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自農耕文明以降,人類就再也離不開土地和農業,包括后來居上的現代化強國美國。美國歷史上農村鄉鎮是社會的基礎和主體,教育與農業關系十分密切,學生每天上學前后常常要幫家里做各種農活,學校也要根據農作物的生長季節調整學習日程,教科書里有許多與農作物和牲畜有關的內容。
上個世紀初工業化浪潮席卷西方各國,美國的農業也在國民經濟當中退居次席,到20世紀中期,美國的農場數量大幅減少,農業人口的流失相當于兩代、上億美國人離開了鄉村,一般民眾對農民和農村生活越來越陌生,對農民每天都在面臨的勞作、挑戰和風險基本無知,罔顧他們與相關產業部門之間的關聯和各種其他問題。中小學教育面貌也隨之改變,農業和相關知識在課本當中的比重越來越少,只有少數以農業為未來職業的學生,才有機會在職業學校學習相關知識。

內華達州學前班的兒童們在自然資源保護團體員工和家長志愿者指導下,往花園苗圃里播種。
但是仍然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農業包括糧食和棉花的生產,與人類面臨的整個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水源的清潔、森林和植被以及野生生物棲息地的保護等,是整個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在公眾對農村和農業的興趣消退的時候,他們仍然在不懈地推動農業和生態環境教育。
1960到1970年代,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許多企業、基金會、非營利組織、州和聯邦政府部門都參與進來,為與農業相關的課程提供了許多優秀的電影、書籍和教學輔助材料。于是在1981年,農業部邀請農業和教育各界代表人物,在首都華盛頓召開關于農業知識教育會議,農業、教育、企業、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的專家齊聚一堂,決定在各地建立“農業課堂”(Agriculture in the Classroom,AITC),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把農業知識引進中小學教室,引導學生通過書本和實踐,獲取與當地農林牧漁密切相關的知識。
現在美國50個州都有自己的AITC,它們都是非營利組織,因此籌集的經費可以享受免稅待遇。有的州是由農業、教育或其他相關部門官員牽頭,其他則是由農業團體、高等院校或有志于農業教育的人士主持。
從1981年至今,美國的“農業課堂”已經建立了28個年頭,從佛羅里達到華盛頓州,從阿拉斯加到夏威夷,還有各個印第安保留地,美國的中小學甚至學前班,少年兒童都有農業課堂的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
本文中的圖片,就是美國各地“農業課堂”在行動。

內華達州“一個世界兒童學苑”的孩子們在自然資源保護團體員工幫助下,在苗圃里安放自制的稻草人。

首都華盛頓Alice Deal中學7年級學生Aldjenatu Ali在了解蜂巢的結構。

學生們利用“農業課堂”的線上課程學習農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