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亞芹
【摘要】目的:腹瀉門診患兒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觀察。方法:選擇我院腹瀉門診于2017.3月-2018.10月間收治的92例腹瀉患兒,采用電腦隨機法將患兒劃分為干預組與常規組各46例,干預組采用綜合性護理服務,常規組采用常規門診護理,評價兩組患兒癥狀改善用時與焦慮評分。結果:干預組患兒止吐用時(0.66±0.10)d、止瀉用時(1.14±0.40)d、退熱用時(1.38±0.20)d,均短于常規組(2.01±0.30)d、(2.86±0.46)d、(2.51±0.18)d;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兒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腹瀉門診患兒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其焦慮情緒,縮短癥狀改善用時。
【關鍵詞】腹瀉;門診;護理;癥狀;焦慮
【中圖分類號】R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200-01
小兒腹瀉病因較多,與病毒、細菌感染、寒冷刺激、飲食、藥物、過敏等因素有關,按照腹瀉嚴重程度劃分為輕型與重型2種,疾病特點包括短時間內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性質改變、可能同時伴隨其他合并癥狀出現等[1]。小兒腹瀉對兒童存在一定危害,輕型腹瀉可能導致患兒機體虛弱無力,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止瀉治療會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且具有復發可能性[2]。臨床治療以禁食、禁水,靜脈補液等治療手段常見;同時治療期間護理質量對疾病預后亦產生重要影響。研究選擇我院腹瀉門診于2017.3月-2018.10月間收治的92例腹瀉患兒,分析綜合性護理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腹瀉門診于2017.3月-2018.10月間收治的92例腹瀉患兒,采用電腦隨機法將患兒劃分為干預組與常規組各46例,干預組:男33例、女13例,年齡在2-10歲,平均為(6.2±1.6)歲,腹瀉病程在2-7d,平均為(4.4±1.0)d。常規組:男35例、女11例,年齡在2-10歲,平均為(6.6±1.5)歲,腹瀉病程在2-7d,平均為(4.9±0.9)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干預組:⑴心理疏導:關注患兒病情變化,安撫哭鬧不止的患兒,同時為患兒家屬提供心理護理,詢問家屬患兒病史,了解腹瀉病因,介紹疾病治療方案,減輕家屬過分緊張情緒。⑵環境干預:門診加強環境維護,護士執行治療及護理操作前均需嚴格洗手;為患兒家屬提供飲食指導,對于未斷奶的幼兒可囑咐繼續食用母乳,同時需添加其他輔食,非母乳喂養的兒童可囑咐家屬為其提供流食,逐漸向半流食過渡,同時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最大程度上減輕兒童腸胃負擔[3]。需注意的是,腹瀉癥狀嚴重患兒需禁食,以靜脈輸液治療,在腹瀉癥狀好轉后方可進食。⑶病情監測:護士需密切關注患兒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為患兒提供臀部皮膚護理,做好清潔指導,及時查看患兒皮膚有無紅腫表現。門診健康指導:因腹瀉疾病具有可復發特點,護士需在患兒離院前與家屬保持密切交流,重點就腹瀉常見病因、危險因素、腹瀉危害性進行宣教,告知家屬日常生活中為患兒加強保暖措施,在季節交替時期需及時加減衣物。宣傳母乳喂養的優勢,指導家屬避免在夏季為幼兒斷奶。
常規組:用藥觀察、常規健康教育等。
1.3 觀察指標 SAS焦慮評分標準:<50代表無焦慮;50-59分表示輕度;60-69分表示中度;>70分表示重度[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患兒癥狀改善用時 干預組患兒止吐用時、止瀉用時、退熱用時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評估兩組患兒焦慮情緒評分 干預后干預組患兒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腹瀉疾病具有可復發、反復腹瀉、病情加重等特點,目前臨床針對小兒腹瀉治療手段日益成熟,但日常生活中針對腹瀉疾病以預防為主,日常生活期間多種誘因均可能導致腹瀉復發,包括環境危險因素等,因此門診提供綜合性護理干預,促進腹瀉疾病康復的同時需重視院外健康指導。
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患兒止吐用時、止瀉用時、退熱用時均短于常規組;干預組患兒焦慮評分較低,P<0.05,分析原因發現,干預組采用門診綜合性護理干預,門診護士以患兒為工作中心,在常規護理服務基礎上著重關注患兒身心、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護理,以達到改善疾病癥狀、促進康復的目的。綜合護理過程中著重為腹瀉患兒提供飲食指導與癥狀護理,及時糾正患兒不良飲食,待病情好轉后提供流食,補充患兒體力。重視對患兒與家屬提供心理疏導干預,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緒,提高治療配合度;同時重視健康指導,促進護患交流,提高家屬對腹瀉疾病知識掌握度與風險防范意識,改善疾病預后[4]。
綜上所述,腹瀉門診患兒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其焦慮情緒,縮短癥狀改善用時。
參考文獻:
[1] 宋立弟,劉蕊,王茜茜等.腹瀉門診患兒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3):509-511.
[2] 蘇琳琳.小兒秋季腹瀉的門診護理與健康教育[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1):150-151.
[3] 張贇,朱桂香,蔣素梅等.門診食源性腹瀉患者疾病認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0):3898-3901.
[4] 朱細妹,黃婷,溫偉蓮等.小兒腹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4):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