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進良
日本甜柿引入我國后,因其甘甜可口,可即采即食,深受消費者喜愛。為解決甜柿栽植成活率低的問題,筆者通過4年探索,掌握了其栽植技術,使甜柿的栽植成活率達95%以上。
1.選用大苗、壯苗。粗壯、根系發達的甜柿苗木,體內營養儲備充足,抗性強,不但栽植成活率高,而且栽植后發芽早,抽枝長,地徑增粗快,成形快,一般栽后第三年就有一定的產量。而那些纖細的苗木和缺乏細根的苗木,發芽一般較遲,抽枝短而少。據我們觀察,春季定植的纖細苗木和缺乏細根的苗木,發芽時間大都在5月下旬以后,個別的發芽時間在7月下旬,到落葉時,抽枝的長度還不足6厘米。
另外,選用的苗木要盡量保證根系完整,不能有較大的損傷。因為傷口在單寧類物質的干擾下,極難愈合,會降低甜柿苗木栽植成活率。
2.提倡就近帶土栽植,嚴禁根系外露時間過長。甜柿的根系因含有單寧類物質,如在空氣中裸露時間過長,就易導致毛細根褐變死亡,栽植后發新根困難,降低栽植成活率。為解決這個問題,筆者提倡在育苗地附近實行就近帶土栽植。需要長途外購苗木者,起苗后應及時蘸泥漿,并用包扎物(如編織袋)套包保護根系,運到栽植地塊后立即進行定植。不能定植的苗木,應采用根部深埋濕土的方法進行假植,嚴禁采用向甜柿根部定時淋水的假植方式。
3.提倡早秋、晚春栽植。由于甜柿的根系活動具有特殊性,其秋季根系活動停止早、春季根系活動開始遲。因此,栽植甜柿時間應在早秋、晚春為宜。秋栽,當柿樹開始出現落葉時,起苗定植;春栽時間一般以柿芽將要萌動時為最好,如果柿芽膨大后露綠栽植,會降低栽植成活率。
4.澆好定根水,鋪好保墑膜。由于甜柿的根系滲透壓較低,新栽樹的根系固水能力差,如果土壤濕度不夠,就極易造成甜柿根系失水,因此應科學地澆好定根水。其方法是:在定植后及時澆一次透水,隔4~5天后再補澆1次。待水滲下后,扶正苗木,填土至嫁接口下3厘米處,然后在樹盤下鋪一張80厘米見方的白色地膜,四周和果樹根頸部用土壓實,可起到增溫保墑的作用。
如果在發芽前發現土壤濕度不夠,可再補澆1次水。
5.提倡低定干、樹干纏地膜或套薄膜袋。由于甜柿的根系活動晚于地上部,當春季來臨后,地上部會優先開始活動,飽滿的芽體就會出現膨大。當地下水分供應不上時,常常會導致“枯芽”。因此,為了減少春季樹體養分的損失,建議在60厘米以下的次飽滿芽帶定干,延緩地上部的發芽時間,并于定干后在樹干上纏繞薄地膜或套薄膜袋,以減少水分的損失。需要注意的是,纏繞的單層地膜一定要緊貼樹干,尤其是芽體處,以利以后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