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根 施士爭 梁珍海 黃小洋 楊偉球 李慶魁



摘要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協調發展已成為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引種藥食與景觀兼用的木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自2016年起,從山東臨沂將一品香、長俊、奧香、羅扶、綠玉、紅艷、帥美11、帥美14皺皮木瓜品種和富貴果、晚黃金、普通型3個光皮木瓜品種引種到蘇州基地,又將綠玉、長俊、紅霞、一品香4個皺皮木瓜品種和金蘋果1個光皮木瓜品種引種到大豐沿海灘涂地進行適應性研究。近兩年的引種試驗結果顯示:①所有木瓜品種在蘇州基地、大豐基地極易成活,栽后返青成活率均為100%,與原產地相比木瓜物候期均提前;②蘇州基地,一品香、長俊、羅扶三個皺皮木瓜和普通型光皮木瓜抗旱性相對較優,綜合表現也較好,推廣前景看好。偏重于觀花功能的皺皮木瓜品種帥美11、帥美14綜合表現也較好;③大豐沿海灘涂地,一品香、長俊、金蘋果3個木瓜品種抗旱性、耐鹽堿性相對較優,綜合表現也明顯較好,潛在應用價值明顯;④研究期間蘇州基地木瓜的蚜蟲危害大、銹病感染重,但大豐基地木瓜病蟲害較輕,可能與生長環境中的寄主數量或者氣候條件影響存在關聯。
關鍵詞木瓜;蘇州;沿海灘涂;引種;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S66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01-003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1.01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木瓜屬(Chaenomeles)植物是薔薇科木瓜屬內以觀花、觀果或二者俱佳植物的品種和類型的統稱,包括皺皮木瓜(C.speciosa)、毛葉木瓜(C.cathayensis)、光皮木瓜(C.sinensis)、西藏木瓜(C.tibetica)和倭木瓜(C.japonica)5種,以及小桃紅木瓜(皺皮木瓜變異種)、甜木瓜(毛葉木瓜變異種)2個變種[1-3]。木瓜以“百益之果”著稱,其藥用價值自古以來就得到人們的重視。據《本草綱目》記載,木瓜(氣味)酸、溫、無毒,主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腳氣沖心,木瓜可強筋骨、下冷氣、止嘔逆、心膈痰唾、消食、止水利后咳不止,調營衛,助谷氣,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現代醫學也表明,木瓜是一種營養豐富、有較高利用價值的果中珍品,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有機酸、三萜、黃酮、氨基酸、蛋白質、糖類等,其中有機酸多,具有抗腫瘤、保肝抑菌、強心利尿、抗衰老、抗血栓、抗艾滋病毒等生物活性,其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屬于同分異構體)是木瓜有機酸中的主要化學成分[4-6]。
作為木瓜起源國,我國木瓜具有分布廣、地理范圍跨度大、品種多的特點,導致木瓜植物的形態變異加大,同種間的木瓜性狀多樣,因此鑒別困難,有關木瓜屬植物的遺傳育種、栽培與園林應用研究工作與其他園林果樹相比也十分滯后[7-9]。江蘇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較高,民眾對景觀綠化要求較高。