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 要】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卓越人才的培養。本文從學生的自我畫像、課程教學中的成就感獲得以及心理輔導機制的構建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實現措施。最后,以學生自我畫像為案例進行了效果測試,良好的測試效果表明,以這三個方面為基礎的自信心培養機制的構建,對于大學生提升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為后續該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自信心;自我畫像;成就感;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 H319.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7-012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7.050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talen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elf-portrait of students,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chanism,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realize it.Finally,a case study of students'self-portraits is conducted to test the effect.The goo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se three aspects is effectiv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It lays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mechanism.
【Key words】Self-confidence;Self-portrait;Sense of achievement;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0 引言
卓越人才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關鍵目標。其主要的內容包括:提升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塑造學生的自信心。近年來,在如何塑造學生自信心方面,國內各個高校都非常重視,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以我院為例,為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采取了輔導員、專業教師與學生的定期溝通機制,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就學生情況進行分析的研討會等措施。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構建學生自信心的目標。實際上,在學生自信心的塑造機制中,單一的模式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實行的措施應該是多元化的,能夠貫穿于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各個環節。鑒于此,本文從自我畫像、課程學習中的成就感獲得以及心理輔導機制等方面入手,對學生自信心的提升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 提升學生自信心的措施
1.1 學生的自我畫像
心理學里面有一個重要的理論-自我畫像,即當一個人在心里對自己的畫像是怎樣的一個人,大腦便會產生對應的反射,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并指揮自己按照自我形象進行行為。也就是說,當學生在自我畫像中,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很有自信的人,則其自信心可以得到極大地提升。因此,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每天花15分鐘進行自我想象訓練,并將其保持為一種習慣。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能夠有效達到提升學生自信心的目的。
1.2 在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成就感
在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成就感也是提升學生自信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對于工科類的專業課程,由于公式繁多、原理圖復雜等因素,導致許多課程比較抽象難懂,由于前期學習中無法很好地掌握知識,容易造成學生的信心下降。同時,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中,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即采用純粹的卷面考核形式進行。這樣的方式存在偶然因素,一旦考核分數不理想,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塑造。因此,在課程教學中,應該側重于過程的考核,讓學生能夠產出實際的成果,如此一來,學生從內心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有效樹立自信心。以課程《電機與拖動基礎》為例,在教學中可以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多個小節,每一個小節設置不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比如:課程教學的前3周,設置發電機小模型的制作、中期開展電機拖動系統的簡圖設計活動、后期進行電機拖動系統的實際項目設計與制作等。這樣一來,在教學的每一個階段,學生都能夠有良好的成果輸出,會產生具體的成就獲得感。從而克服困難,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1.3 建立心理輔導機制
近年來,各個高校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況越來越關注,也都紛紛設置了有關心理輔導的機構。這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一部分。對于我院而言,也做了相應的嘗試,即以各個系為分部,設置了對應的心理輔導中心,除幫助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之外,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樹立大學生的自信心。具體形式包括: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每個班級設有兩名心理委員,定期對班級心理委員進行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每月由班級心理委員向系部和學院上交心理晴雨表及時反映班級同學心理狀況,定期開展關于自信心樹立的講座。同時要求輔導員即是大學教師又是心理咨詢師,要求輔導員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課程設置,并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進行了解,適時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進行干預,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專業知識與自我成長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專業自信。
2 效果測試
限于篇幅,本文僅以學生自我畫像為例,進行學生自信心塑造效果測試。隨機選取計算機系18級某班為測試對象,該班級學生人數合計為25人。在輔導員的引導下,所有學生每天進行15分鐘的自我畫像訓練,周期為3個月。為了確保進度會中斷,每次訓練完成后,做好相應記錄。為期3個月的訓練結束后,以問卷調查形式對學生進行調研。問題為:你覺得自己經過訓練后,自信心提升的程度如何?將答案定義為4個等級:提升很大、提升較大、一般、無提升。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通過自我畫像訓練后,認為自己的自信心顯著提升的有5人,比例為:20%。認為提升比較大的有13人,比例為:52%。僅16%的人覺得提升不大。由此可見,對學生進行自我畫像訓練后,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達到了預期效果。
3 結論
在研究如何提升學生自信心方面,從學生自我畫像訓練、課程成就感的獲得、心理輔導機制的建立者3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信心提升機制的構建方案。從測試效果來看,基本符合預期。故下一步工作,是進行該機制后續的進一步完善,擴大受益學生的范圍。
【參考文獻】
[1]席高文,席悅.以大學生自信心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6(9):148-150.
[2]王旭.《電機與拖動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機電技術,2013(4):162-164.
[3]陳建文,楊一平.高校輔導員如何勝任大學生心理輔導[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8):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