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春華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當前,人們越來越關注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問題。因為,農產品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本文將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檢測和評估進行研究,通過完善健全的測評體系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利于提升我國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檢測;評估
一、序言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之間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因此,我國需要做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掌握風險監測中存在的隱患,使人們對于農產品的質量有著深刻的認識,從根本上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工作,有利于實現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促進農業產業的經濟發展。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農業部門陸續頒布了《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加大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有利于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2006年,中共中央農業部門建立了我國農產品質量研究中心,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監測標準和監測技術,從而有效的實現農產品質量的有效監測與預警管理。隨著互聯網絡的不斷升級,我國農業部門還構建了科學的監測信息平臺,通過對平臺大數據的分析,整合、篩選等,系統的掌握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與安全管理問題。由于農產品種類的多樣化,農業部門想要全面的了解農產品的數據信息,需要擴大監測范圍,還需要不斷總結出不同種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變化規律,以便及時作出科學的、合理的調整,保證農產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另外,農業部門還需要根據實時監測結果,建立合理的報備制度,有利于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力度。最后,我國農業部門在積極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作業時,還需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不斷總結和改善,有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技術。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的內容
3.1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方法
(1)物理學檢測。
物理學檢測是利用物理學手段來檢測農產品質量,當前,我國最長使用的物理學檢測儀器為水分活度測定儀、電導儀等,它們能夠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檢測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元素成分。
(2)化學檢測。
化學檢測是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能夠檢測出農產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質成分,例如農藥、化肥等。當前,我國最長使用的化學檢測一起為紅外光譜儀、熒光光度計等。
(3)生物檢測。
生物檢測是采用基因擴增儀等儀器來檢測農產品中存在的微生污染物,例如大腸桿菌、禽流感病毒等。
3.2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內容
風險主要指事件中存在著不良效果的概率,而風險評估主要指風險事件發生前或者發生后,對人們造成不良效果或者產生的損失進行評估。當前,風險評估是由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風險特征描述等內容組成。其中,風險評估的危害識別能夠直接通過風險監測識別農產品中存在著的物理風險、化學風險、生物風險。而危害特征描述能夠直接基于危害不同的風險,使用流行病學來描述測量和反應之間的關系。而風險特征描述主要是在危害特征描述的基礎上,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進行說明和評估,由于評估過程存在著不確性,所以,需要按照不同的化學物質進行風險分級。
四、對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的有效建議
(1)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
由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發展較晚,導致相關規章制度還不健全。因此,我國農業部門需要構建健全、科學、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辦法,保證農產品質量監測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據可循,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利于推進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效率。
(2)強化科學技術,構建風險評估體系。
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科學技術手段,所以,為了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水平,需要做好科學技術的實踐研究,改善監測過程中的技術和設備,提高對污染物的監測技術研發,將污染物工作變得系統化、科學化。另外,農業部門還需要加強風險評估軟件系統的研發設計,根據我國農業的發展現狀來設計評估系統功能,保證設計出來的系統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因為,只有構建出科學的農產品質量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才能夠全面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才能夠降低農產品的質量問題,達到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的目的。
(3)做好國際化交流合作。
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云計算信息技術被各行各業所使用。因此,我國還需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智能是被技術來全面分析信息化數據,保證農產品風險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同時,我國還需要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加強與國外風險評估機構的交流,積極借鑒其他國家農產品風險評估與監測工作的經驗,從而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的水平。同時,我國農業部門還需要大力鼓勵國內監測中心和農業科研中心與國外機構的交流合作發展,有利于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技術。
(4)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
我國當前還缺乏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人才,因此,我國農業部門需要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監測知識專業技術人才,從而加強我國農產品質量監測與評估工作的科學性。
五、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我國需要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可靠性監測和評估管理,不斷完善風險監測制度,加強風險監測評估信息系統的設計,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宏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6).
[2]閆勇,陳麗,龍晶.淺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2):154.
[3]呂麗蘭,甘志勇,杜國冬,農耀京,吳鳳,呂玉蓮.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8,(5):46-50.
[4]祝金,馮巖.“互聯網+檢測”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8,(7):69.
[5]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J].農村實用技術.2018,(6):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