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苑成陽 姬盼盼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耦合治理視角下開放式創新驅動河北省制造業跨越式發展機理研究” (項目編號:HB17YJ045)
“老幼結合”養老產業的主體為兩大主體,一是為65到75周歲(女為60到70歲)之間、身體健康、行為習慣端正和樂于接受該模式既定規則的老年人群;二是幼兒園等托幼機構的幼兒為3到7周歲之間、身體健康且幼兒父母接受該模式的幼兒群體。老幼相結合養老產業模式的契合點在于符合創新戰略和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同時滿足智慧養老產業發展趨勢,進而會帶動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習總書記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著力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特別是發揮老年人對年輕人的傳幫帶作用,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為深入研究老幼結合養老產業的現狀,課題成員前往貴州、湖北、遼寧和京津冀等地區走訪調研,此次調研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養老院的老人和幼兒園孩子的家長,了解到不同群體的看法有契合點也有分歧,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通過調研諸多省份的養老院,如北京寸草春暉養老院,不難發現很多養老院基礎設施比較差,更多的資源集中于一二線城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嚴重,養老院的具體問題有數量少、設施差和收費高等方面,特別是很多老人反映娛樂活動設施少,娛樂活動周期間隔時間過長,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待在屋子里,老人心理和精神狀態方面存在問題。具體請見圖1:養老院問題探究。

圖1:養老院問題探究(數據來源:作者調查)

現階段家長承擔更的的責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在調研中發現,更多的家長希望自己照顧孩子,其次是讓孩子長輩看護,很少的家長希望將孩子送到托幼機構。具體請見圖2:照看孩子主體的抉擇。

圖2:照看孩子主體的抉擇(數據來源:作者調查)

通過對貴陽夕陽紅養老院、湖北武漢童心苑和北京恭和苑等老幼結合養老院老人和幼兒園家長的訪談交流,以及和很多小朋友互動中,更多的人是接受老幼結合養老院,比例高達65%。具體請見圖3:是否希望入駐老幼結合養老院。

針對上述數據分析,老幼結合養老產業獲得多數人的認可,基于馬斯洛理論和社會交換互助理論,結合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和建筑學等學科知識,養老結合養老產業將會帶動更多產業的快速發展。

