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
紅安縣大力實施基層黨建“整縣推進”支部建設,推動脫貧工作、扶貧項目落實到支部。狠抓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從在外能人、退伍軍人、鄉村致富帶頭人中挑選98名優秀人才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按照“基本+績效+獎勵”的報酬結構,比照副鄉鎮長工資水平落實村主職干部工作報酬。每年安排100萬元用于村黨組織書記培訓和考核獎勵。選派151名機關黨員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選聘22名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每月開展一次“支部主題黨日”,引導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特色示范一批”的推進模式,三年投入專項資金1.24億元,對303個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所有貧困村都有規范實用的便民服務場所,并提供“一站式服務”。
紅安縣采取縣領導直接聯系指導、工作專班推動、“第一書記”幫建等辦法,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重點管理,因村施策抓整頓提升。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
紅安縣按照“龍頭一開,清水自來”的標準,實施農村飲水提升工程。兩年來,改善7.1萬農村群眾的飲水質量,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610戶37130人,實現了所有農戶安全飲水。建成美麗鄉村示范點64個,建設水沖式廁所220座,建成文化廣場340個、百姓舞臺180個。整合資金2億余元,按照“2+N”模式(便民小道、路燈+其他),農村面貌大幅度改觀,重點貧困村實現文化廣場、百姓舞臺和水沖式公廁全覆蓋。完成縣鄉道路改造99.3公里,建成通組公路439.3公里,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分別通二級和四級以上公路,實現客運班車全覆蓋。綜合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僅2017年就新建鄉鎮垃圾中轉站31座,添置戶用垃圾桶12萬多個,新建垃圾池3000多個,每個自然灣配備1—2名保潔員。
激發內生動力。
紅安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并重,精神脫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先后開展精準脫貧“五?!毙麄?專賽、專講、專欄、專演、專訪),扎實做好“精準脫貧在行動”、“10.17扶貧日”、駐村幫扶“三會一講”(場子會、對接會、院子會,貧困戶講脫貧故事)等活動,積極開展文藝演出“送戲下鄉”300余場次。充分利用電視媒體開展“我脫貧我光榮”主題宣講活動,講好“脫貧故事”,選樹了100名脫貧先進典型,充分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