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悅 喻劍鋒 章佳穎 劉昌 本莉 譚子鳴
本次問卷調查采用整體隨機取樣的方式,從按照性別、年齡、出國留學時長、是否為獨生子女、來自中國的地區(城市、城鎮或農村)、家庭經濟水平六個方面,將留學生人為劃分成不同的群體,分析其群體心理動機。
(一)性別分劃下的動機
調查顯示,男性群體的留學動機主要源自認知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女性群體自我實現、審美需要和認知需要的動機都比較明顯,但均沒有男性群體的認知和自我實現的動機強烈。男性留學生群體和女性留學生群體僅在認知需要層次上的得分表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調查結果均值可以看出,男性較女性具有更強的認知動機。
(二)年齡分劃下的動機
低齡的留學生群體反而具有更高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其認知需要也很明顯。年齡較高的留學生群體各方面的動機均沒有年齡較低的留學生群體強烈。這個結果可能與低年齡的留學生群體對國外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化設想有關。同時,不同年齡的留學生群體在生理需要層面存在顯著差異,年齡較高的留學生群體選擇出國的生理方面的動機顯著強于年齡較低的留學生群體。
(三)按留學時長劃分下的動機
留學時間較短的留學生群體所具有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更強烈,認知需要也強于留學時間較長的留學生群體。這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隨著出國時間的增加,對國外學習和學術的向往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這可能與國內媒體對國外學習和生活的過度宣傳有關,當學生們深入其中,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后,當初的理想化設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留學時間不同的留學生群體在尊重的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三個層面上都存在顯著差異,留學時間較短的留學生群體的來自尊重需要的動機、審美動機和自我實現的動機均顯著強于留學時間較長的留學生。
(四)按獨生子女與否劃分下動機
獨生子女群體的動機強于非獨生子女,尤其是對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對尊重的需要,獨生子女群體更加渴望自身的潛能可以得到發揮,也更加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留學在他們看來可以給自己加分,也有助于實現自身價值。獨生子女群體和非獨生子女群體在生理需要和審美需要兩個層面上都存在顯著差異,獨生子女群體在生理需要、審美需要方面的動機均顯著強于非獨生子女群體。
(五)留學生源地區劃分
自我實現的動機對來自城市、城鎮和農村的留學生均有很大的影響。來自城鎮的留學生群體對國外環境及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其選擇留學的重要動機;另一方面,來自城鎮和農村的留學生群體對尊重的需要更強烈,留學能帶來別人對其的尊重也是其選擇出國的重要動機。不同地區的留學生群體在尊重需要層面上存在顯著差異,來自城鎮的留學生群體較來自城市的留學生群體具有更強烈的來自尊重需要方面的留學動機。
(六)按家庭經濟情況劃分
富裕家庭的留學生群體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安全需要都比較低,他們是否出國似乎都不會太受到很多安全需要方面的威脅。不同家庭情況的留學生群體在歸屬與愛的需要層面上存在顯著差異,家庭條件中等的留學生群體較家庭條件富裕的留學生群體在歸屬與愛需要方面的留學動機強。
留學過程中留學生將面臨多種不同的風險,主要包括經濟風險、文化風險、功能風險以及安全風險。
(一)經濟風險
高昂的留學費用是阻礙大多數學生留學的主要原因,也是出國留學面臨的首要風險。首先,由于外匯原因國外的商品價格普遍遠高于國內使留學生的生活成本較高;其次,國外大學多是私立學校因而學費高昂,留學家庭需做好充足的資金準備。另外研究表明只有獲得海外名校的學歷證書或者具有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者的工資回報率才能獲得顯著提升。
(二)文化風險
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留學生常常面臨較高的文化風險。一方面作為外來者與眾不同的膚色與口音使他們處于一個易受沖擊的社會環境中,可能會遭受本土人士的排斥、偏見甚至歧視,;另一方面留學生需要不斷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以期盡快融入外國文化。大多數留學生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需要改變自我以適應新文化,但情感上卻有抗拒心理。此外應對文化沖擊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且文化上的隔閡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巨大,使留學生短期內難以適應。