然而,江蘇也是一個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的省份,人均土地面積約0.143 hm2(以常住人口計)、人均耕地面積約0.064 hm2,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此情況下如何協調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關系已成為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中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迄今為止,江蘇境內的木瓜栽培還僅僅是一些企業或個人的自發行為,只是零星種植,未見有計劃、有組織行為的規模引種與栽培,因而木瓜生產技術及其果品開發體系很不完善[10-12]。因此,引種具有特殊功能的經濟植物—木瓜并開展系統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開展了不同木瓜品種在蘇州及江蘇大豐沿海地區的適應性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第1批次引種2016年11月29日從山東臨沂引進11個花、葉、果均優的木瓜品種,其中皺皮木瓜品種8個(一品香、長俊、奧香、羅扶、綠玉、紅艷、帥美11、帥美14)、光皮木瓜品種3個(富貴果、晚黃金、普通型)。引進木瓜定植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城生態園(簡稱蘇州基地),定植地為重黏質土壤。移栽后,不定期調查統計各品種木瓜的移栽成活率、物候生物學特征、病蟲害發生、抗逆性(抗寒性、抗旱性)等。調查方法:隨機定1株為起點,連續計數20株,重復3次,取平均值。
1.2第2批次引種
2017年3月17日從山東臨沂引進耐鹽堿木瓜品種5個,其中皺皮木瓜品種4個(綠玉、長俊、紅霞、一品香)、光皮木瓜品種1個(金蘋果)。考慮到沿海灘涂地鹽堿性問題,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及其后續正常生長發育,先將祼根苗做成容器苗,使用軟質塑料育苗袋(口徑40 cm×高度40 cm),容器內裝填保水保肥性能較好的農田黏土。2017年12月2日將帶有黏質土球的木瓜容器苗脫袋后定植于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大豐試驗基地(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內,簡稱大豐基地),定植土壤砂質,為輕度鹽堿地(0.2%~0.4%)。移栽后,不定期調查統計各品種木瓜的移栽成活率、物候生物學特征、病蟲害發生、抗逆性(抗寒性、抗旱性、耐鹽堿性)。調查方法:隨機定1株為起點,連續計數20株,重復3次,取平均值。
1.3指標測定
1.3.1物候期測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城生態園內預留種植木瓜的農田約0.6 hm2,土壤為重黏土。栽前先清除農田中殘留雜樹苗,然后將該地塊整理成南、北向畦面,壟畦幅寬3.5 m,畦面中央略微隆起,即呈現小幅弧度,防止雨后積水。壟畦之間排水溝寬度40 cm、深度40~50 cm,縱、橫溝渠連通,雨后排水順暢。田地平整后安排人員開挖種植坑,坑徑30~40 cm、坑深30~40 cm。種植密度要求:行距1.5 m×株距0.7 m(即每1個幅寬3.5 m的畦面上種植3行木瓜苗)。栽后安排人員踩實根際土壤,并澆足定根活棵水。木瓜栽后采用常規管理,不定期巡查,并分別于2017年1月5日、1月16日、2月6日調查統計各品種木瓜的返青成活率。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大豐試驗基地預留種植木瓜的農田約0.53 hm2,栽前南北向起壟、開溝,溝寬30 cm、深40 cm。種植畦面寬3 m,每畦面等距離種植3行,行距約1.5 m,株距約1 m。采用穴栽方式,栽前每穴施用生物有機肥1 kg左右,栽后立即踩實根際土壤,但未澆定根活棵水。此后,不定期巡查,常規管理,并分別于栽后的2018年1月5日、1月30日、2月28日、4月10日、5月12日、7月20日統計各品種木瓜的返青成活率。
1.3.2主要物候期測定。
由于引進木瓜苗為2~3年生小苗,研究期間僅有部分品種零星掛果。因此,針對木瓜先花后葉特性,選擇現蕾期、開花期作為物候期調查指標。為了統一調查標準,將木瓜的現蕾期分為初蕾期(10%植株現蕾)和盛蕾期(50%植株現蕾);將花期分為初花期(25%植株開花)、盛花期(75%植株開花)和末花期(90%植株開花)[13]。
