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愛明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48-01
摘 要 數字化將是我國電網企業審計工作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之下,數字化的審計工作應做到不斷創新。本文詳細闡述了我國電網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普遍面臨的各項問題,并明確了電網企業數字化審計管理模式的創新實踐,希望能對電網企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 電網企業 數字化審計 大數據環境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電網企業的審計管理也應適應當下的發展實行數字化審計。電網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應從電網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著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原有的審計模式上進行創新,推動我國電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
一、電網企業傳統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相對落后
在以往傳統的電網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中,存在著管理模式相對落后的問題,難以滿足當下環境內部審計的各項要求。在過去電網企業內部往往是以部門或者單位組成審計組,根據職能與分工的不同,各自開展審計工作。該方式的實施無法實現跨部門、跨專業審計的需求。同時,在傳統的審計管理中過分關注事實和報告階段,未認識到對審計項目調研規劃的重要性。在審計項目開展時,經常呈現出非現場審計范圍小、實地審計范圍過大的特點,再加上審計成本高、時間消耗大,阻礙了審計范圍的擴大,對審計的效果造成了影響。
(二)傳統技術存在不足
電網企業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所運用的審計技術存在不足,是制約內部審計工作高效開展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審計所關注的風險一般存在于不同業務系統之間的“接縫處,”或者沉淀在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底層,而傳統的審計方法做不到直接從數據庫底層挖掘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往往喜歡憑借經驗工作,盡管是在熟悉的領域,同樣會出現失誤[1]。
(三)缺乏專業的審計人才
電網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著復合型人才缺乏的現象。財經類人才是國家審計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加強培養了這些人才關于數字審計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但在具體的操作中存在著學用脫節的情況,難以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電網企業數字化審計管理模式的創新實踐
(一)創新管理模式
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開展實現了對于管理模式的創新,實行審計項目計劃管理,健全好相應的管理機制,各小組將審計項目管理作為基本出發點,進一步擴大了審計的覆蓋面與業務深度。首先是即時會商機制。在工作開始之前,各小組組織召開小組會議,討論需要協同解決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對策。對于小組應協同解決的問題,審計組長召開即時工作會議,共同商討相應的解決措施。其次是信息共享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的主要體現便是實現了成果的共享,將非現場審計記錄、系統導出數據和對現場相關數據核實情況等線下資源全部上傳到線上,讓各個小組在工作時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精準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最后是協同配合機制,數字化審計能夠讓小組利用業務需求傳遞單,向其他小組提議協同配合,各個小組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方向及優勢做出相應的回應,使得工作能夠在各小組的齊心協力之下得到高效完成。
(二)創新技術手段
除了管理模式以外,電網企業的數字化審計還實現了技術手段的創新,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大數據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由于其具有體量大和價值密度低的特點,能夠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在通過對業務數據進行深度的異常分析、關聯分析和趨勢分析時,針對重點的可疑數據,進行嚴格的現場核實調查,進而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對數據資源進行分類的收集和匯總。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環境下,在信息系統中可以留下電力營銷業務前端中每一個流程節點的痕跡,為審計工作提供線索。匯聚數據資源是開展全樣本分析的前提,“互聯網+”各信息系統以及審計信息系統提供了匯聚數據資源的平臺。審計單位在審計單位,對分類導出的成百上千條數據進行審查,往往可以發現原本被忽略的信息,進而有效地避免管理漏洞[2]。
(三)創新人才機制
在當前數字化的審計模式之下,審計人員在掌握豐富的宏觀經濟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現代信息環境下的審計方法與審計手段,以符合數字化審計模式對于審計人員的要求,促進電網企業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對于人才機制的創新上,電網企業的審計人才應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擁有一定的了解,在內部審計時能夠熟悉企業的相關流程與準則規定。審計人才還應擁有跨領域的知識,在龐大繁雜的電子、紙質或實物審計證據面前,應利用相關的信息化網絡知識、稅務知識以及財務知識等,進行數據的采集工作,并且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挖掘,形成物力與人力良好的結合,充分發揮知識與經驗的作用。電網企業還可以實行審計工作的專業化分工,對數據采集與轉換分析方面的人才進行重點培養,進而促進電網企業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網企業內部審計的數字化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現階段我國電網企業的數字化審計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管理模式、技術手段和人才機制方面都實現了創新,基本上形成了數字化審計的生態,促進了電網企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晨,石燦,王東蓮.“多系統”模式下電網企業數字化審計初探[J].中國內部審計,2019(07):35-37.
[2]胡新玲.基于“互聯網+”審計云的企業電力營銷數字化審計[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