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友
摘要:本文討論了機械加工后,為了去除鱗片而進行的酸洗所涉及到的有關問題.包括酸洗后產生的缺陷,缺陷形成的基理,缺陷的形態,缺陷存在的部位,影響缺陷的因素,以及避免酸洗缺陷的措施.并分別舉出了一些實例,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酸洗;氫脆;抑制劑;蝕坑
引言
在機械產品加工或處理的最后階段,往往為了除去產品表面的鱗片而進行酸洗,或者為了預防腐蝕,進行電鍍.在酸洗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得鐵原子變為陽離子,并發生了溶解,而原先存在于酸液中的氫,發生了還原,變成了氫的原子.這樣的化學反應有可能在產品內部留下隱患,造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因為,在酸洗工藝不適當的時候,鐵原子的溶解會造成蝕坑.例如,使用過期了的酸液,或使用未加入抑制劑的酸液,或者產品在酸洗之前在軋制過程中有鱗片被埋入,而使得在酸洗過程中形成了微電池.在酸洗產品時,或者電鍍產品時,因為使用了酸液,化學反應產生了原子態的氫.,氫原子的一部分會在鋼鐵內部形成固溶體,使產品的脆性增加.氫原子的另一部分互相結合形成氫分子,成為氫氣而上浮.上浮的氫氣一部分會逸出,還有一部分會和夾雜物一樣,在晶界或相界等不致密的地方析出.此時,如果氫氣數量多,會產生非常大的氣體壓力,受這種壓力的直接作用,產品材料如果是塑性好的軟鋼,就形成氣孔,產品材料如果是塑性不好的硬鋼,就會產生裂紋.預防的辦法是往酸中添加抑制劑,同時,酸洗之后,將鋼制產品置放在庫房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內部固溶的氫,由于原子半徑小,擴散容易,大部分會向外部逸出.從而消除氫脆的隱患.如果想加快進度,也可以將鋼制產品加熱到150度左右,屆時,氫原子的擴散及逸出會比室溫下快很多,從而顯著地提高生產效率.
1 ??酸洗缺陷的形態
一般情況下,酸洗后的鋼件,會形成蝕坑.蝕坑的分布狀況是無序的,但不盡然;有時也會以條狀,帶狀或行列狀的形式出現.某產品在精加工工序的初期階段進行了酸洗,產生了酸洗蝕坑.該酸洗蝕坑同材料軋制引起的缺陷有相似之處,并不能憑肉眼明確地加以區別.蝕坑也可能沿軋制方向成行地出現.酸洗后的工件表面如果有小坑,既有可能是軋制導致的缺陷,也不能排除是酸洗造成的蝕坑.某帶鋼在一側的表面上,沿軋制方向成行排列著小坑,另一條帶鋼在正反兩面,在垂直于軋制方向上分布著許多小坑.經過分析機器判斷,結論是點狀腐蝕.不是軋制引起的缺陷.因為:在金相檢查中發現這種缺陷沒有氧化鐵皮的痕跡,也就是沒有出現敞開的孔,那么它的成因顯然是酸洗造成的蝕坑.另外,成行的酸洗蝕坑有時也會在酸洗過的鋼絲上出現.蝕坑的出現很有規律:主要排列在鋼絲的特定母線上.該母線是拉制成卷材的鋼絲,其各個圈在酸洗槽中堆放時,發生了互相接觸的地方.還有,某冷軋帶鋼的表面上,出現了特殊的斑點狀的表面缺陷.究其原因是在酸洗槽中長時間附著有板狀鐵鱗.在顯微鏡下觀察,有缺陷的地方是酸洗造成的蝕坑,在工件表面偏下一點的地方,有成行排列的爐渣夾雜物,該夾雜物含鋁量高,它促進了這種缺陷的生成.
下面是由于列狀夾雜物析出氫而產生氣孔的例子:某耐蝕不銹鋼拉深制作的罐密封性不好,不能使用,其原因是在罐的表面發現帶狀缺陷氣孔,氣孔的大部分已經裂開,通過觀察斷面的研磨面,裂紋是在表層下面的列狀夾雜物處產生的.這些列狀夾雜物主要由硫化鈦所構成.這些夾雜物是在澆注板坯時形成的塊狀夾雜物,在隨后的軋制加工時被壓延成了列狀.后來又進行了酸洗,酸洗時氫在列狀夾雜物的周圍析出.這些析出的氫在最初的中間退火中,形成了較大的氣體壓力,使鋼的薄表層拱起.詳細分析損壞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于酸洗溶液不適當,或者是下面就要討論的過度酸洗.
