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國晶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涵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其中,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習應具備的兩種核心能力;文化品格則意味著學生應立足于本土文化、了解英語文化,達成跨文化溝通這一學習目標;而思維品質則關注每一個學習者的思維個性特征。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的寫作任務Writing a travel journal, 為記敘文體裁的寫作。學生在此前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已經(jīng)對旅游經(jīng)歷的描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以郵件形式來闡述某人的一次旅游經(jīng)歷的格式和內容并不了解,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使記敘文體裁的旅游經(jīng)歷描述更加有條理的技巧,并能獨立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
一、寫前準備階段
1. 選擇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話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大多是他們日常生活中見過的、接觸過的、經(jīng)歷過的或能想象到的事情,如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熟悉的人和事、經(jīng)歷過的活動等,所以我在國慶節(jié)假期前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把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在節(jié)日后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有學生這樣寫到:I visited Beijing with my family on National Day.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there, such as Summer Palace, the Great Wall, the Forbidden City and so on. Their history and beautiful scenery attract me so much that I dont want to leave. 這是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事,可以激發(fā)學生“想寫”的欲望,隨后教師才能展開“如何寫”的教學活動。通過對社會的觀察、生活的體驗、問題的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優(yōu)化其學習方式,最終提高核心素養(yǎng)中自主學習的能力。
2. 通過范文分析總結體裁特點和寫作內容
在寫作前,范文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而體裁具有特征鮮明的內部結構,需要遵循一定的慣例并受到一定的制約。筆者本堂課選定了郵件形式,與傳統(tǒng)課堂不同的是,學生不是從教師的講授中直接獲得寫作技巧,而是需要自己閱讀文本、尋找特點,通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1)Who do you write to?(2)Whats the purpose of this email?/what do you write about?(3)What should we write when we write an email?(4)Whats paragraph one about? How about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總結出郵件的書寫格式、郵件與信件不同之處、郵件的目的、郵件的內容包括哪些,最后達成本節(jié)課的語言教學目標。在這個自我學習、自我總結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提取、概括、分析、總結等思維活動,這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
為了讓學生熟悉這一體裁的不同形式,筆者又給學生展示一篇不同于上一篇的開放式范文,仍然由學生自己分析。同時,此次寫作課是介紹某人的一次旅游經(jīng)歷,必然會涉及到很多名勝古跡,可引導學生去了解不同地方、不同景點的歷史文化。雖然只是一個細微的部分,但是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除了學習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知識外,還獲得了文化知識,也體現(xiàn)了核心素養(yǎng)中文化意識這一概念。
二、寫中階段:模仿寫作和初稿階段
筆者給出一個與寫前準備階段類似的寫作題目,要求學生再一次審題,運用所有技巧對第三部分“參觀景點”進行仿寫,因為這一部分是旅游經(jīng)歷介紹的核心部分。寫作活動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以此檢驗學生在課堂學習后是否對這一體裁的形式、內容和語言有了全面的了解,是否能積極運用恰當?shù)姆椒ㄌ嵘约旱恼Z言運用能力。
模仿寫作階段之后進入初稿階段,教師提供給學生一篇開放式的文體,要求學生完全獨立地完成審題、構思、列提綱、大腦中搜尋所需句式、寫初稿這幾項任務。
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慢慢形成語感,進而通過大量閱讀來消化吸收英語知識,增加詞匯量,感知文化,為英語寫作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三、 寫后修改階段
1.同級互評(即同伴互評)
學生寫完初稿后,老師進行點評前,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評改?;ピu活動中,學生首先要對小組成員的文章作出正面評價,發(fā)現(xiàn)文章的閃光點,然后再針對文章提出具體問題,包括詞匯、語法、標點、連貫性等問題。
在批改時,小組成員用指定的符號指出問題即可,無需幫對方改正。在起初接觸同級反饋時,教師先給予批改示范。教師在整個互評過程中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維護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與傳統(tǒng)的教師一次性評定的批改方式相比,同級互評這種評價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從讀者角度來評價作文,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和促進,而且同伴作為評價者,能使寫作者更加輕松,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另一方面,它是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實際運用,也是符合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
2.自我修改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同級反饋的評價結果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寫出第二稿并上交。
3.教師反饋
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筆者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旨內容,最后給出點評意見。在點評過程中,一要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語;二要查看之前同伴的修改有無重大錯誤,對于共性的問題要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集體評講。教師點評可以更多地關注思想內容、篇章結構、語言流暢等問題,指導學生做好文章的修改與定稿。這樣做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寫作信心。
4.編輯定稿、全班共賞
學生拿到老師批改的作文后,要對自己的作文進一步完善,并最后定稿。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及時反饋,及時糾正錯誤。修改后的作文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寫作信心。最后,教師篩選優(yōu)秀作品展示在班級后面全班共賞,給其他同學更多學習借鑒的機會,同時也能提高作文被展示同學的寫作興趣。
從學生的課后評價和反饋來看,這節(jié)課是有一定的教學效果的。英語寫作能力是構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是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的“輸出能力”。所以老師們在設計和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使教學過程稱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過程。要想讓學生寫出一篇符合英語文化規(guī)范,并有一定思想內涵的英語作文,就要切實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習能力、塑造文化品格和提高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