1.3.3病蟲危害測定。
采用定點調查和田間系統觀測相結合,了解木瓜病蟲害的發生趨勢及危害程度,記錄各種病蟲害發生情況。研究期間,分別于2017年3月20日、4月23日、5月6日、6月22日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城基地的木瓜種植現場進行4次病蟲害調查,分別于2017年2月28日、4月10日、5月12日、7月20日對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大豐基地的木瓜種植現場進行4次病蟲害調查。
1.3.4主要抗逆性測定。
由于引進木瓜均來自高緯度地區,各品種耐寒性均表現不錯,研究期間均無冷、凍、寒表現。因此,蘇州基地主要考察木瓜的抗旱性。而大豐基地除了考察木瓜抗旱性之外,還必須考察木瓜的耐鹽堿性。為統一評價標準,對于抗旱性、耐鹽堿性強弱均以生長季7、8月份高溫期間連續15 d以上無降雨條件下木瓜植株葉片的萎蔫程度作為評價標準,即“葉片無萎蔫”表示“強”;“葉片萎蔫但不干枯”表示“中等”;“葉片干枯或出現植株死亡”表示“弱”。
2結果與分析
2.1移栽成活率比較
由表1可知,盡管各品種皺皮木瓜返青萌發時序不盡一致,但最終返青成活率均為100%,表明皺皮木瓜在該地易引種成活。但是,對于光皮木瓜來說,成活率差異較大。富貴果最終成活率100%,晚黃金最終成活率83.5%,而普通型光皮木瓜最終成活率只有76.7%,表明光皮木瓜移栽成活率相對較低,且品種間存在差異。研究結果還發現,2016年11月29日定植于大田的同一批次普通型光皮木瓜,大部分個體于3月下旬—4月上旬返青萌芽,但也有少部分個體在6—7月才返青萌芽,個體間萌蘗性差異很大、返青萌發周期長,這可能與該品種內在抗逆機制有關。
47卷1期劉金根等不同品種木瓜在蘇州及江蘇大豐沿海地區的適應性研究
由表2可知,不同木瓜品種的返青萌發性強弱有差異,但是所有引入木瓜品種的最終返青成活率均為100%。2018年7月2日的成活率比前期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后期遭遇連續干旱、返鹽堿導致部分木瓜苗休眠或死亡。
2.2主要物候期比較
蘇州基地各木瓜品種的現蕾期、開花期調查結果見表3,大豐基地各木瓜品種的現蕾期、開花期調查結果見表4。調查結果發現,在蘇州基地皺皮木瓜現蕾、開花期普遍比光皮木瓜早。其中,一品香、長俊、羅扶3個皺皮木瓜現蕾期、開花期最早,普通型光皮木瓜現蕾期、開花期最遲。大豐基地綠玉、長俊、紅霞、一品香4個皺皮木瓜品種現蕾期基本一致,金蘋果光皮木瓜現蕾期稍遲。長俊、一品香2個皺皮木瓜初花期相對較早,綠玉、紅霞2個皺皮木瓜品種和金蘋果光皮木瓜品種初花期稍遲。但是2個基地所有品種的現蕾、開花期均比原產地提前,這可能與種植緯度有關。
2.3病蟲危害比較
調查發現,蚜蟲、蛀心蟲和銹病為引種木瓜的主要病蟲害。銹病危害應參照葉斑類病害的調查方法,采用以株為單位進行分級調查,具體標準見表5[14-16]。對于蚜蟲、蛀心蟲危害,調查木瓜頂部已展開5片葉,記載每片葉的蚜量級別,具體標準見表6[17]。根據既定病蟲害分級標準,2個基地各品種木瓜病蟲害特征如表7所示。調查結果發現,蘇州基地木瓜蚜蟲危害、銹病感染普遍發生,且皺皮木瓜比光皮木瓜更嚴重,而大豐基地蚜蟲危害、銹病感染相對較輕。
2.4主要抗逆性比較
蘇州基地、大豐基地各木瓜品種的抗逆性等級如表8、9所示。研究結果表明,在蘇州基地一品香、長俊、羅扶3個皺皮木瓜品種和富貴果光皮木瓜抗旱性較好,奧香、綠玉、紅艷3個皺皮木瓜品種抗旱性較弱,其他品種木瓜的抗旱性介于兩者之間。在大豐基地長俊、一品香2個皺皮木瓜品種和金蘋果光皮木瓜抗旱性和耐鹽堿性均較強,而綠玉、紅霞2個皺皮木瓜品種的抗旱性和耐鹽堿性一般。
3結論與討論
