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芬
【摘要】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具有較快的流行速度,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當前尚無根治辦法,所以實際工作中需進行有效預防。隨著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臨床手術治療中開始出現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而由于手術中和艾滋病患者血液、體液等密切接觸,發生HIV感染的危險性非常大,這造成手術者普遍對艾滋病手術存在恐懼心理。所以實際工作中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手術者的安全,需強化具體手術中手術者的自我防護,并采取措施減輕手術者的恐懼心理,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及手術者的安全。
【關鍵詞】手術人員;艾滋病手術;恐懼心理
【中圖分類號】R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043-01
當前針對艾滋病手術,手術人員普遍存在恐懼心理,這些心理的存在不僅會影響手術的開展,也會影響手術人員的自我防護,最終威脅其健康安全。所以實際工作中應強化對艾滋病手術中可能引起感染途徑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手術人員的防護能力,緩解其恐懼、緊張心理,保證手術操作安全、順利的完成。
1 綜合醫院手術人員感染HIV的主要途徑
綜合醫院手術人員感染HIV的主要途徑包括:手術人員體表傷口與患者血液體液直接接觸;血液體液飛濺至手術人員眼睛或粘膜;手術人員被手術刀、剪刀、骨折碎片、克氏針等手術器械劃傷;手術人員被針頭刺傷;手術衣前部或雙臂被患者血液、體液浸濕后,未及時更換,長時間浸泡。
2 減輕綜合醫院手術人員對艾滋病手術恐懼心理的措施
2.1 強化手術人員的術前自我體檢 開展手術前,手術人員應進行嚴格自我體檢,檢查對象主要包括雙手、雙前臂,了解皮膚是否有微小破損、感染病灶存在,若存在以上問題則應避免參加手術,另行安排其他人員。
2.2 強化對艾滋病患者的管理 艾滋病在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要求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報卡。發現HIV感染或艾滋病4小時內,醫院應向所在地衛生部門報告,具體醫療活動中嚴格貫徹《傳染病防治法》,同時積極開展艾滋病宣傳。通過有效的消毒防護控制疾病傳染,同時強化手術人員的防范意識,并對手術室工作條件和環境進行不斷完善[1]。
2.3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良好的心理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手術過程中手術人員是否能夠沉著冷靜的應對,醫院應組織心理科醫生對接受艾滋病患者的手術人員開展心理疏導,對其關于艾滋病存在的恐懼心理進行了解,分析手術者出現負性心理的原因,并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疏導以及干預,使手術者能夠以平和的心態為艾滋病患者手術。同時安排多次為艾滋病患者手術的醫護人員介紹經驗,使其形成合理的心理預期,在保護好自身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手術[2]。
2.4 強化對艾滋病的認識 首先應當對手術人員的認識進行強化,引導其主動參與相關艾滋病預防培訓,以充分掌握艾滋病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的等內容,學會怎樣切斷艾滋病三種傳播途徑,尤其是經血液傳播途徑,明確醫院交叉感染預防中的注意事項,將《艾滋病病組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充分貫徹到實際工作中,保證可熟練應用阻斷經血傳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進一步強化手術者手術操作過程中的防護能力,使其能夠正確認識艾滋病,認識到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夠預防艾滋病的傳播和感染[3]。
2.5 強化手術人員自我防護能力 實際中定期組織相關培訓,促進手術人員自我防護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應強化手術人員專業能力,保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手術操作,為其提供充分的實踐和鍛煉機會,使其具有較強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應強化手術人員保持謹慎的態度,手術人員在具體手術中應保持沉著冷靜,做到一絲不茍,不同手術人員之間要科學分工、有效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有序進行。另外,還應當強化手術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術前穿好高筒水鞋后帶上鞋套,預防銳器掉落劃傷足部,造成感染[4],佩戴防滲透性能的口罩和防護眼鏡或面屏,穿好手術衣后在外穿防水隔離衣,按要求帶雙層手套。
