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峰,候遠峰
?
亞洲男子足球運動發展現狀及我國發展對策思考
袁玉峰,候遠峰
韶關學院體育學院,廣東 韶關,512005。
運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理統計等方法,以地緣結構、年齡結構、海歸結構、實力格局和陣型打法為視角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參賽隊伍進行統計和分析,探尋和展望了當今亞洲男子足球運動各區域協會及主要強隊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與此同時,針對中國隊當前具體情況以及在比賽中的表現,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以期為今后中國男子足球運動健康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亞洲;男子足球;發展現狀;趨勢;對策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自2015年3月12日打響以來,先后經歷了3個階段230場的激烈廝殺。最終,伊朗、韓國、日本和沙特直接晉級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而澳大利亞隊在經過與敘利亞和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第4名的附加賽后,也成功搭上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的末班車。回顧中國男足2018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的征程,在第2階段,中國、伊拉克、敘利亞和阿聯酋作為成績最好的4個第2名,入圍了第3階段的比賽。進入第3階段,中國隊先抑后揚,最后一輪比賽中雖然拼盡全力在客場2-1逆轉擊敗卡塔爾隊,但終因敘利亞、烏茲別克斯坦也各自取分,中國隊最終排名第5,提前無緣俄羅斯世界杯的決賽圈。本課題以2018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第3階段(以下簡稱:12強賽)參賽隊伍為研究對象,以參賽隊伍的地緣結構、年齡結構、海歸狀況、陣型打法及實力格局為視角,探尋和展望了當今亞洲男子足球運動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與此同時,針對中國隊的具體情況以及在本次比賽中的表現提出幾點思考,以期為今后中國男子足球運動健康地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依據。
以參加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的507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12強賽的相關報道,其中,主要針對中國隊10場比賽的評論分析、球員入選情況及戰術打法等報道進行了系統地歸類和分析;利用《懂球帝》專業足球網站收集和整理12強參賽隊伍及隊員的具體信息和資料,為本研究提供客觀實證的數據支撐。
1.2.2 錄像觀察法 利用《懂球帝》專業足球網站收集和觀看12強的部分比賽,重點對中國隊參加的10場比賽進行了細致地觀察和整理。
1.2.3 數理統計法 在Windows XP系統下運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對收集和歸類的12強隊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2.1.1 參賽隊伍地緣結構 亞洲足球聯合會(簡稱亞足聯)自1954年成立以來,現有46個會員協會和1個準會員協會(北馬里亞納群島足協)。細觀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亞洲區域幾乎所有國家或地區協會都參加了本次比賽,由此來看,足球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運動,在亞洲越來越受到各協會成員的重視和追捧,其參與程度也在不斷的擴大和提高。然而,從入圍本次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隊伍的地緣結構來看,亞洲男子足球競技運動發展水平以及推進的深度和廣度還是呈現出極不平衡的發展態勢[1]。(見表1)

表1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12強地緣結構統計表
從入圍12強賽的具體國家和區域協會來看,西亞區域有6席,占據12強的半壁江山,其中西亞傳統的老牌強隊如:伊朗、沙特、阿聯酋、卡塔爾、敘利亞和伊拉克等依舊赫然在立;東亞僅占據3席,分別是日本、韓國和中國;而2006年才加入亞足聯并劃分到東南亞區域的澳大利亞也“瞬間”提升了東南亞的實力和地位,協同“新軍”泰國搶到了2個席位;中亞僅有烏茲別克斯坦一枝獨秀捍衛著中亞足球運動的榮譽。由此看來,曾經在亞洲足壇以西亞和東亞為主的兩極化結構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西亞為主,東亞和東南亞為輔的“三足鼎立”態勢格局。
