孫海英 羅潔 伍小念 陶美
由于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等因素,人們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改善,人口的預期壽命得以延長,人口老齡化社會也隨之提前到來。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相對于2000年的人口普查有著大幅度的上升,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伴隨著我國老齡化形勢的不斷加劇,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同有限的養老服務供給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深,各種養老難題亟待解決。在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社區養老作為目前應對我國銀發浪潮的較好方式,已經成為學者們的研究熱點。
據《山東省老年人口信息及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7年度)》,截至2017年底,臨沂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高達210.5萬人,居山東省第二,僅次于濰坊市,即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研究臨沂市社區養老服務現狀,是十分必要的,對于臨沂市應對老齡化浪潮和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理論意義: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逐漸增長,家庭、社會對養老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社區養老顯然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但就我國目前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狀況來看,它的體系還不盡完善,面對多層次、多需求的老齡人口,社區養老服務業缺少足夠資金來運行、相關養老服務設施不齊全、擁有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才不足,且反饋、評價機制不完善。總而言之,社區養老服務還正走在發展的道路上,并且有相當長的一段路等著它去探索完善。所以,近年來不斷有大量的學者專家著手研究社區養老服務,這是有重大意義的。在理論層面上,研究社區養老服務可以不斷豐富社會學的相關理論。目前我國構建的是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平臺,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這種體系需要的是多方面組織群體的合作,既然是合作就需要有相關的理論來指導。研究社區養老服務可以在實踐中檢驗并發展社會學相關理論。
實踐意義:研究社區養老服務,集思廣益,能夠給我國社區養老服務這一“朝陽產業”提供有效的意見或建議,幫助其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比如,可以鼓勵社會資源流入,共同提供社區養老服務,以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要。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呼吁社會更加關注老年群體,使人們意識到老年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照顧,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懷。讓老年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優雅”“體面”地老去。老年群體最基本的是身體機能的健康,在提供基本完備的醫療健康服務之后,接踵而來的是精神慰藉。研究社區養老服務可以發現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結合具體情況為老年群體提供專業化、專門化的服務,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
在當前老齡化的背景之下,社區養老服務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有關國內社區養老服務的研究文獻也逐年增多。由于國內相關文獻比較紛繁復雜,涉及方面較多,本文主要從社區養老的概念、社區養老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對策與建議這三個角度出發,對國內相關文獻進行簡要整理研究。
社區養老的概念。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深,社區養老作為一種應對老齡化的新型養老模式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并得到廣泛的關注。學者們也不斷注重對社區養老的研究,并且對社區養老這一概念的定義進行了探討。
梁馨月認為社區養老是一種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的新型養老模式,通過社區養老,老人可以住在自己家里,這樣老人在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由社區的相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的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石玉溫認為社區養老是依托社區,在社區內由政府出資、各方出錢出力共同參與來興建社區養老機構,讓老年人不出社區,不去社會機構就能享受到日常照料、衛生健康和精神照顧的一種養老方式。
學界對社區養老這一概念有著多種不同的定義和看法,但至少有一點是能夠在某種程度達成共識的,即社區養老是不同于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第三種養老模式,它吸收了二者的優點,是以社區為支撐,將養老服務引入社區,實現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有機結合。
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社區養老服務是指社區為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各方面、多層次的養老需求而向老年人提供的涵蓋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和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服務。目前,由于老齡化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化問題,并投入諸多物力、財力和人力,推動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以期能夠應對老齡化帶來的養老方面的挑戰。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不斷改善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支持環境以推進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和創新,養老服務補貼制度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事業得到良好的發展。但是,從總體上講,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仍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著一些應該引起重視并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社區養老意識不強。受我國“養兒防老”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社區養老觀念薄弱,對社區養老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缺乏清楚認識,此外政府職能部門和社區管理部門也尚未能夠真正認識到開展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影響了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是社區養老資金缺乏。目前我國社區養老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資助,渠道過于單一,并且政府的資金支持有限,這使得我國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存在著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難以滿足社區在實現設備設施更新和養老服務多樣化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社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不完善。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及設施還不完善,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上來講,都難以滿足現階段人們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社會化和專業化養老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四是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化不足。我國社區服務人員大部分是非專業的,由于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普遍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難以滿足多層次老人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對策與建議。一是提高社區養老服務意識。社區內要進行養老宣傳教育,使群眾能充分認識發展和加強社區養老助老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政府也要發揮其主導地位,給予社區養老服務一定的政策優惠,鼓勵其健康發展。同時,也要規范各級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充分認識發展和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社區養老應該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還要有效利用社區已有的資源,盡可能地實現經濟自養,此外還可以鼓勵非營利組織的加入,發動社會群眾的力量來充實社區養老資金,并且引入營利組織參與社區養老事業,促進社區養老服務業產業化發展。三是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社區要加大對社區養老的資金投入,興建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并且建立社區老年醫療保健機構,加強養老工作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推進社區養老工作的建設,建立社區老人聯系檔案。四是建立專業的社區養老服務隊伍。社區可以通過培訓專業人員、對在崗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再培訓等措施,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水準,提高專業服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使社區養老服務走上專業化的道路。
基金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臨沂市社區養老服務研究”,項目編號201710452149
(作者單位: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