(三)功能風險
盡管完成了海外留學,但許多留學生并沒有實現留學之前的目標:提高學術水平或者發展綜合素質。一方面是個人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生活能力不足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無法適應國外大學與國內迥然不同的教育體制;另一方面,留學生在選擇留學目標院校時可能由于錯誤信息的誤導從而選擇并不具備優秀教學資質的學校,不僅不能履行承諾的職責或者提供應有的教學服務,甚至學歷也是無效的,導致留學生學歷貶值。
(四)安全風險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學子赴海外留學,海外留學安全事件頻發,讓公眾尤其是留學生家長非常擔憂。近年來由于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對西亞北非局勢的蠻橫干擾,導致恐怖襲擊發生的概率激增,此外為躲避戰亂大量難民涌入歐洲國家,給社會增添不穩定因素。此外,留學生被廣泛認為是富有而弱勢的群體,自身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因此多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對象。
針對上述留學動機分析及相關探討中顯示出的問題,在問卷調查及訪談式信息收集的基礎上,我們針對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并從留學者、院校、留學機構及政府四個角度做出相關意見,旨在給予相關方在留學決策、留學項目規劃與設計、留學制度等有關方面起到參考簡直,豐富本研究的實踐價值。(下述留學者只針對高校學生)具體對策如下:
(一)給留學者的建議
對于留學者來說,最為重要的便是需從認知以及具體操作的層面去減少由于自身行為的偏差問題和規避風險。留學者之所以在留學決策中處于弱勢,是因為他們對于信息、需求和風險的認知錯誤,為規避這些潛在的風險、問題。留學者自身應該掌握一下幾點:
(1)留學過程中應獲取從分信息
(2)留學者應以兼具普遍性和針對性的信息為決策的主要依據
(3)留學者需要提高自身學習和辨識能力
(4)尋求意見領袖,收集多方面建議
在留學過程中。留學生獨在異鄉,學習、生活的壓力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從離開祖國大地踏上飛機的那一刻開始,相應的問題也不可避免的等待著學子門去解決,如:衣食住行,醫療,人身安全,學習生活的適應,人際交往等等問題,針對這些我們也歸納總結出了如下建議:
(5)做好充分的行前準備,實現留學“軟著陸”
(6)定時體檢,購買醫療保險
(7)客觀評估留學的未來收益
(8)積極參加外方院校學前指南活動
(9)量力而行,謹慎估計自身支付能力以及風險承受能力
(10)正視文化隔閡
(二)對院校的建議
院校是留學產品的提供者和推廣者之一。院校需要加強對自身形象的經營,擴大在目標群體中的知名度,保障課程質量和后勤服務。對院校的建議主要由以下幾點構成。
(1)院校宣傳更應從學生角度出發
(2)海外院校宣傳應更有針對性的投放
(3)海外院校應當在宣傳和推廣中減少功利性
(4)海外院校應加強留學生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
(5)海外院校應繼續發展教育聯盟
(三)對留學中介的建議
留學機構同樣擔當者留學產品的提供者以及推廣者的重要職位,但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最為重要的就是由于少數不良中介存在欺詐、蒙蔽留學者的行為,而違法成本低,職能部門監管缺失的現狀而無法得到學生的信任。對留學中介的建議包括下述兩點:
(1)留學中介行業應成立行業行會
(2)留學中介機構應恪守商業倫理和道德底線
(四)政府的對策
中國政府的留學政策從來都是直接關系到自費留學市場存亡的關鍵因素,政策的制定對自費留學市場同時起到限制和促進作用。近年來中國自費留學市場的規范與擴張都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引導。現階段,政府對自費留學市場的管理重心應主要放在對市場環境的凈化上,起到監督、管理及服務的作用。具體分為以下方面:
(1)政府部門應加快相關立法
(2)政府部門應加大網絡監管力度
(3)政府部門應該致力于自費留學市場的輿論引導
(4)政府對降低自費留學風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章主要對出國留學的心理動機、留學行為存在的風險、基于相關風險提出對策和建議三方面進行研究,探析自費出國留學教育的現狀,以期為完善自費出國留學教育提供借鑒與參考。希望本文對于出國留學生的動機和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研究分析結果,能夠對未來學校國際合作項目的開發與延伸、學生的出國前咨詢提供參考依據,更好地完善學?,F有的出國留學項目。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