2.1.2 參賽隊伍年齡結構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先后有507名球員入選本次比賽,表2統計顯示:來自于東亞區域的日本和韓國、西亞的伊朗、沙特、敘利亞和卡塔爾以及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等7支隊伍總體來看,“老、中、青”的年齡梯隊架構較為合理;來自于東南亞的澳大利亞和泰國及西亞的伊拉克3支隊伍年輕化的結構模式較為明顯。其中,伊拉克隊最為突出,有近7成的隊員都在25歲及以下,而作為足球運動員最為成熟的年齡階段26-30歲的球員比例僅占20%。由此可見,伊拉克隊當前是一支地地道道的“青年軍”,雖然本次比賽成績平平,相信在接下來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輪回中,會對亞洲足壇帶來不小地沖擊和挑戰。而中國和阿聯酋2支伍隊則呈現出明顯老齡化年齡結構現狀。其中,阿聯酋不僅隊伍年齡老化,而且24-25歲年齡段球員,還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斷層”。從東亞區域入圍的3支參賽隊伍橫向比較來看,日本、韓國和中國參賽球員年齡在25歲及以下的分別占32.6%、25.5%和18.2%,30歲及以上的分別占23.2%、23.5%和34.1%,從這兩組數據清晰看出,中國隊在這兩個年齡段與日本和韓國均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差異,體現出日本和韓國梯隊優勢更為明顯、持續發展的潛力更大,而中國隊則明顯表現出隊伍老化、青年生力軍嚴重匱乏和不足。

表2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12強年齡結構統計表
2.1.3 參賽隊伍海歸結構 參賽隊伍的海歸結構,是指參賽國家或地區本土球員與在海外俱樂部效力球員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較為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足球運動發展的水平和層次[2]。

表3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12強海歸結構統計表
注:歐洲聯賽:特指五大聯賽(英超、德甲、意甲、西甲和法甲)
表3統計顯示:本次參加12強賽的隊伍海歸球員比例最高的是東南亞區域協會的澳大利亞隊,達到了68.4%,其次是東亞的韓國和日本隊,分別為49.0%和41.9%。縱觀12強各隊海歸球員比例、效力的區域協會聯賽以及俱樂部水平和層次均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在東亞的3支球隊中,韓國有48.0%和44.0%的海歸球員分別效力于亞洲和歐洲聯賽,日本有近9成的海歸球員都來自于歐洲聯賽,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是日本隊本次比賽入圍的海歸球員竟沒有一位是來自亞洲聯賽。這不僅反映出世界足壇對日本、韓國球員競技能力的認可程度,同時也從深層體現出這些國家海歸球員留洋的價值取向和目的。而中國僅有一名現役海歸球員,從這一點來看,在東亞內部中國足球與日本、韓國還有著不小的差距;西亞入圍的6支隊伍中,除伊朗外,其它5支隊伍的海歸球員比例相對較低,且幾乎都來自于西亞區域的足球聯賽。這一方面因為其自身競技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與西亞各國政治、經濟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次比賽伊朗隊的海歸球員比例達到了37.8%,其中92.9%海歸球員都來自于歐洲聯賽,與其他西亞球隊有著巨大的差異。這應該也是伊朗男足傲視于西亞乃至于整個亞洲足壇的主要原因。
2.1.4 參賽隊伍陣型結構 陣型是足球比賽戰術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球隊實施其戰術意圖、戰略打法的一個基本隊形模式[3]。任何一支球隊所采用的基本陣型模式也可以體現出球隊在比賽中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及基本戰術意圖和打法。

表4 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亞洲區12強賽陣型結構統計表
本次12強賽分為A、B兩組,采用主客場雙循環制,共進行60場比賽,對應形成了120個基本陣型結構。(見表4)從統計的結果來看,以4后衛體系為基本的陣型結構模式最多,占68%、其次是5后衛體系占24%,采用3后衛體系陣型結構比例最少,僅占9%。可見,當今亞洲男子足球比賽基本陣型結構總體是以4后衛體系為基礎陣型的發展方向和趨勢,這也與世界足壇各強隊在基本陣型結構的選擇和使用上較為一致和統一。[4]從區域協會各球隊具體采用的基本陣型結構來看,東亞區域的球隊采用陣型結構相對單一和穩定,主要是以4-5-1和4-4-2的陣型結構為主,其比例高達67%;西亞和東南亞和中亞球隊在陣型模式的選擇上分化較為明顯。其中,西亞的卡塔爾和東南亞的泰國采用5后衛陣型比例相對較高,而東南亞的澳大利亞以及中亞烏茲別克斯坦選擇3后衛相對較高。從選取陣型結構模式總體來看,近些年來,曾經以韓國、伊朗、澳大利亞和中國為代表倚重身體優勢,打法彪悍和硬朗的風格,逐漸被以日本為代表的注重中場及中前場的短傳滲透戰術打法風格所取代,這也是亞洲乃至于世界足球技戰術風格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2.1.5 參賽隊伍實力格局 為了更好地展現亞洲男子足壇實力格局的發展現狀,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第二階段40強的比賽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便能夠更加全面地衡量和評價當今亞洲足壇各區域及協會成員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層次。