2.6 嚴格進行術中操作 術中靜脈穿刺時應按緊靜脈,以預防流出血液,相關血液性操作在未污染的情況下,也要對外層手套進行更換。巡回護士應盡量待在手術室,手術操作需要特殊用物時,應安排手術外人員去送入,避免手術室外環境受到污染。醫生具體操作中應謹慎避免刀割傷、針刺傷,預防手套、皮膚被內固定鋼絲、螺釘等刺破。護理人員在為醫生穿刺縫針、紗墊、器械等用物時,應保證準確無誤。縫針的針尖及手術刀的刀鋒應朝上,傳遞銳器時用彎盤,持針鉗、彎鉗用后應及時將血跡擦干凈,避免血液彈出造成危害[5]。
2.7 形成血液及體液是潛在危險因的意識 臨床報道顯示,艾滋病患者每毫升血液中包括10~103傳染顆粒,0.1ml血液就能夠形成有效感染源,所以手術者應認識到所有患者血液都可能引發傳染[6]。若可能出現血液或液體濺出應設置一層物理屏障,以提升防護效果。同時應使用含氯消毒劑對血液、體液污染物品進行噴灑消毒,噴灑消毒時間應在半個小時以上。避免患者的體液或血液濺出,防止其接觸自己的皮膚黏膜,一旦發生接觸立即進行消毒處理。術后對沾染患者血液的所有物品按照標準要求進行嚴格處理[7]。
2.8 強化職業暴露后的處理 手術者術中若被刺傷、割傷,或者體液、血液等接觸皮膚破損處,首先鎮靜、放下手中工作、呼叫同事幫忙,匯報科室主任護士長、同時應對傷口進行輕輕擠壓,并將血液盡量擠出,邊擠邊用流水沖洗大于10分鐘,再用肥皂對傷口進行反復清洗,流動水沖洗后使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后包扎,粘膜暴露用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沖洗大于10分鐘。科室領導匯報相關部門立即到科室協助處理(抽基線血,了解經過、情況、評估暴露級別,建議服藥、填表上報、心里支持等)服抗病毒藥越快越好,一般2小時內服用也可,連續服用4周,上報相關部門后進行跟蹤隨訪[8]。
2.9 強化健全醫院職業暴露機制
2.9.1 執業暴露保密制度 為職業暴露者保密,在場人員知曉外,其余人員不得知曉。以減輕暴露者的心理壓力,也防范暴露阻斷不成功而泄密隱私。
2.9.2 專業的心理咨詢團隊 對醫院高危科室人群進行心理疏導,給予關愛,教會他們一些應對壓力的方法。發生職業暴露后介入,給予疏導、支持、做成功案例教育,以減輕焦慮恐懼,按時或有需隨訪。
2.9.3 合理高效的分工配合 上班的同事之間:發生職業暴露要給予安慰、協助處理傷口、匯報科室領導、抽基線血;科室領導及相關人員立即趕到科室;控感辦組織專家對此次暴露進行了解、評估、服藥指導、填表上報、隨訪追蹤。
結語
艾滋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并且尚無根治辦法,所以面對艾滋病手術,手術人員普遍存在恐懼心理,擔心自身被感染。所以實際工作中手術人員應嚴格掌握艾滋病傳播途徑,同時積極做好心理調節,能夠以平和、謹慎的心態面對手術,同時在手術中強化自身防護,有效切斷相關傳播途徑,保障自身安全。
參考文獻:
[1] 趙英.醫務人員艾滋病職業暴露及防護現狀調查[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151-153,156.
[2] 繩宇.正確的職業防護在反對艾滋病歧視中的作用和意義[J].中華護理雜志,2017,42(12):1072-1074.
[3] 孫磊,郭劍,高洪艷.醫學生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認可度與HIV恐懼歧視態度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7,35(6):903-905.
[4] 孫運粉.護理專業學生實習前艾滋病KAP和職業防護教育效果分析[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4(6):424-426.
[5] 李建,張優琴,江有琴.我院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教育的實施與體會[J].海軍醫學雜志,2017,28(2):150-152.
[6] 朱一,張鈺,張珍.基層醫務人員艾滋病知識態度及職業防護行為現狀[J].中國公共衛生,2017,29(8):1093-1096.
[7] 任珊.艾滋病恐懼癥的產生原因、身心危害及應對措施[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12(11):625-626,627.
[8] 孫華閩,李小杉,曹陽.醫護學生對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就醫歧視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5,31(5):69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