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家琦
2018年中國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的十大趨勢出爐。
2018年,已成過去。
回首過去一年,中國時尚品牌、銷售形態、挑戰者、顛覆者、數字技術、年輕一代又在以怎樣的姿態影響著未來?近日,《華麗志》的《2018年中國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投資趨勢報告》用詳盡的數據展示了資本在中國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的最新布局,總結出了2018年有關中國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十大投資趨勢。
總體來說,過去三年,Pre-A/A/A+輪都是這個領域投資事件分布最多的階段,一半以上投資事件發生在A輪之前。時尚行業在股權投資交易方面,2018年(共276起)和2017年(282起)基本持平,但熱度仍大大低于2016年(共392起)。
近幾年時尚領域,中國獨立設計師和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目前被追蹤的活躍在市場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超過640個。2018年,Masha Ma、密扇、彼伏等設計師品牌獲得投資,投資事件數量及金額相較2017年(蘭玉)、2016年(Grace Chen、密扇)略有上升,但絕對數量依舊不高。
一部分為設計師提供服務的平臺在2018年獲得了投資機構青睞:以重模式孵化品牌的magmode名堂獲得3000萬美元投資;基于數據為設計師提供渠道的AnyShopStyle獲得數千萬元投資;“眾包設計+眾包流量”的設計師電商平臺ICY獲得近億元投資。這些平臺重心放在了供應鏈、渠道等這些傳統設計師品牌薄弱的環節,幫助這些品牌快速完成從小眾到商業化過程。
近兩年,多品牌、多品類等滿足多元購物需求的集合店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主要是消費者審美力和購買力的提升讓個性化、小眾時尚購買需求愈發旺盛。潮牌時裝集合平臺INXX、輕奢眼鏡集合店Coterie、專注于女性群體的消費品牌集合店HeyShop、和天貓合作的服裝全品類集合店Kerr&Kroes、生活方式買手店會好物等均在2018年獲得投資機構青睞。

而隨著集合店SKU增多以及動態調整存貨的需要,集合店開始應用大數據來促進銷售:比如HeyShop在產品上貼有RFID標簽,監測消費者和貨品的互動情況,KK館通過數據分析來決定每個產品的擺放位置。
今年多個內衣品牌獲得投資,包括追求舒適度的NEIWAI,少女內衣For Dear Me、輕奢Dare One、主打彈性面料的Ubras、茵曼內衣,以及女性內衣推薦及導購平臺氧氣Bra、傳統內衣都市麗人也在2018年獲唯品會等戰略入股。
在女性意識覺醒的當下,更多女性從為別人而穿到更在意自己身體和內心的感受。拋棄了傳統的鋼圈海綿墊,應運而生的無鋼圈內衣也成了內衣新藍海。比如2018男獲得融資的內外、茵曼內衣、Ubras、For Dear Me等都是主打無鋼圈,強調極致的舒適感。
此前制約二手經濟和租賃經濟的一大因素就是“不信任”,隨著個人信用體系的完善以及應用,特別是“芝麻信用”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二手平臺和租賃平臺應運而生,他們不收取押金而是審核用戶“芝麻信用”,這一部分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對消費者來說,租賃相比購買更加經濟環保,越來越多人不介意產品是否為新品。
在類別上,服裝、珠寶以及奢侈品的租賃是投資熱點,比如二手時尚和奢侈品平臺Plum、心上、胖虎科技,服裝租賃平臺衣二三、女神派、衣當先,珠寶租賃平臺幸福紀,奢侈品租賃平臺星洞等。
訂閱電商,是訂閱模式與電商渠道的結合,像家里訂閱報紙雜志一樣,消費者一次性付費后,會定期收到訂閱的產品或服務。如果對訂閱服務感到不滿,隨時可以停止訂閱。訂閱電商將消費場景由“人找貨”轉化為“貨找人”,訂閱電商是對傳統搜索型電商的優化。
訂閱電商模式近幾年在海外興起,以行業領先的Stitch Fix為例,在用戶注冊Stitch Fix時,網站會收集 85項數據,包括風格、型號、價格區間等,然后使用“人工智能+造型師”合作的方式,為用戶挑選寄送五件時尚單品。Stitch Fix已經于2017年11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2018財年銷售額達到12億美元。
