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立華

【摘要】目的:觀察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骨科創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過激反應。方法: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骨科創傷患者116例,將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預見性護理),對患者護理后應激反應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應激反應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骨科創傷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應激反應,增加患者的生存幾率,可以在臨床上應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骨科創傷;應用效果;過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254-01
骨科創傷是社會公害的一種,不論是由何種原因引起的創傷,醫院都應該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科學急救系統。交通事業以及高工作業的不斷發展,使得骨科創傷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受到創傷后的幾分鐘到2h這一期間是患者死亡高峰,也是對骨創傷患者進行救治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此階段進行迅速科學的護理是關鍵的。預見性護理模式是一種先預防再治療的護理模式,其在整體護理的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進而能夠確定出一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處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搶救[1]。為觀察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骨科創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過激反應,此次研究選取在本院就診的患者,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骨科創傷患者116例,將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患者58例。納入標準:因某種因素出現骨科創傷;不存在意識障礙;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病;依從性不佳;其他不適宜參加此次研究的情況。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29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1.1±1.6)歲;研究組男37例,女21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2.2±1.8)歲。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倫理委員會批準該方案。
1.2 護理方法[2]
對照組采取一般的骨科護理措施,主要有術前檢查、術后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預見性護理程序干預措施。首先建立取專門的預見性護理小組,針對病人的狀況,制定具有預見性的計劃。其次要建立一條綠色通道,保證骨科創傷患者能夠在及時治療。在安排骨科患者入住后,要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監測,防止患者出現緊急癥狀,并且此時要為患者的手術進行準備。根據患者心理情況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不僅針對骨科患者,還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保證其能保持樂觀的態度,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進行跟蹤護理,對于患者的一些生理狀態比如臉色、呼吸頻率、血壓高低等情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病人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師進行治療。完成手術后的并發癥護理也是必要的。由于患者創傷具有特殊性,其活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護理人員要按時幫助其進行一些強度適宜的運動。還要加強患者的衛生工作。必要時可針對患者的體質進行飲食計劃的制定,保證患者能夠攝取足夠的能量以及營養。
1.3 觀察指標
過激反應觀察指標。護理干預后,抽取患者的靜脈血測定其Cor(血清皮質醇)、Glu(血糖)的含量水平,含量水平越低表明患者應激反應程度越輕。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應激反應狀況的比較 研究組應激反應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1。
3 討論
預見性護理是將護理措施建立在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并且了解的基礎上,按照防患于未然的原則,對患者進行的一種護理干預措施。有效進行預見性護理的關鍵點是能夠積極的認識到患者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由于對可能出現狀況提前做好了準備,當患者在實際出現該癥狀的時候,護理人員以及治療人員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出有效的治療措施,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還能使得護理人員的價值不斷上升,有助于醫護關系的緩和[3]。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組應激反應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取預見性護理對于骨科創傷患者來講,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預見性護理程序不僅是在患者進行手術前給予護理,而是在患者整個住院過程中進行護理。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出個性化的預防措施。這樣制定的預見性方案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能夠確保患者在接受護理措施時取得最佳的療效。護理人員在進行預見性護理的時候要注意飲食計劃以及功能恢復訓練的重要性,在保證患者能量汲取足夠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復過程。
綜上所述,在對骨科創傷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應激反應,增加患者的生存幾率,可以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秀華.預見性護理指引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9):169-170.
[2] 陳學蘭.探討對骨科創傷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臨床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4):217-218.
[3] 郭麗丹.在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預見性護理程序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8):142-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