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中圖分類號】R197.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012-01
朋友老張患慢性胃炎5年多,胃脘部隱痛不適,時好時犯,每于勞累或感受寒涼時尤甚。我給老張推薦一個中藥敷臍的方子治療,效果不錯。
具體方法是,取附子、肉桂、炮姜、小茴香、丁香、木香、香附、吳茱萸各2克,共研為細末,用生姜汁調和成厚膏狀,取麝香0.1克左右填入臍孔中,再把藥膏放在麝香上面,外以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
方中附子味辛性熱,為祛寒溫里之藥,可助胃之陽,并且能回全身之陽,補陽則陰寒自去;肉桂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肉桂所含桂皮油具有健胃、抗潰瘍作用,能增強消化功能,排除消化道積氣,緩解胃腸痙攣;炮姜溫中止痛;小茴香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丁香溫中降逆,現代醫學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消化不良等;木香理氣除滿;香附辛散行氣、理氣止痛;吳茱萸和胃降逆;麝香活血通經止痛,又因其性辛溫,走竄之性甚烈,可起引藥入經作用;生姜汁辛香透達,散寒之力較強,且有載藥以行直達病所的功效;以姜汁調藥,貼于臍孔中(神闕穴),能使藥效通過經絡傳導直接透達吸收而致病所,迅速收到溫中和胃、散寒止痛之功效。
此方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具體表現為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喜熱水袋熨局部,天涼時易痛,食生冷則痛加劇,四肢不溫,便溏,舌淡、苔薄,脈沉或細弱等。治療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食油膩、生冷、辛辣及較硬食物,避免精神刺激。
(摘自《現代養生·上半月》2019年第1期圖/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