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瓊

【摘要】目的:探索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對于高齡產婦分娩過程及結局的作用。方法:高齡產婦1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90例均予以常規(guī)產科護理干預,研究組90例均予以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67.78%,明顯超過對照組的46.67%(P<0.05);剖宮產率3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67%(P<0.05)。研究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均顯著性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會陰側切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宮頸裂傷、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分娩方式,縮短產程時間,優(yōu)化分娩結局。
【關鍵詞】分層級管理;助產;高齡產婦
The effect of midwife level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 on delivery process and outcome of elderly women
Huang Qiong
Shunq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Sichuan)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 in the delivery process and outcome of elderly women.Methods:180 elderly partur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9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obstetric nursing intervention, 9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Results: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7.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6.67%) (P < 0.05),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30.00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6.67%) (P < 0.05). The time of natural delivery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perineal resec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rates of cervical lacera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neonatal asphyx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mode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midwif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de of delivery, shorten the time of labor and optimize the outcome of labor.
[Key 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idwifery; senior parturient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12-01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及經濟水平的明顯提升,使得高齡產婦越來越多[1]。針對高齡產婦而言,其年齡均≥35歲,相對偏大,因而其分娩風險以及產后恢復風險均較之于非高齡產婦明顯偏高,所以必須積極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分級管理助產模式,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護理方式方法,臨床應用產生明顯效果。我院積極開展研究,探索分析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對于高齡產婦分娩過程及結局的作用,取得了有價值的經驗。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對象均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收入的住院高齡產婦,共計180例。所有研究對象年齡均為35-40歲,均經孕期B超確定為單胎妊娠。已對并發(fā)心、腦、血液以及神經等相關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予以排除,同時排除并發(fā)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者。經征得產婦本人及監(jiān)護人同意,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予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組,各90例。對照組年齡35-39歲,平均(37.6±1.5)歲,含初產婦62例、經產婦28例。研究組年齡36-40歲,平均(37.2±1.4)歲,含初產婦65例、經產婦25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孕次等基本資料數(shù)據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均接受常規(guī)產科護理管理干預。研究組均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予以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①成立助產小組。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專業(yè)的助產小組,各組含助產組長1名,責任助產士3名,接受產科護士長的統(tǒng)一調度和指揮。助產組長職責為牽頭落實該組所有護理工作的統(tǒng)籌以及安排,針對年輕助產士積極開展助產知識培訓以及技能輔導,幫助本組助產士有效提升工作能力以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水平。在小組內部,有高年資助產士對低年資助產士進行幫帶,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護理工作的高效開展。②設置相應層級。對所有工作人員實行層級式管理,形成產科護士長-助產組長-責任助產士三級管理模式,由護士長對所有助產小組進行統(tǒng)一管理,由小組長對本組成員進行全面管理。小組內部再根據不同人員的專科技能、專業(yè)理論水平以及應對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進行分級,落實相應的工作職責。每個層級都明確相應的工作權限和工作內容。并積極落實激勵措施,提升其工作動力。③人員管理培訓。對于助產小組組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組織領導作用。針對該崗位人員的選拔,要求必須具有相應的護師資格、專業(yè)技術和工作能力,同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工作協(xié)調能力水平。在正式上崗前,必須接受統(tǒng)一的技能培訓和協(xié)調能力的學習鍛煉,同時積極開展突發(fā)應急事件的處理培訓。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實際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并積極改進現(xiàn)有工作方式方法。④分級管理落實。根據實際情況,由之前的常規(guī)護理,轉化為各自的責任制護理。在責任組長的統(tǒng)一安排下,全面掌握本小組所分管患者的相關基本情況。根據護理對象的具體情況,分配相應能力的助產士。原則上由組長親自牽頭,落實危重癥以及突發(fā)狀況的搶救和處理,其余助產人員積極參與配合。在完成護理干預后,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并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工作措施,確保后續(xù)護理良好開展[2]。
1.3 觀察指標 ①分娩方式。含自然分娩、剖宮產、陰道助產。②自然分娩的各產程時間。③分娩結局情況。含會陰側切、宮頸裂傷、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
2 結果
2.1 兩組分娩方式情況比較 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67.78%,明顯超過對照組的46.67%(P<0.05);其剖宮產率僅3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67%(P<0.05)。見表1。
2.2 兩組自然分娩各產程時間情況比較 研究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均顯著性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分娩結局情況比較 研究組會陰側切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宮頸裂傷、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針對妊娠期女性而言,其生理和心理均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工作壓力的增加,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導致高齡產婦比例逐年上升。醫(yī)學上將年齡≥35歲的產婦納入高齡產婦。針對高齡產婦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正常生理機能有所退化,機體能力有所下降,所以存在著更大的分娩風險,如果沒有實施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將影響母嬰健康甚至生命安全[3]。產房護理對產婦分娩具有直接的作用和影響。助產士屬于產房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人員,對助產士實施有效的管理,是落實產房護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助產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屬于新型現(xiàn)代化管理方式。落實該管理方式,要求醫(yī)院必須立足崗位需求,按照助產人員個人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質將其科學分層,并落實相應的工作職責。積極實施助產士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防止資源浪費,產生更大效能,進而有效保障產婦安全和新生兒安全。既往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普遍實施單一護理管理,助產士的個人能力提升相對較慢,責任心不夠強,在產生緊急問題的情況下,需要依賴護士長進行處理解決,難以獨立應對突發(fā)事件,不利于工作的高效開展。新型分級管理模式,要求成立助產小組,有效建立護士長-助產組長-責任助產士級別制度,可以有效調動助產士的工作積極性,有助于落實工作職責,提升其崗位依從性[4]。針對所有人員積極開展學習培訓,可以及時補充理論知識。選拔優(yōu)秀人員擔任小組長,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帶動作用,該護理干預模式,有助于發(fā)揮團隊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本研究中,對照組均予以常規(guī)產科護理干預,研究組均予以分層級管理助產士護理模式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67.78%,明顯超過對照組的46.67%;研究組剖宮產率僅3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67%。研究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均顯著性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會陰側切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宮頸裂傷、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實施助產士分層級管理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分娩方式,縮短產程時間,優(yōu)化分娩結局,該方法值得推廣應用[5]。
參考文獻:
[1] 張士瓊,范國英.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對高齡產婦分娩過程及結局影響的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2):50-52.
[2] 余幼平.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產程及出血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8,25(09):1245-1246.
[3] 衛(wèi)艷紅.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14):142+144.
[4] 代麗麗.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分析[J].大醫(yī)生,2017,2(06):131-132.
[5] 蔡娟.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1):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