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利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既是會計工作中要遵守的行為準則規范,也是衡量會計行為好壞的標準。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專業越來越熱門的今天,會計人員高校教育更加注重于會計理論與專業技能的培養,而相對弱化了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本文就現今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展開論述,簡述目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現狀與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道德;會計人員;高校教育;問題與不足
由于會計工作性質的原因,會涉及到相當多的資金核算,以及接觸各類企業單位的財政相關,如果會計人員在自身職業道德方面稍有偏頗,嚴重者容易造成違法犯罪。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針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更加注重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能夠了解到職業道德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促進自身的良好發展,從根本上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一、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必要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職業道德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會計職業教育必須從“會計源頭”抓起.要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是未來從業的重要保證,也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會計人員犯罪案件頻繁發生,缺乏誠信,經濟運行的成本會極其高昂,甚至根本無法運行。因此,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愿望。而在會計行業里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最備受爭議的。會計人員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極環境影響下,其價值觀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會計界突出表現為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而會計職業道德其實就是一個誠信的體現,也是整個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所必需的。加強高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應成為當前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
二、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主要是在網絡平臺對會計專業學生發起問卷調查。通過對結論的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總結:
(一)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學習情況調查
對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主要是想知道他們的會計職業道德學習情況。通過調查發現,調查的351名學生當中只有120名學生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通過訪談了解到會計專業學生當中學習過職業道德課程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之前曾經從事過會計職業工作,因此受過一定的培訓。
(二)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對相關的一些職業道德規范的了解情況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每個會計從業人員都應該按照規范的具體要求來開展自己的工作,現階段的會計職業道德涵蓋了各個方面,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許多的要求,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歸納為6條,如果把對這八個準則的了解程度按照不了解、一般了解、非常了解來分類,通過這351份的調查問卷和實地訪談發現:學生當中約有53%的學生對這八個道德規范不了解,對這八個道德規范非常了解的,僅有7%,這些數據說明了當前我國高校教學當中存在著不重視對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缺陷。
(三)總結
目前我國高校的會計教學過程中,在會計專業的專業課程結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只重視專業課而不重視道德培養,這樣就造成了現階段許多會計專業的學生只重視自己的專業培養而不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并且輕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因此,應該不斷完善高校會計專業課程的結構及相關的會計專業教師結構,培養現代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
三、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一些學校的會計專業課程安排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課程安排對不同的學位階段有不同的安排要求,高校對這些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會計職業道德這類傾向于培育學生道德方面的課程很少有學校會開設,即使開設也只是將其作為一門選修課加以設置供學生們自由選擇是否要修,這樣的課程安排,使得高校的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是很重視
(二)會計專業學生的評價機制存在缺陷。
現如今高校注重對學生的考核重視應試效果,忽視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由于學校針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的考核方式就是應試教育,進而導致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比較注重理論性知識的學習,以應對學校的考評,而學生卻忽視了對自身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另外,對會計專業學生考核的硬性指標就是會計初級資格證,學生為了考得這個證書,將平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備考上,對于職業道德素質方面了解的甚少,進而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參加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的觀念,影響到學生工作的正常開展,導致出現很多違法行為的發生,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的良好發展。
(三)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意識淡薄,教學內容缺乏
我國會計專業教師主要是基礎課程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很少有專門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會計法規、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師。所以,他們在教學中更注重知識的解讀和技術分析的關注。對道德教育的關注度卻不夠,使得學生很難從深層的信息質量將直接影響經營者、投資者、社會公眾的相關層次來理解和把握會計職業道德在實務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從現有的會計教學體系來看,高校會計學教材很少涉及到職業道德教育,而配套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這使實施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缺乏理論依據。
四、完善會計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完善高校會計專業課程結構
高校在開設課程的時候除了要設置必要的專業課程比如財務管理,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這些必修的課程之外還要設置一些職業道德的課程,并且提高相關職業道德課程學科的學分,用這樣的方式加強老師、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并且通過這樣的課程安排也能相應提高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在高校課程當中的地位。
(二)在法律法規的闡述教學中滲透
高校學生接受法律法規教育源自兩部分,其一:所有專業的共同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其二:經濟類專業的基礎課“經濟法”。雖然前者側重于法理講述,但如果任課教師有意識與會計職業道德有效對接,因材施教,滲透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就會形成雙重教育的效果。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課中單獨有關于大學生誠實守信道德素質的培養內容,它與會計職業道德部分內容高度契合。在會計法第十條中明確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會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教師可以適時切入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并以實例說明虛報會計數據,提供虛假報告,達成偷稅漏稅的目的,置國家的利益于不顧,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從而教育學生培養“準確嚴謹,反映事實”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在“經濟法”講述中,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增加“會計法”的課時,要讓學生知道,因為任何一項業務處理都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求,超越或無視都將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這種滲透教育要讓學生明白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指出道德更多的是事前約束,法律則側重事后懲罰,教育學生在思想意識形態牢固樹立職業道德精神,就能防微杜漸,如果不重視職業道德的修養和培育,行為超越了法律的界線,會釀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五、總結
當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諸多不足和問題,職業道德教育對于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點上也逐漸被社會所認識和接受,真正貫徹職業教育將成為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會計作為一個職業一個專業來說,才能從根本上立足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張珺.淺談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2).
[2]楊歡,王春年,段軍.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與建設途徑[J].經濟論壇,2004,(08).
[3]王合喜,董紅星.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研究[J].財會月刊,2004,(03).
[4]陳標,陳海軍.淺議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經濟師,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