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昕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中醫辨證原則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0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分為常規治療組和中醫治療組,每組平均50例,常規治療組配合常規治療方案,中醫治療組選擇采用中醫辨證治療方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并做評價。結果:本文常規治療組治療以后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00%(41/50),中醫治療組為98.00%(49/50),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常規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00%(8/50),中醫治療組為12.00%(6/50),P>0.05,無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常規治療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以前和中醫治療組之間無差異,P>0.05,治療以后明顯的高于中醫治療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腦梗死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選擇中醫辨證治療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醫辨證治療;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098-02
臨床上腦梗死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這種病情被稱之為中風,一般是因為多種因素導致患者腦部血液出現循環障礙,使得該區域腦組織存在缺血缺氧和壞死情況,這種病情會導致患者的身體機體神經功能出現不可逆的缺損[1]。腦梗死患者存在有促人撲昏、半身不遂等相關癥狀,患者會突然不省人事,或存在失語、口眼歪斜,因此會嚴重的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臨床上腦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當中最為常見,也是多發的病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致殘率也比較高,會對患者生存質量產生影響。本文主要分析從中醫辯證治療的原則出發,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并評價治療的效果,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腦梗塞患者,選擇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治療組和中醫治療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50例。本文常規治療組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48歲,平均年齡(62.5±10.4)歲;中醫治療組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50歲,平均年齡(61.8±11.4)歲。本文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腦梗死,診斷符合腦梗死的病變標準,所有患者經過頭顱CT和磁共振檢驗證實,中醫符合中風的診斷標準。采用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兩組患者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治療組選擇常規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主要為患者選擇采用腦細胞保護劑、維生素E、鈣離子拮抗劑等相關藥物進行干預,還要為患者進行腦細胞營養,改善患者的顱腦供血,降低患者的顱壓。對患者選擇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進行給藥,每次為患者給藥0.4ml,每日為患者進行一次治療。對本文的所有中醫治療組選擇采用中醫辨證治療方案治療,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病情的辨證分型,將患者主要分為痰熱腑實型、陰虛風動型、氣虛血瘀型[2]。
痰熱腑實型患者給藥桃仁承氣湯加減治療,該藥的主要方劑為當歸8g,丹皮6g,芒硝8g,瓜萎6g,芍藥10g,大黃12g,黃芩15g,諸藥加入800ml水,煎至400ml,為患者分兩次服用;陰虛風動型患者治療主要選擇采用鎮肝熄風湯進行治療:該藥物的主要方劑為茵陳6g,生麥芽8g,川楝子5g,天冬10g,玄參8g,搗碎生龍骨11g,搗碎生杭芍12g,搗碎生龜板15g,搗碎生牡蠣15g,軋細生赭石28g,換牛膝30g,甘草5g,諸藥加入800ml水,煎至400ml,為患者分兩次服用;氣虛血瘀型患者在治療時為患者選擇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該藥的主要方劑為川芎3g,生地龍5g,桃仁4g,紅花3g,赤芍5g,當歸尾6g,生黃芪120g,諸藥加入800ml水,煎至400ml,為患者分兩次服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進行評價比較,調查并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如果患者治療以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超過91%,則表示患者臨床治愈;患者經過治療以后,如果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到90%,表明患者臨床治療顯效;治療以后如果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到45%,表明患者治療進步;如果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不超過18%,或者評分存在增加,則說明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進步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IBM SPSS25.0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t值檢驗兩組研究對象的計量資料,P<0.05表示差異明顯,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文常規治療組治療以后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00%(41/50),中醫治療組為98.00%(49/50),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常規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00%(8/50),中醫治療組為12.00%(6/50),P>0.05,無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常規治療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以前和中醫治療組之間無差異,P>0.05,治療以后明顯的高于中醫治療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中醫辨證療法對腦梗死患者治療的效果,從結果中可以看出本文的中醫治療組治療效果優于常規治療組,進而可以證明中醫辨證療法仍有效幫助腦梗塞患者改善不良狀況,證明了中醫辨證治療的價值。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選擇中醫辨證治療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宇.中醫辨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6):107-108.
[2] 于才.中醫辨證治療腦梗塞對患者腦神經功能及其療效的影響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