表5 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亞洲區40強賽隊伍實力統計表
注:第1集團為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40強賽各小組第1名;第2集團為第2名;第3集團為第3名;第四集團為小組3名以后的名次。
表5顯示:在第1集團的8支隊伍中,西亞占據了3席,東亞和東南亞各占據2個席位,形成了以西亞,東亞和東南亞為主的“三足鼎立”的格局,出乎意料的是泰國的異軍突起為東南亞足球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這也預示了東南亞足球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而縱觀本次40強的第2集團,完全是西亞和東亞的天下,但西亞卻以壓倒性的優勢穩穩占據著第2集團的6個席位,東亞雖然占據了第2集團的2席位,但其中之一的中國隊則是跌跌撞撞,勉強以凈勝球的優勢擠進了第2集團。可見,東亞與西亞在整體實力上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本次比賽東南亞和中亞的球隊沒有出現在第2集團,而實力相對較弱的第3和第4集團主要成員都分別來自于東南亞和中亞。總體比較分析來看,當前亞洲男子足球的實力格局為西亞最強,其次是東亞、東南亞,排在最后的應該是中亞。從各層次集團球隊實力橫向比較來看,西亞和東亞內部參賽的各支球隊實力相對均衡,而東南亞和中亞區域內部各隊實力強弱分明,兩極化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
依據上述對亞洲男子足球運動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分析,結合中國隊12強賽參賽球員的具體情況及臨場表現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2.2.1 梯隊建設: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問題 本次12強賽中國隊10場比賽先后共有44名球員入選大名單,入選球員的平均年齡為29.2歲,排在各隊之首。從首發和替補出場的頻數來看,除武磊(首發7次、替補出場3次)和張稀哲(首發7次、替補出場1次)是1991年齡段之外,其他的像馮瀟霆(首發10次)、張琳芃(首發9次)、蒿俊閔(首發5次、替補出場3次)、黃博文(首發5次、替補出場2次)和郜林(首發5次、替補出場2次)等出場頻次較高的隊員均是1985—1987年齡段的球員。而作為中國隊本次比賽的核心隊員--鄭智(首發6次),年齡更是高達37歲。由此看來,中國男足當前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老齡化隊伍。在剛剛結束的東亞杯上中國男足雖然大膽啟用了一些新人,比賽中也不乏有個別新星的閃亮表現,但無論是從2平1負的結果和其他年輕隊員的表現來看,都無法掩飾中國男足“青黃不接”現實。因此,面對2019年亞洲杯乃至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當務之急需要從兩個層面重新審視和加強中國男足青少年隊伍的梯隊建設。在國家層面,首先,建立健全各年齡段國字號隊伍、夯實中國男子足球隊伍的根基,并為之提供和創造更多國內及國際大賽的機會;其次,繼續推進和創新完善俱樂部聯賽的U23政策,使之真正成為有效挖掘和錘煉后備人才的機制和措施。資料顯示:在2017年中國足協實施的u23政策中,有94名U23球員進入過中超聯賽大名單,其中71人獲得出場機會,57人是首發出場。而整個賽季30場比賽共計約2700min,僅有黃政宇、劉奕鳴、高準翼和何超等10人出場時間達到了1500min。可見,2017年中超聯賽U23政策的實施,并未達成預期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如何借助政策更加有效地干預后備人才的培養是需要相關專家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俱樂部層面,借鑒歐洲俱樂部先進的管理理念及青訓體系模式,健全和細化俱樂部的各年齡段的梯隊建設,在強化其俱樂部自身造血系統的同時,使青訓體系真正擔負起俱樂部一線隊伍和國家隊輸血的職責和功能;構建和完善俱樂部青訓聯賽體系以及重新創建中超、中甲和中乙聯賽的“墊賽”模式(20世紀90年代中國足球甲級和乙級聯賽每場比賽前安排一場青少年的比賽),使青少年隊員有更多機會在特設氛圍下鍛造心理素質和積累比賽經驗。