圖3:是否希望入駐老幼結合養老院(數據來源:作者調查)
現階段,老人精神“供需”并不平衡,需要根據創新戰略尋找新的模式,不同群體對老幼相結合的養老產業存在著較多的分歧,針對老人和幼兒差異性和需求結構,老幼結合模式有兩種觀點,即贊成者與反對者。贊成者的理由:尊老敬老美德、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和老年人生活更快樂;主要讓老人重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填補老年人精神空虛,增加養老機構的活力,帶動老幼產業的快速發展;反對者的理由:怕老人過度溺愛孩子、增加孩子感染疾病和擔心孩子和老人的安全,更多的從孩子健康的角度出發。國內老幼結合養老產業目前處在初始階段,試點單位較少,相比較外國老幼結合產業更值得去借鑒,這也與國內外經濟文化差異有著密切關系,但這更能凸顯出老幼養老模式的重要性及其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對于很多的老人,他們渴望得到外界的關注和理解,同樣孩子也希望獲得來自“祖父母”般老人的關懷和教育,身為“中間人”的青壯年,老幼結合模式將會最大程度上減輕他們負擔,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最大程度上解決反對者的疑慮。
綜述研究,現階段存在居家式社區養老、以房養老、異地養老等多種社會新型養老模式,但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選擇機構養老,機構養老存在著些許問題,特別是對老年人精神忽視,嚴重影響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而老幼結合的養老院主要針對老年人的精神問題,應用智能化的養老設備將幼兒和老年人有機的結合起來,老年人在養老機構可以繼續發揮余熱,為祖國新一代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孩子可以接受更好教育,獲得更快的發展,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變化。老幼結合養老產業需要不斷豐富內涵,適應老幼主體的需要,最大限度符合更多群體的利益,促進老幼結合養老院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1)政府需要在創新戰略下,加強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在老幼產業上,調動更多的資本進入該領域,激發市場的主體活力,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支持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老幼產品,提供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2)政府應該加強行政法規的完善,特別是針對老幼結合養老產業制定專門的人員培訓和誠信制度的建設,同時提高服務人員的待遇水平,規范老幼結合產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獲得更多群體關注。
(3)政府的進一步角色即為“調整者”,針對養老產業應該加強精神問題,建立相關配套的保障制度,加強監督和監管,保證落到實處;幼兒產業和養老產業應該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減少政府的干預,在合理市場競爭下,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1)非政府組織在創新戰略中的應本著“公共精神”的原則,監督政府的行為,同時以“老幼模式”發展為自身使命,宣傳該產業模式的優點,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人接受租賃消費和其他新型模式;
(2)非政府組織還肩負為養老產業引資的重任,加速養幼老產業發展速度;老幼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非政府組織對智能化經濟發展的支持,提供配套人才,加速產業化的進程,延伸產業的“附加值”。
(3)非政府組織可以多與國外組織展開合作,學習國外在“老幼”模式的先進經驗,為中國模式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同時發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力量,建立相關溝通協調平臺,為相關產業更好的發展提供交流基礎。
(1)企業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探討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工業為主,要結合創新戰略下國家的政策上的支持,轉變發展方向,“綠色+人工智能”模式為“老幼結合”養老產業更好的發展提供環保健康的產品;
(2)第三產業可以提供更加好的服務,改變傳統的服務觀念,老人和幼兒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對從業人員應加強行業監管和培訓。企業以優化自身結構來促進養老結構進一步發展。
(3)相關企業要加強對老幼結合產業的研究,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人才,同時提供更多的機遇;不同企業之間要加強學習,發揮自身的長處,利用最大的優勢去創新老幼結合相關產業,使其更加充滿活力。
(1)老人和養老院“有機結合”,老人是需要解決精神方面的問題才會接受“老幼模式”,進而養老院內部根據老人需要調整養老院結構;主動接受養老院有關的要求,適應養老院相關產業升級。老人還要樹立正確價值觀,引導小朋友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2)老人在養老院需要加強自身學習,發揮余熱的作用,符合條件要積極參與老幼的活動,為更好的活動提供基礎;老人與幼兒互動環節、時間和場地應該是智能化程度較高且經過嚴密的測試,提供具有家庭溫暖式的便捷式服務,考驗養老產業的發展。
(1)幼兒比較容易接受“老幼模式”,該模式提供較為優質幼兒教育,解決部分家長存在的問題;家長同時也要敢于嘗試新模式,接受最新的理念和想法,多與老人和小朋友等主體交流積極投身到產業升級建設當中。
(2)更多的家長應該成為老幼結合產業的宣傳者,積極投身到相關產業當中,不斷豐富知識儲備,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同時要加強對小朋友的教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1]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研究[J]. 楊爭林.? 山西林業. 2017(05)
[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楊楠楠,葉梅,劉宗蕓,楊麗麗.? 農場經濟管理. 2018(05)
[3]供給側視域下國內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李崇琦,王文晶,魏文瑄.?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19(05)
[4]產業經濟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王剛,李曉清.? 中國經貿導刊. 2017(02)
[5]基于供需視角下海口市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研究[J]. 高艷,黃怡,陳泰完.? 當代經濟. 2017(34)
[6]大數據背景下的旅游產業發展研究綜述[J]. 胡疊泉,邢啟順.?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6(10)
[7]基于政策視角的北京市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研究[J]. 劉曉靜,呂月英,吳智育.? 社會福利(理論版). 2018(12)
[8]產業融合視域下河南省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曹涌.? 商業經濟. 2019(10)
[9]積極老齡化政策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張博,韓俊江.? 廣西社會科學. 2019(07)
[10]產業融合視域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 李小卷.? 知識經濟. 2018(17)
[1]數據來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