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琪


【摘要】目的:觀察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對新生兒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影響。方法:將112例早產兒分為喂養不耐受組和常規喂養組,各56例。兩組均實施間斷鼻胃管喂養,但喂養不耐受組給予非營養性吸吮護理,觀察兩組喂養不耐受情況及喂養相關指標的差異。結果:兩組喂養不耐受情況發生率比較,喂養不耐受組均低于常規喂養組(P<0.05);喂養相關指標比較,喂養不耐受組均優于常規喂養組(P<0.05)。結論: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可降低新生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發生率,利于新生早產兒早期生長發育。
【關鍵詞】非營養性吸吮;新生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生長發育
【中圖分類號】R851.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88-01
間斷鼻胃管喂養是新生早產兒營養供給中的重要方式,是幫助新生早產兒實現經口喂養中的關鍵步驟,但間斷鼻胃管喂養中如何降低喂養不耐受的發生已經成為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問題。2018年1月至10月本院重癥監護室對部分新生早產兒實施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取得良好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如實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以2018年1月至10月期間本院新生兒科于重癥監護室監護喂養的112例早產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單胎早產兒(胎齡31-35周),出生后1min、5min Apgar評分高于8分,且需重癥監護室間斷鼻胃管喂養。排除標準:排除顱內出現、腦損傷、呼吸窘迫綜合癥、先天性心臟病、消化道畸形、遺傳代謝病等早產兒。按入院順序單雙號分為喂養不耐受組和常規喂養組。喂養不耐受組,56例,男性29例,女性27例,平均胎齡32.18±3.2周(胎齡跨度:31-35周);平均出生體重1.487±0.226kg(體重跨度:1.28-1.65kg)。常規喂養組,56例,男性28例,女性28例,平均胎齡32.28±3.23周(胎齡跨度:31-35周);平均出生體重1.477±0.236kg(體重跨度:1.28-1.69kg)。喂養不耐受組和常規喂養組基線資料比較(P>0.05)。
1.2 喂養護理 喂養不耐受組和常規喂養組均按統一標準補充靜脈營養,于出生后24開始進行間斷鼻胃管喂養,奶粉均為早產嬰標準奶液。常規喂養組行常規間斷鼻胃管喂養:起始喂養量2~4ml/kg,2h喂養一次,每次增加1~2ml,直至達到全腸道營養喂養標準。喂養不耐受組在常規喂養組基礎上,每次喂養之前分別給予無孔橡皮奶頭吸吮5min。兩組早產兒喂養期間若出現腹脹、嘔吐等喂養不耐受情況,應立即暫停喂養,報告醫師,遵醫處理后再行喂養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及喂養相關指標。喂養不耐受情況包括腹脹、胃潴留、嘔吐、口腔感染等。喂養相關指標包括日增奶量、體重恢復時長、住院時長、胃管留置時長、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長等。所有上述觀察指標均由責任護士統計,護士長對每日統計結果進行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
分析軟件:spss19.0;差異顯著性標準:P<0.05;數據描述方法:計數資料頻率描述,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比較方法:兩組間T或X2檢驗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喂養不耐受情況分析
2.2 兩組喂養相關指標分析 見表2:日增奶量比較,喂養不耐受組高于常規喂養組(P<0.05);體重恢復時長、住院時長、胃管留置時長、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長比較,喂養不耐受組均低于常規喂養組(P<0.05)。
3 討論
徐芮等[1]研究顯示,鼻胃管喂養中,新生早產兒喂養耐受情況發生率在56.4%。非營養性吸吮護理是指對鼻胃管喂養新生早產兒給予無孔橡皮吸吮奶頭,以盡早使新生早產后吸允、吞咽等食物經口喂養相關功能完善,從而幫助新生早產兒盡早達到全胃腸道喂養。
本研究對常規喂養組新生早產兒實施間斷鼻胃管喂養,非營養吸吮組在實施間斷鼻胃管喂養基礎上,給予無孔橡皮奶頭吸吮,結果顯示:腹脹、胃潴留、嘔吐、口腔感染等喂養不耐受情況發生率比較,喂養不耐受組均低于常規喂養組(P<0.05),與彭東風等[2]報告基本吻合,提示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可降低新生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發生率。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日增奶量、體重恢復時長、住院時長、胃管留置時長、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長比較,喂養不耐受組均優于常規喂養組(P<0.05),提示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可利于新生早產兒早日達成全胃腸道喂養,從而利于新生早產兒的早期生長發育。其原因可能在于非營養吸吮組可刺激早產兒唾液分泌和吞咽動作,從而利于早產兒經口喂養早日達成[3]。
綜上所述,非營養性吸吮護理可作為新生早產兒間斷鼻胃管喂養期間的有益輔助護理方法,可降低新生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發生率,從而利于早產兒經口喂養早日達成,利于新生早產兒早期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1] 徐芮,孫聰,麥合烽,申玥,鐘麗暉,王小麗.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在早產兒喂養不耐受中的護理效果及對其生長發育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02):256-259.
[2] 彭東風,仇寧,范莉莉.非營養性吸吮聯合口腔按摩刺激對早產兒經口喂養效果的系統評價[J].安徽醫學,2018,39(11):1363-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