2 ??酸洗程度的影響
酸洗程度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酸洗時間的長短,其二是酸洗時采用的是強酸還是弱酸.即酸液的化學成分及其濃度,這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直徑為15毫米的易切削鋼軋制線材,在硫酸中被過度酸洗,酸洗后其表面粗糙,在以后的冷加工中表面產生了裂紋.對其進行拉伸試驗,也發生了裂紋.總結起來是:經過強酸或長時間酸洗的鋼絲,受到塑性變形時,表面會發生剝離,產品性能下降,尤其是.斷面收縮率明顯下降,只有24%.而未酸洗的軋制線材的表面是平滑的,斷面收縮率高達62%.還有如下的現象應該注意,將經過酸洗的鋼絲加熱到400度,然后再進行拉伸試驗,其斷面收縮率會大幅上升,達到65%.還有一個重要現象是,該鋼絲在庫房里放置幾周之后,也經過400度的加熱,從每100克的鋼絲中,將釋放出2.8毫升的氫氣.而沒有被酸洗的鋼絲,氫氣的釋放量下降到八分之一,每100克鋼絲,只釋放出0.36毫升的氫氣,
3 ??缺陷存在的部位
氫氣的析出及聚集,容易發生在夾雜物的周圍.因此,非金屬夾雜物和酸洗氣泡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某沸騰鋼制成的鋼板的顯微組織,反映出這種聯系特別明顯.強酸洗之后,氣泡主要出現在鋼錠的心部,原因是心部有較多的偏析發生,非金屬夾雜物都聚集在該處,而在純凈度高的鋼錠表面很少出現氫氣的氣孔或氣泡.某鎮靜鋼鋼錠在被軋平之后,其硅酸鹽夾雜物的周圍也存在氫氣的氣泡.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即使不存在相當大的夾雜物,只要經過了酸洗無論是鎮靜鋼還是沸騰鋼,,鋼件內部都會存在酸洗氣泡.要預防酸洗氣泡引起的損壞事故,根本辦法不是依靠獲取高純凈度的特殊鋼(比如鎮靜鋼),而是通過采用合理的酸洗工藝來實現.
在加工材料酸洗之后又進行加熱,有兩種情況:
1.為了清洗酸洗附著物.
2.為了清洗熱浸鍍而黏附上的熔融金屬,
具體操作是:將工件放入沸騰的熱水中煮一段時間,無論哪種情況,加熱時,氫氣氣泡的逸出都會比不加熱多幾倍.
4 ??酸洗脆性的實例
前面提到過,酸洗時形成的氫氣存在于鋼件內部,會增加鋼的脆性.某不銹鋼刃具,不慎進行了深度酸洗,導致了酸洗裂紋.對于氫脆裂紋而言,鋼本身的抗拉強度越高,氫脆危害越大,越容易發生氫脆裂紋.鋼在淬火成馬氏體組織時,由于其內部應力高,所以特別容易發生氫脆.因此,為了搞清淬火鋼產生裂紋的原因,是不宜進行酸洗的.因為酸洗也會產生裂紋.基于這樣的原因,使得無法搞清裂紋到底是淬火產生的還是酸洗產生的.
5 ??結束語
酸洗是產品機械加工工藝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酸洗工藝不當,將會導致蝕坑,氫脆,氣孔等缺陷,從而使得產品在隨后的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事故.
根據上面的分析和論證,為防止酸洗缺陷所引起的損壞事故,應該盡量做到以下三點:
1,縮短酸洗的時間;
2,適時用新酸代替舊酸,盡量使其不含氰化氫之類的氫化物;
3,在酸洗槽中添加適當的抑制劑.
參考文獻
[1]劉軍 酸洗液的成分研究 [J] 鋼鐵 2014(12)45-46
[2]于立 氫脆形成的基理 [J]南方農機 2012(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