近兩年的引種試驗結果顯示,蘇州基地一品香、長俊、奧香、羅扶、綠玉、紅艷、帥美11、帥美14共8個皺皮木瓜品種和富貴果、晚黃金、普通型共3個光皮木瓜品種栽后返青成活率全部100%,極易成活,且與原產地相比木瓜物候期均提前。然而,研究也發現所有木瓜品種的蚜蟲危害、銹病感染均較重,但是不同木瓜品種之間的抗旱性有差異。其中,一品香、長俊、羅扶3個皺皮木瓜和普通型光皮木瓜抗旱性較優。此外,偏重于觀花功能的皺皮木瓜品種帥美11、帥美14綜合表現也較好。由于皺皮木瓜果實可以加工成果酒、果汁、罐頭、果脯等,是公認的藥食兼用食品,因而發展一品香、長俊、羅扶等皺皮木瓜在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緊張的江蘇省具有很好的市場開發潛力。
此外,在大豐基地沿海灘涂地上綠玉、長俊、紅霞、一品香4個皺皮木瓜品種和金蘋果1個光皮木瓜品種的引種表現也比較成功。所有品種木瓜春季返青成活率均為100%;與原產地比較,木瓜物候期也提前;與蘇州基地比較,大豐基地蚜蟲危害、銹病感染發生較輕。調查結果顯示,一品香、長俊、金蘋果3個品種在大豐灘涂地抗旱性、耐鹽堿性相對較優,綜合生長表現也明顯較好。因此,在江蘇沿海灘涂地適宜引種以長俊、一品香、金蘋果為代表的較耐鹽堿木瓜新品種,這對于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期間蘇州基地、大豐基地木瓜的蚜蟲危害、銹病感染差異較大,這可能與生長環境中的寄主數量或者氣候條件影響存在關聯,有待后續研究驗證。此外,在物候期調查時,由于不方便采用連續性跟蹤調查,造成現蕾期、開花期的統計結果有少量偏差。
參考文獻
[1] 王嘉祥,王俠禮,管兆國,等.木瓜品種調查與分類初探[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8,20(2):123-125.
[2] 張茜,王光,何禎祥,等.木瓜種質資源的植物學歸類及管理原則[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5,6(3):339-343.
[3] 臧德奎,王關祥,鄭林,等.我國木瓜屬觀賞品種的調查與分類[J].林業科學,2007,43(6):72-76.
[4] 張元俊.皺皮木瓜密植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樹,2004(2):45-46.
[5] 于恩發,梁臣,陳金法,等.木瓜的經濟價值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J].中國林副特產,2007(5):39-40.
[6] 榮文存,馬惠.光皮木瓜及其經濟價值[J].煙臺果樹,2007(3):36-37.
[7] 鄭林,王關祥,陳紅,等.臨沂市木瓜屬品種資源調查與分類研究[J].山東林業科技,2007(1):45-47.
[8] 李倩.新興果、花、藥用經濟植物——木瓜資源開發及良種推介[J].甘肅林業科技,2006,31(1):18-21.
[9] 梁玉本,王波.我國栽培的木瓜優良品種[J].煙臺果樹,2007(3):34-35.
[10] 張曉芹.曹州木瓜的觀賞特性與園林應用[J].北方園藝,2010(2):130-131.
[11] 俞益武,崔會平,張建國,等.觀賞木瓜引種觀察與應用的初步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9):157-160.
[12] 周厚成,趙霞,王中慶.幾種觀賞木瓜的觀賞特性及應用評價[J].北方園藝,2007(1):96-97.
[13] 劉偉,魏瑩瑩,周潔,等.不同木瓜種質資源花期生物學性狀及孢粉學研究[J].中藥材,2015,38(6):1126-1130.
[14] 王瑜,劉怡,周彬彬,等.苜蓿對匍柄霉葉斑病與莖點霉葉斑病的抗性評價研究[J].草業學報,2015,24(7):155-162.
[15] 姚協豐,李蘋芳,朱凌麗,等.甜瓜鏈格孢葉斑病的 2 種抗性接種鑒定方法比較[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1):34-36,76.
[16] 董懷玉,薛玉梅,王麗娟,等.外引玉米種質對3種玉米葉斑病的抗性鑒定與評價[J].植物保護,2015,41(2):167-170.
[17] 周海波,程登發,陳巨蓮.小麥蚜蟲田間調查及監測技術[J].應用昆蟲學報,2014,51(3):8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