而在國內,訂閱電商才剛剛開始,2018年有8家訂閱電商獲投資,在數量上超過前兩年總和,包括專注男裝的垂衣、錦衣盒和Less&More,專注女裝的TheLook、秘盒幻想曲、Abox壹盒以及以易耗品、標品為主的寵物用品電商MollyBox魔力貓盒和鮮花電商花+等。
2018年強調原料好(以鮮奶代替奶精,茶底質量高)、價格高、空間升級的新式茶飲成為餐飲美食領域中最受資本青睞的品類,2018年超過15個新式茶飲品牌獲得投資,延續了前兩年的投資趨勢。
為了更好地傳遞品牌文化的同時延長顧客停留時間,今年多家新式茶飲品牌開始進行空間升級:比如喜茶今年推出了黑金主題的門店、有少女心滿滿的PINK店、以及與獨立設計師合作的DP店(Daydream Project)。奈雪的茶采用大店模式(門店超過200平米),每家店都由不同設計師設計,結合生活美學場景。
健身行業產業鏈可分為上游內容與工具供應商(健身器材、課程IP市場)、中游平臺服務商(健身俱樂部)、下游用戶服務商(內容社區、周邊服飾等)。中游平臺服務商主要分為傳統健身房、小型迷你健身房和線上健身APP三種。
2018年主打按次付費模式、提供標準化服務、小型連鎖經營的新型健身俱樂部蓬勃發展,包括Liking健身、Shape、In Yoga等十余家新型健身俱樂部相繼獲得投資,不管是投資數量還是投資金額均超過2016年和2017年。
此外,多家靠線上以內容、工具起家的健身類App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比如Wake、Keep、MoFit、每日瑜伽等,其中多家健身App也在2018年初試線下門店:移動健身工具類應用Keep 2018年3月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店,每日瑜伽2018年4月在北京開設第一家瑜伽館。
傳統健身房仍是行業主流模式,在收入方面主要依賴預付費和年卡,重銷售不重視服務,在缺乏服務的情況下能堅持下來的年卡用戶較少,很難保證續費率。除了收入不穩定外,隨著租金和人力成本的飛速上漲,經營遇到挑戰。傳統健身房也在尋找創新機會:一兆韋德在2014年成立新型健身品牌GE快健身,品牌2018年獲得2000萬元投資;金吉鳥健身在2018年2月收購寧波最大健身房美日健身后,繼續城市下沉;過去兩年尋求收購的威爾士健身2018年被L Catterton Asia所收購。

對于眾多“85后”“90后”“空巢青年”來說,“孤獨”是無法避開的話題,有些人為了排解孤獨養了寵物,并傾注財力與精力,享受著寵物對自己的情感回饋。
2018年多個寵物用品品牌獲得投資,投資事件數量和金額均超往年,包括寵物全品類的Pidan、主打寵物主糧的味及、主打寵物零食的阿飛和巴弟和Vetreska,主打寵物營養品的寵幸寵物,主打寵物護理的Cature小殼等。
以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等二維平面內容為核心,輔以手辦、COSPLAY等衍生文化—二次元文化已經逐漸從小眾文化演變為“Z世代”人群中的一種重要文化形式。
2018年,多個聚焦二次元文化的網站或上市或被收購:2018年2月,GuluGulu(G站)被中文在線15億元收購剩余80%股份;2018年3月,嗶哩嗶哩(B站)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目前市值42億美元;2018年6月動蕩期的Acfun(A站)被快手全資收購。
在衍生文化方面,多個品牌獲得投資,包括風格涵蓋漢服、洛麗塔、JK制服、軟妹裝、宅服的泛二次元時尚品牌管理公司載藝星輝、衍生品制作公司末那工作室,以及IP衍生品線下零售品牌潮玩星球(艾漫旗下)和超級萌工廠。
從2017年開始,我們注意到很多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投資事件背后多了互聯網巨頭的身影,而在2018年這種趨勢更為明顯。該年度,阿里、騰訊和京東是在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最活躍的投資主體,據統計的273起相關投資事件中,這三家共參與了23起,其中阿里最為活躍,具體如下:
阿里:AsiaYo、女神派、垂衣、衣二三、海鳥窩、KKday、寶寶樹、小紅書、美味不用等、Space Cycle、Citiesocial。
騰訊:好衣庫、樂刻運動、嗶哩嗶哩、Keep、小紅書、山茶花、海瀾之家、See小店鋪。
京東:斐素、等蜂來、Coterie、寺庫、柒小佰。
三大巨頭的投資重點都在時尚電商,此外,阿里還側重于出行旅游,騰訊側重于運動和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