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滕

少年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比喻初一的孩子最適合不過了。作為一名教師,每天都想著把太陽托得更高。我也不例外,想到托太陽,就想到了我第一次當著全班孩子的面委屈的哭……
吃過午飯,回教室路上,楊同學這個家伙,噔的躥到我面前“老師好”,你這家伙,跑那么快干什么呀!”,我還沒說完,一溜煙,人又不見了,我望著他活潑可愛的背影,獨自笑了笑。
誰能想到,這個現在讓我笑的孩子曾經把我氣得,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哭了……
楊同學,初一五班一個調皮搗亂的小魔王。學習態度、習慣、紀律沒一項過關的。家長經常和我溝通,媽媽做生意,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段時間,我發現這孩子看小說。我通知了家長,媽媽來到后,說了情況:家遠,孩子吃小餐桌,吃完去書店借書。我理解家長,更同情孩子。我說,這樣吧,讓孩子在學校吃,中午我還可以看他上自習,不能讓他學壞了,媽媽很感激。我覺得自己又解決了一個孩子的問題。其實,這醞釀著更大的問題。
五班的自習從來都是特別安靜,但自從楊同學加入以后,班里讓他攪和的“烏煙瘴氣”。我給他好多次機會,但他都一次次放棄了。我實在忍無可忍了,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我決定讓他回家吃,我告訴他,給你媽媽說聲,他答應好好的,我的心終于落下來了。恰巧第二天中午,他媽媽正好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我說他回家吃飯了啊。他媽媽瞬間爆發了:沒有回家啊!中午不讓他吃飯你也沒通知我啊!”“我讓楊同學告訴你了啊,”“他沒說啊!”因為等著上下節課,我簡單說了幾句,便掛了電話去上課。
一節課上完回來,剛坐下,楊同學爸媽便氣沖沖的進來了,張口就開始跟我理論,可想而知,結果,去教育處徐主任幫忙和解了一下,然后我去五班教室,讓楊同學去了教育處,至始至終,孩子沒說話,一直低著頭。
我把事情跟班里孩子抱怨了一下,對于我,在學校,五班是我的家,學生是我的家人,當他們安慰我,讓我別生氣時,我的淚嘩流下來了,那是委屈的淚啊!五班開學半年來,再不聽話的孩子都沒氣得我流淚,今天,我實在忍不住了,我當初就不該攬這孩子,為了他好,反而被父母誤解。
下課后家長跟我道歉,我只說了一句話:我為孩子做的,不需要你們的感激,只要你們理解我的工作就可以了。
回家了的路上,下雪了,看著純潔的雪,心情舒暢了許多,孩子沒錯,調皮是天性;家長沒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也沒錯,我也是為了我的學生。誰都沒錯,錯的是,我們沒有統一我們共同的期望,讓孩子成長進步。對!誰都沒錯,之前的怨恨統統被車窗外潔白的雪花慢慢的覆蓋,我喜歡雪,喜歡它的安靜,可以遮蓋人世間一切雜亂的喧嘩;喜歡它的純潔,可以安撫人們心中浮躁的灰塵!
孩子是太陽,他需要我們,我們有責任托起他們,而且把他們托得高高的,這樣我們才能能過問心無愧,只要意識到“托起”這是我們的責任,太陽每天都會在我們心中升起。
昨天,家長會上楊同學媽媽在會議結束時說的一句話,將是堅定我將太陽托起這個責任履行一輩子的信念——:“媽媽,江老師對我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
聽了這句話,我也會哭,幸福的、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