2.2.2 海外鍛煉:足球隊員“走出去”留洋問題 關于足球運動員“走出去”留洋問題。這個問題最主要涉及兩個方面:(1)在海外俱樂部效力的海歸球員人數和所在俱樂部水平、層次問題;(2)選拔優秀青少年隊員走出去參與國外青訓的問題。從本次12強賽的結果來看,伊朗、韓國和日本、沙特作為兩個小組的前兩名直接進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而澳大利亞在經歷2次附加賽后也最終如愿以償搭上了世界杯決賽的末班車。細觀進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的這5支隊伍的海歸結構統計顯示(見表3):除沙特隊外,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和伊朗隊分別以68.4%、49.0%、41.9%和37.8%的海歸球員比例排在12強的前4位,沙特隊雖然參加本次12強賽的全部球員都來自于本國聯賽,但從另一方面統計得知,沙特國內聯賽也是12強隊伍所在國家貢獻國腳最多的聯賽。可見,無論是“走出去”的海歸球員還是“引進來”的高水平外援對于提升國家隊實力水平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中國隊本次參加12強賽的44名球員,僅有一名現役海歸球員。從這一點來看,中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伊朗等亞洲強隊都有著很大的差距。近些年,在世界足壇整體大背景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球員的流動性也日趨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國足協在國際足壇的地位,也加大了中國足球在世界上的影響力[5]。但仔細審視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球員的這種流動性,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的思考和隱憂。當前,中國足球在“金元模式”驅使下高價引進外國大牌球員,這“短、頻、快”的方式的確給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帶來了新氣象和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但長期來看,這種違背職業足球運動發展規律模式和急功近利的做法也給中國足球健康持續的發展埋下了潛在的隱患[6]。(1)首先,國外強力外援大量涌入,嚴重擠壓了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2)本土球員身價和待遇“扶搖直上”的連鎖反應也扼殺和動搖了海外留洋以及尚未在海外聯賽得到足夠鍛煉球員的愿望和信心。不過,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1月中國足球正式頒布實施《2018年中超、中甲聯賽外籍球員注冊報名人數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籍球員引進的數量,進而使本土球員有了更多出場機會;但對于如何鼓勵本土有實力的球員去留洋,以及如何用有效的政策去干預在國外的俱樂部或青訓體制下尚未得到足夠鍛煉年輕隊員的回購等問題還沒有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和策略,這也是中國足球相關人士、專家及領導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2.3 臨場比賽:中國足球技戰術問題 本次12強賽中國隊以3勝3平4負積12分的成績排在小組的第5名。以技戰術實施的策略和運用效果為視角對中國隊10場比賽視頻觀察和統計來看,目前,中國隊在基本陣型結構相對穩定以及技戰術風格的統一上還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1)首先,從基本陣型的選擇上看:中國隊的10場比賽共選用5種基本陣型。而在前4場比賽中,就選用了532、541、442和433等4種戰術指導思想不同的基本陣型;后6場比賽基本陣型才相對趨于穩定為四后衛體系的451或442上。可見,中國隊在12強賽前還沒有完全確立一至兩套運用嫻熟、且相對固定的基本陣型模式,其技戰術指導思想也呈現出多極化的傾向。這應該也是中國隊在前4場比賽中相對低迷,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2)從中國隊10場比賽技戰術實施策略上看,當前中國男足技戰術風格體系還沒有完全明確和統一。其中一些比賽還是延續了相對落后的技戰術理念,一味的從后場長傳沖吊,大打“運氣足球”;而有些比賽似乎則努力強調地面傳、控層層推進的技戰術理念,但由于中前場球員在控球、突破分球和搶斷等能力方面的欠缺,最終也無法實施和達成傳控足球的有效策略和目的[7]。縱觀世界強隊在一段時期或一個系列的比賽中都有一種或兩種相對固定的基本陣型結構和統一的技戰術風格。如:現階段的德國隊(4231或433)、西班牙(442)、英格蘭(433)等等世界強隊都采用了相對固定的基本陣型。這其中最為典型也是最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就是德國隊。德國隊在2008年歐錦賽決賽上負于西班牙后,就積極研究和學習對手的技戰術打法,在充分認識和領會了世界足球技戰術發展大趨勢后就明確了自己今后技戰術風格的發展方向和采用了相對固定、統一的基本陣型模式[8]。這種統一,它不僅體現在德國國家隊的層面上,就連其國內各俱樂部的青訓體系也高度統一采用4231或433基本陣型模式以及傳控足球的技戰術風格。德國足球這種技戰術風格的延續性和統一性,應該也是近些年德國隊在世界足壇不斷創造佳績的重要法寶,它在揭示現代足球發展規律及趨勢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一國的足球風格整體上不易多元化。