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智力障礙兒童受自身生理條件影響,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相對較差,學習、生活中易遇到較大的困難。從多個角度出發,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應當引起智障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文章結合智障兒童認知規律,就智障兒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智障兒童;學習;生活;習慣
中圖分類號:G7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2-0097-01
智障兒童接受事物的能力較弱,感知覺能力差,常導致行為習慣的異常。為使智障兒童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立足于社會,教師需要努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智障兒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策略進行論述。
一、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在隨班就讀中非常重要。兒童心理學認為,社會生活環境和教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為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尤其是心理環境,使智障兒童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訓練實效。首先,要給予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注意觀察、發現并調動和有效利用智障兒童的興趣,因勢利導,教給適合其心智水平的學習內容,使他們時常獲得成功體驗,并及時給予他們贊揚或獎勵,使他們獲得情緒上的愉快感。其次,要給予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愛心是創造良好心理環境的重要條件,熱愛每一個兒童是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智障兒童大腦反應遲鈍,在學習活動中難以達到正常兒童水平,甚至還存在一些行為問題,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他們應該具有母親對待子女一樣的愛心和耐心。再次,要為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創造一個尊重、理解、關心、幫助他們的集體環境,置他們于一個充滿師情、友愛、樂于助人情懷的班集體之中,以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他們,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這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認真做好指導和調解工作,要幫助正常兒童提高對智障兒童的認識,使正常兒童不僅能接納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而且養成關心、幫助智障兒童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做好正常兒童家長的工作,讓家長能支持班級工作。
二、培養智障兒童的自信心
培養智障兒童的自信心,就需要有效糾正智障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使他們將來能夠參與社會生活,從而能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從以往的做法看,機械化片面化的手段,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應根據智障兒童的不同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對智障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矯正和補償。對智障兒童進行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矯正時,切忌過多地指責、訓斥或懲罰,而應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教師要有愛心、耐心,更要有恒心,發現他們的一點點長處或微小的進步,要及時表揚、鼓勵,樹立其自信心。例如,一名一年級隨班就讀的智障學生,上課從不敢舉手回答間題,整天沉默不語,反應遲鈍,自卑感很強。經過該班教師主動與他進行交流,該生開始回答一些簡短的問話。經多次啟發誘導,該生在音樂課上表現得較活躍,居然舉手回答問題,還把教師教的歌唱了下來。教師當即表揚,讓全班學生鼓掌。又如,二年級有個隨班就讀的智障學生,經常和同學打架,與同學不合群。該班班主任就用講故事的方法,講本班同學互相幫助的事例,并有意安排他當值日生組長,使他有了較大轉變。他不但學會了團結同學,還帶頭值日,集體觀念大大增強,學習也主動認真了。
三、對癥下藥,實施個別化指導
教師首先要了解每個智障兒童的性格、特點、愛好及缺陷,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家訪,了解同學們的反映,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發現積極因素,因勢利導。例如,一年級有一名智障學生,課間經常打人,損害公物。該班班主任發現他的小手兒很靈活,就在課余時間教他制作小玩具、繪畫、剪貼,如制作孫悟空、機器人等,還讓他當制作小組組長,使他有了“用武之地”,以長補短。教師及時的表揚、鼓勵,使這名學生在同學中有了威信,改正了打罵同學的壞毛病,還主動幫助同學、老師。在“六一”兒童節,他制作的“小船折紙”獲市教育局舉辦的小作品展覽“優秀作品獎”,他也被評為“制作小能手”。
四、教育要堅持不懈
智障兒童不良行為習慣反復性強,教導見效慢,教師需要長時間地、一步一步地做細致的工作,不能一勞永逸。例如,三年級一名弱智學生,是全校有名的臟學生,衣服臟,整天流鼻涕,手臉不洗。該班教師一是進行家訪,要求父母配合,二是在學校發現他沒洗臉,就讓他到辦公室由老師督促洗,三是搞衛生檢查,由衛生委員天天檢查并在課外活動中舉辦“講衛生評比”,選出最干凈的同學,還利用健康教育課講授衛生知識等。經過堅持不懈的反復教育,該學生個人衛生有了很大的好轉。
總之,智障兒童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教師要給隨班就讀的智障兒童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培養智障兒童的自信心,還要對癥下藥,實施個別化指導,更要對智障兒童的問題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能使智障兒童逐漸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金璟.輕度智障兒童隨班就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0(02).
[2]陳燕,胡德運.輕度智障兒童教育轉化的行與思[J].現代特殊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