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旭
康德認為,盡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以經驗開始的,但這并不因此就認為他們是從經驗中發源的。經驗雖告訴我們某物是如此的狀況,但并不能告訴我們它們是另外的狀況,但這種認識卻與伴隨著它的必然性同時被認識到。因而一定有一個判斷不是從經驗中被引出來的,而僅僅是一個純粹的先天判斷。但這樣一個先天的判斷并不是分析的,這種帶有這種必然性的判斷的諸概念之間并不存在包含關系,而這樣的判斷就是先天綜合判斷。對康德而言,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的問題就成了,兩個不同的概念如何基于一種先天的理由而被綜合在一起的問題??档率欠謨刹皆谟懻摰?,第一步是分析出數學和自然科學中那些先天綜合的判斷,第二步是說明,這些先天綜合判斷是在先天的判斷力的作用下起作用的。這兩步同樣重要,尤其是第二步,如果純粹知性概念不能先天地運用于對象,先天綜合判斷將就毫無內容,不能完成對它的證明。因而,只有把先天直觀的形式條件、想象力的綜合、想象力的綜合在先驗統覺中的必然統一性與一般可能的經驗知識發生關聯,兩個概念之間先天的綜合才有可能,先天綜合判斷才有可能。
康德認為,“經驗雖然告訴我們某物是如此這般的狀況,但并不告訴我們它不能是另外的狀況。”而嚴格的普遍判斷的確存在,例如數學和自然科學,因此,“不難指出,在人類知識中會現實地有這樣一些必然的和在嚴格意義上普遍的、因而純粹的先天判斷。”但經驗并不能告訴我們任何有關普遍性的判斷,因而普遍的判斷全都是來自于除經驗外的一個根源。而面對這種先天性的概念,康德認為,“由于這個概念借以強加于你得這樣一種必然性所提供的證據,你就不得不承認這概念在你的先天認識能力中有自己的位置?!惫识档抡J為,哲學需要一門科學來規定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和范圍。但是剛才所提到的那種普遍判斷,例如,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既不是分析判斷,因為這個判斷的主詞并不包含謂詞,又不是綜合判斷,因為它根本不可能來自于經驗,因而只能是先天綜合判斷??档抡J為,在理性的一切理論科學中都包含有先天綜合判斷作為原則,諸如數學、自然科學和形而上學。故而考慮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得問題實際上就分別成了數學如何可能、自然科學何以可能和形而上學何以可能的問題。故而,對數學基礎的考察就形成了先驗感性論,對科學基礎的考察就形成了先驗分析論,對形而上學基礎的考察就形成了先驗辯證論。
康德對數學和科學分析得出的先天規則之條件是先天直觀的純形式,即時間和空間,和純粹知性概念,即范疇。這種單純的思維形式,“通過單是把理性這種活動分解為它的各個因素而先天地洞察到?!?,并“由于先驗邏輯被限制在某種確定的內容、即僅僅是純粹先天知識的內容上”,故而,“理性的先驗運用將根本是不可能客觀有效的”。因此,不得不對先驗邏輯中知性和判斷力的運用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并以此來完成對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的證明,這一點將至關重要。關于判斷力的先驗學說就是原理分析論,我們就據此來分析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
“先驗哲學所具有的特點就在于:它除了能指出在純粹知性概念中所給予的規則(或不如說諸規則的普遍條件)之外,同時還能先天地指出這規則所應該運用于其上的那種具體情況?!笨档抡J為我們必須再反過來把這樣的概念如何先天地與它的對象發生關系本身說清楚,“否則它就會是毫無內容的,因而只是些邏輯的形式而不是純粹知性概念了。”對康德而言,這種先天關鍵的核心就是判斷力。判斷力的先驗學說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純粹知性得以運作的感性條件,即純粹知性的圖型法,二是從純粹知性中先天地推出一些能夠成為其他一切先天知識基礎的那些綜合判斷。
康德一開始面對的難題就是,“純粹知性概念在與經驗性的(甚至一般感性的)直觀相比較完全是不同質的”,但我們“每當把一個對象歸攝到一個概念之下來時,對象的表象都必須和這概念是同質的”,那我們如何解釋純粹知性概念能一般地應用于現象之上呢?康德給出的回答是,先驗的圖型使得這種運用成為可能。先驗的圖型既與范疇同質,又與現象同質,因而可以充當一個中介來使這種運用成為可能。
圖型先天的時間性的想象力。先驗的時間就其先天規則而言,與范疇是同質的,而一切經驗性的雜多都包含有時間,因而先驗時間規定又和現象同質。圖型本身是想象力的產物,而“想象力為一個概念取得它的形象的某種普遍的處理方式的表象,我把它叫做這個概念的圖型?!币蚨?,康德做出了一個極為關鍵的推論,他認為:“我們的純粹感性概念的基礎并不是對象的形象,而是圖型?!边@是我們人類認識事物時的一種技藝,并且“各種形象是憑借并按照這個示意圖才成為可能的?!币虼耍档掠辛巳缦峦普?,圖型并不是形象,而是想象力所產生的一種純綜合。接著康德以這些不同的范疇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來具體闡述這些圖型。
康德的結論是這樣,想象力的綜合在先驗統覺的必然統一性中是必然的,因為圖型是我們內感官(時間)的一個必然能力,范疇借圖型與對象發生聯系,從而使得“諸現象服從于綜合的普遍規則,并借此使它們順理成章地徹底聯結于一個經驗之中?!?h3>三、一切純粹知性原理的體系
在“純粹知性的圖型法”里,康德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只有基于這樣一種先驗的判斷力我們才能夠把純粹知性概念作用于綜合判斷上。而接下來,康德要做的是,“把知性以這種批判的謹慎性實際上先天做出的那些判斷在系統的聯結中展示出來”。先天的想象力使得范疇借圖型與經驗外先驗統覺中達成了統一,那么,范疇與可能經驗的關系一定可以先天地構成一系列純粹的知識;并且只有達到了這一步,先天綜合判斷才會成為徹底有效的,因而對知性運用的先驗原理做出分析極為必要。因此,康德僅僅從知性純粹概念出發,去討論先驗原理,其核心就是純粹知性一切綜合原理的系統展示。范疇表僅僅是純粹知性概念本身,純粹知性原理就是這些范疇的客觀運用的規則。并且,由于純粹知性概念運用于經驗上時,它要么是數學性的,要么是力學性的。前者對一個可能經驗來說是必然的,而后者雖然也是必然的,但并不是直接的。前者是構成性的原理,“是根據現象的單純可能性而指向諸現象的”,后者針對存在的關系,是單純調節性的原則,故而并不具有前者所有的那種直接的自明性。
完成了這個步驟,康德才認為對先天綜合判斷完成了證明。綜上,康德對“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論述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先天綜合判斷存在,他在數學和科學中找到了先天感性形式和知性純粹概念兩種先天綜合判斷;第二是對這些先天綜合判斷進行運用,考察他們究竟能否與先天地就于可能經驗發生聯系。如果這第二步做不到,康德認為他的先驗哲學“只是些邏輯的形式而不是純粹知性概念”。正如康德所言:“當我們把先天直觀的形式條件,把想象力的綜合,以及這種綜合在先驗統覺中的必然統一性,與一般可能的經驗知識發生關聯,并且說:一般經驗可能性的諸條件同時就是經驗對象之可能性的諸條件,因而它們在一個先天綜合判斷中擁有客觀有效性——這時,先天綜合判斷就是可能的?!?/p>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