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已經硝煙散盡,中國男足再一次被拒之世界杯決賽圈之外,雖然很多人都有一種說不出的遺憾和懊悔,但是,也必須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本次12強賽也是過去15年以來,中國男子足球在亞洲各項頂級賽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因此,在遺憾和惋惜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足球的進步與發展;與此同時,更應該深入探尋和揭示亞洲足球運動發展現狀及世界足球運動發展規律和趨勢,審時度勢,精準把脈中國足球失敗的根源和癥結;中國足球各界人士都應遵循現代足球運動發展的規律,本著“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緊緊圍繞著中國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兩大主題,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足球定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1] 劉天彪,李 煜,等.2013-2015年亞洲足球俱樂部冠軍聯賽中日韓三國球隊比賽風格刻板印象的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04):115~119.
[2] 邱 希.歷屆世界杯賽制變化及決賽圈參賽隊地域特征和世界足球格局[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10):84~89.
[3] 趙恒志.從巴西足球看中國足球發展的正確思路[J].體育學刊,2012,19(02):2~5.
[4] 程 公,王鈺清.對2012年歐洲杯西班牙等八強球隊技戰術指標分析暨研判世界足球發展第四次革命[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31(05):85~88.
[5] 吳建喜,李可可.巴西足球運動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04):136~140.
[6] 智宏霓.2014巴西世界杯新動向解讀及啟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06):60~64.
[7] 王 凱,何江川,等.中國男子足球隊技、戰術結構的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04):32~37.
[8] 侯學華.德國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啟示[J].體育學刊,2015,22(05):40~4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n’s Football in Asia and th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YUAN Yufeng, HOU Yuan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o 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reference study, Video viewing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this thesis surveys on the 12 teams participating in the Asian Qualifiers of Russian World Cup 2018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ge structure, overseas players, competitiveness and Formation in games. It aims to probe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s and the top teams in Asia. Furthermore,it put forward several ideas and sugge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act situation and latest performance of Chinese national football team so as to set up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otball.
Asia; Men’s football;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Trend; Counter-measure
2018-12-21
1007―6891(2019)02―0005―04
G843
A
2018-09-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