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梅支 劉蕓娟
【摘要】目的:探究中醫護理刺絡拔罐后艾灸治療對肩背寒濕痹阻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自2018年2月17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我科治療肩背寒濕痹阻患者886名,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43名,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中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中醫護理基礎上采用刺絡放血后艾灸治療,最后觀察兩組病人情況。結果:對照組痊愈231名,情況好轉159名,無效53名,護理有效率為88.04%;治療組痊愈391名,情況好轉42名,無效10名,護理有效率為97.74%。結論:對肩背寒濕痹阻患者采用“一泄一補”的刺絡拔罐后艾灸治療,明顯提高了治愈率,可大力推廣。
【關鍵詞】寒濕痹阻;刺絡拔罐;艾灸;護理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215-02
肩背寒濕痹阻證在近幾年中發生率不斷增加,中醫傳統經典《皇帝內經》講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通俗來講就是人體長時間處于正氣不足、免疫力低下狀態,外部的風寒濕邪乘虛而入,侵入機體內部,淤堵于經絡造成神經、肌肉得不到經血的灌注引起畏寒、濕冷、麻痛、活動受限等相應癥狀[1]。采取常規治療,極易出現并發癥,且復發率較高。我科采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刺絡拔罐后艾灸治療,經過實踐和完善,有效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同。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年2月17日至2018年7月31日于我科就診的886名肩背痹阻患者,886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43名,對照組男186名,女257名;年齡最大的72歲,年齡最小的17歲,平均年齡44.5歲;治療組男170名,女273名;年齡最大的74歲,年齡最小的18歲,平均年齡4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上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中醫護理治療(一)藥物治療:1、內服中藥2、注射給藥3、外用中藥(二)中醫外治:1、拔火罐2、中藥熱敷3、紅外線治療(三)健康指導1、患者的生活起居指導:⑴患者在治療期間肩背部需避免風寒濕邪的再次侵入,重視局部保暖。⑵鼓勵患者多進行戶外活動,延長陽光照射時間,達到正機體陽氣的目的。2、患者的飲食指導:日常飲食選用
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的食材,包括:姜、蒜、辣椒等食物,并在飲食中選用溫熱食物,溫度在40至65攝氏度左右[2]。嚴禁食用生冷、寒涼和肥膩的食物,包括柿子、螃蟹、海鮮等。3、患者的情志調理指導:⑴可向患者介紹臨床治療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⑵肩背寒濕痹阻患者因出現雙上肢疼痛麻木,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易出現心理壓力過大,因此需耐心向患者介紹疾病知識、治療知識、護理注意事項及康復流程,以此打消患者疑慮,積極配合治療⑶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建議家屬多關心患者,使患者能夠感受到親情關懷。4、康復指導:教會病人進行肩背肌功能鍛煉,防止和減輕肩背肌的萎縮。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醫護理刺絡拔罐后艾灸治療。刺絡拔罐為泄,泄淤積在皮下的寒邪。《素問·繆刺論》中指出[3]:“人有所墮墜,惡血內流……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附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說明刺絡拔罐療法具有疏通經絡,調解氣血,去除淤帶的作用。張從正指出:“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這也反映了皮下寒邪經刺絡后利用罐的吸附力可將其直接拔出,使新鮮血液重新灌注組織達到祛風散寒的作用。操作方法:使用梅花針在相應的腧穴或阿是穴快速點刺局部皮膚(不可選取有明顯血管處),以皮膚稍有滲血為好。將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3-5min后取罐,可重復3次。觀察拔出血液顏色,由暗紅轉為鮮紅作為判斷“泄”到位的依據。取罐后用無菌紗布擦凈血跡即可施灸,借助艾灸燃燒時產生的熱力及藥物的作用可使寒濕痹痛的部位疼痛減輕或消失,以達到“補”的療效。《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一泄(刺絡拔罐)一補(艾灸)顯著提高了治療肩背寒濕痹痛的效果。艾灸產生的熱力同時起到消毒作用,防止了刺血針眼創口,同時促進針眼愈合[4]。
1.3 療效判斷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頸、肩、背活動功能正常,隨訪一月未復發。情況好轉:臨床癥狀部分消失,頸、肩、背活動功能無明顯受限,隨訪有不同癥狀的反復。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2 結果
3 小結
肩背寒濕痹痛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其發病原因廣泛,如:風寒濕邪入侵、局部受涼,生活不規律、精神高度緊張,過度勞累、長時間吹空調,居住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寒濕痹阻證患者身重而痛,四肢拘攣,甚則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5]。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寒濕痹阻的發病人群有年輕化趨勢,目前臨床采用的治療方法有多種:拔罐、推拿術、飲食療法等,但有的方法因療程長、花費多、效果不顯著而不被病人接受。本組治療方法,不僅不影響病人生活、效果顯著,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
參考文獻:
[1] 許明輝,朱美琴.刺絡拔罐療法作用原理研究[J].中華針灸電子雜志,2013,4(2):19—21.
[2] 張立瑾.針刺與艾灸結合治療風寒濕痹型風濕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特別健康,2018,19:237
[3] 于志強,徐琳.刺絡拔罐治療腰痛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01):1031—1033
[4] 菜治平,李明峰.走罐加手法治療肩頸背綜合癥臨床體會[J]頸腰痛雜志2010,31(2):148
[5] 王承惠.溫針灸聯合刺絡放血拔罐治療肩周炎療效及對患者肩關節活動功能影響的研究[J].陜西中醫,2018,39(12):1814-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