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寶 鄭敏 薛俊珍 鄭丹丹
【摘 要】目的:了解咸寧市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單位的科技人才狀況及普遍訴求。方法:本研究采用自制科技人才狀況問卷對咸寧市科技人才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結果:(1)科技人才的月收入普遍較低;(2)大部分科技人才急切需要進修學習;(3)普遍反映要解決的問題有:工資待遇偏低,占53.62%,職稱評審困難,占45.11%,學術交流困難,占40%;(4)關于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重視;科研團隊建設上,有40.43%的人認為單位在資金和人員方面投入均不足;結論:咸寧市的科技人才工作亟需重視,需要重點解決科技人才的普遍訴求,科研單位及管理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對科研人員加大支持力度,促進我市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咸寧市;科技人才狀況;普遍訴求
中圖分類號: C964.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7-0168-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7.069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general deman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universities,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nterprises in Xianning.Methods: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Xianning.Result:(1)The monthly incom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s generally low;(2)Most of them urgently need further study;(3)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as follows:low salary,53.62%,difficult Title appraisal,45.11%,difficult academic exchange,40%;(4)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40.43% of th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The unit investment in funds and personnel is insufficient; Conclusion:xianning Cit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work needs urgent attention,needs to focus on solving the general demand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should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increase support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ur city.
【Key words】Xianning City;Sit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Universal Appeal
0 前言
人才是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進行了創造性勞動,在某一領域、某一行業或某一工作中作出較大貢獻的人[1]。科技人才是指在社會科學技術勞動中,以自己較高的創造力、科學的探索精神,為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較大貢獻的人[2]。科技人才作為科技勞動的主體,一般包括科學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3]。在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4],“科技人才”定義為:從事或有潛力從事科技活動,有知識、有能力,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在創造活動中作出貢獻的人員。本文中所述的科技人才是指,直接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工作的人員。為了解本市科技人才工作相關狀況以及普遍性訴求,本研究于2018年5月—2018年9月,對咸寧市5個縣市區的高校、科協、企業等機構的科技人才進行了專項調查。
1 咸寧市科技人才的基本情況
采用方便抽樣法,調查了湖北科技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高新區、赤壁市、咸安區等單位的科技人才,有效問卷235份。
1.1 科技人才的性別、學歷、職稱、職務分布
參與本次調查的科技人才的性別比例比較均衡,男女比例近乎相等。從學歷上看,以博士碩士為主,各占30.64%,57.02%。
1.2 科技人才的月收入狀況
從抽樣調查結果來看,我市科技人才的月收入普遍較低,4001元以下占8.08%,4001-5000元占35.32%,而據學歷數據博士碩士共占87.66%,說明目前咸寧科技人才的月收入普遍較低,收入跟學歷不太成比例;這一結果跟江希和調查的結果基本一致[5]。
1.3 科技人才的年齡、工作年限分布
我市科技人才的平均年齡達到38歲左右,工作年限達到14年左右,結合月收入情況來看,咸寧市科技人才拿著相對偏低的收入已經很多年了,科技人才是科技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6];因此,建議市政府出臺相應政策,不僅要感情留人,更要薪酬留人。
2 咸寧市科技人才個人需求情況
2.1 對進修學習的需求
調查顯示,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需要進修學習,其中非常需要的占34.47%,比較需要的占48.51%,這說明目前進修學習機會與科研人員的實際需求還不相適應。
2.2 培訓研修的內容
從科研人員所需求的培訓研修內容來看,有78.72%的人選擇了專業知識和技能,50.64%的人選擇了出國培訓、考察、研修,說明大部分科研人員認識到目前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已不能滿足研究和實際工作需要,跟江蘇省的調查結果一致[5]。
2.3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調查顯示,科研人員認為目前他們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有①工資待遇偏低,占53.62%。有研究顯示,收入低是科技人才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7]。另外,工資福利也是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性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8],因此,下一步相關部門要重點關注此問題。②職稱評審困難,占45.11%,這一指標也比較高,也是科研人員關切的重點問題之一,也是航天等領域科技工作者的主要訴求之一[9]。雖然當前國家已把職稱評審的權利下放到地方單位了,但是實際上唯論文等問題依然難以解決,通過調研發現,對于單位來講,自主評審的難度沒有減小,責任更大了,目前尚無更好的可操作性強的量化指標來解決或替代唯論文等問題,對于這一點尚需進一步研究。③學術交流困難,占40%,主要影響因素可能與經費及工作時間有關。④繼續深造條件差,占33.19%。
3 咸寧市科技人才培養情況
3.1 關于繼續教育制度
繼續教育是對科技人才再培養的一種重要方式,據調查顯示,有63.83%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所在單位有繼續教育制度,13.62%的認為所在單位沒有繼續教育制度。對于繼續教育制度是否有效,63.33%的人認為該制度有效,36%的人對該制度沒感覺。說明大部分人對該制度還是認可的,但是同時也反映出該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
3.2 在職學歷教育情況
在職學歷教育方面,在被調查者中有40.85%的人參加,其中有76.04%的人獲得了碩士學歷和(或)學位,21.88%的人獲得博士學位和(或)學位,另有2.08%的人獲得了博士后研究經歷。
3.3 關于培訓、研修、學術會議
關于是否參加過單位組織的培訓研究項目,有57.87%的人表示參加過,有42.13%的人表示未參加,82.98%的人都比較需要進修學習。關于學術會議的參加情況,其中參加0次會議的比例占25.11%,為最高比例。關于影響科研人員參加培訓、研修、學術會議的因素,最主要的為單位工作忙,離不開,占50.64%;其次是,培訓費用高,單位付不起,占34.04%。這些都有待于相關部門想辦法加以解決。
4 咸寧市科研人員團隊建設情況
4.1 近3年單位對科研團隊建設的投入力度
關于科研團隊建設的投入力度,調查顯示,有40.43%的人認為單位在資金和人員方面投入均不足;22.55%的科研人員認為人員投入充足,但資金投入不足;16.17%的人認為資金投入充足,但人員不夠;只有11.91%的人認為資金和人員投入均充足,這一比例較低。總體上講,我市的各科研單位對科研團隊建設的支持力度是不夠的,大部分團隊建設情況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4.2 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關于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60.85%的科研人員認為目前我市人才的待遇不足以吸引真正高層次的人才;有55.74%的被調查者認為我市缺少人才配套項目和經費;35.32%的人認為我市的人才遴選標準不合理,因此找不到真正的人才;25.96%的人認為我市科研單位的學科建設與市場需求不適應。雖然,目前團隊建設中還有不少問題,但是只要各部門齊心協力,這些問題終將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王通訊.人才學通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2.
[2]劉茂才.人才學辭典[M].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229.
[3]陳昌曙.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編[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1.357.
[4]時玉寶.創新型科技人才的評價、培養與組織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學,2014.
[5]江希和,張戌凡.科技工作者狀況分析及對策建議——基于江蘇省科技工作者調查[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4):50-60.
[6]裴玲玲.區域科技人才集聚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
[7]王思思.科技人才流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12.
[8]付曄,蔣興華,伏琳,等.廣東省民營企業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研究與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34-137.
[9]蔡聞一,操群.航天領域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分析報告[J].今日科苑,2018(03):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