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越來越近,眼看著倒計時的天數從三位數變為兩位數,也即將變成一位數,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對很多學生來說,高考無疑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關乎夢想,關乎未來,緊張在所難免,忐忑在所難免。在這個時刻,東北育才學校副校長孫永河以“奮斗”為題,為即將走進考場的考生們寫了一封信,希望這封信會對即將面臨高考的你,或者未來將要高考的你,有一點小幫助。
高三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用書信的方式與大家交流很是忐忑,因為,我此時寫下的每一個字不僅僅是對大家的勸勉,同時也是對我自己的審視。其實,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而言,真是平平淡淡。沒有讓別人艷羨不已、令自己欣喜異常的所謂成功,所以,拿不出可供大家效法的經驗;沒有讓別人扼腕嘆息、令自己凄然神傷的所謂失敗,自然,也拿不出唯有深創劇痛方能換得的教訓以供大家借鑒。我與大家分享的,大都來自于對自己身邊走過的一批又一批學生的觀察,因為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讓我有機會見證許許多多年輕朋友的成長與變化。
今天距離高考還有幾十天,對于大家和關心大家高考的人來說,真是到了每天都要緊緊張張數日子的時候。其實,從更長的人生角度來看高考,它并不像有些人渲染的那樣可怕,人生的價值也并不完全取決于高考。高考的意義不是硬生生冷冰冰地宣判誰是成功者,誰是倒霉蛋。在我看來,高考的意義在于它第一次響亮地奏響了生命的主旋律,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生活的真相——“奮斗”。這旋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昂揚,這真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真切!
在還不明白選擇之于人生的意義的時候,“奮斗”或許只是我們在對別人察言觀色后附和的口號;只有當我們洞徹選擇之于人生重大影響的當口——比如現在,“奮斗”才顯出無法拒絕的莊重。面對高考,我們才會懂得“奮斗”是生活的本來面目;面對高考,我們才能相信“奮斗”是生命的應有狀態。
唯有“奮斗”,我們才有機會把握自己的人生。我們的頭腦里從來都不缺少“奮斗”的英雄,只是,他們大都距離自己很遙遠,我們一直都是在他人的故事里醞釀著自己的夢想。高考,給了我們一次直面“夢想”的機會。怯懦逃避的人,或許要選擇妥協;勇敢擔當的人,才敢于直面迎接。
唯有“奮斗”,我們才有機會洞察生命的品質。每一個人的生命里都蘊藏著無限的可能,讓自己變得平庸的通常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我們自己。年輕,要有一些銳氣,不懈怠,不彷徨;年輕,要有一些骨氣,耐得起,撐得住;年輕,要有一些志氣,不認命,不服輸!
唯有“奮斗”,我們才有機會鋪就美好的未來。盡管你將看到很多努力并不能與收獲形成正比,但也一定不要輕易否定努力的價值。要相信,我們此時認真地對待現在,必將是對未來最好的安排;要知道,人的一生,并非任何時期的努力都具有像今天這樣的價值!
突然覺得高考像是一面鏡子,當你站在它面前的時候,鏡子里的你或許正在向自己發問——
你是否真正有勇氣掌握自己的人生?逃避、懈怠、抱怨、遲疑、遷就、放任是人生大敵,那些面對挑戰不放棄奮斗的人才有資格贏得敬意。面對高考,只有真努力,不妥協,才會擁有更多的選擇。不要被一時的安逸和肆意的放任左右,不要與沒用的東西糾纏過久!
你有沒有信心成就更好的那個自己?高考終將把我們推向不同的道路,我們之所以努力,不是為了自己求心安,不是為了表演給誰看。不要迷信什么天賦,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里都藏著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只是那個更優秀的自己,需要用刻苦去喚醒!
你是否愿意把切實的努力交給不可預知的未來?人,通常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下去才會看到希望。人最容易成為自己的俘虜,戰勝自己的法寶只有一個,那就是極度自律。此時,對生命的每一點浪費,都將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付出慘痛的代價!
我想要提醒大家的大致如此。如果說高考還有什么特殊意義的話,我想說,它再一次燃起我們對生活、對自己的熱情和希望。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應該感謝高考!在對夢想培育、追尋的過程中,高考讓我們充滿了向上的力量!因為高考,我們有所期待,而有所期待恰恰是生存的幸福狀態!
不知何時起,同學們面前已經擺放下一道待解的選擇題——若干年后的自己,是成為就業市場上毫無專長的人手,是成為專業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還是引領行業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的人物?你無需回答,因為,此時的你已經在用行動悄悄作答!
越努力,越優秀!
大凡正確的事,通常沒有捷徑。衷心祝愿各位同學,用超凡的刻苦成就屬于自己的2019!
你們的大朋友:孫永河
【人物介紹】
孫永河,男,遼寧省語文特級教師,遼寧省“華育”十佳教師,遼寧省優秀教師,遼寧省教育扶貧、送教下鄉“十佳”志愿者,沈陽市高中語文首席教師,沈陽市首批名教師,沈陽市優秀教師,第二屆全國中學語文“十佳”教改新星。多次在國家、省、市級教學評比中獲獎,多次在省內外執教觀摩課,60余篇作品在《語文教學通訊》《中國教育報》《語文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光明日報》、遼寧廣播電視臺、《沈陽日報》等媒體對其進行過專訪或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