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剛 陳香艷 張謙 王靖 劉麗娟 王世法
摘要茶坡芹菜是山東省沂南縣特產,于2018年被確認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闡述了茶坡芹菜特定的生產地域、獨特的產地環境和人文歷史及特有的產品品質,并從產地選擇、品種選擇、生產管理過程、適時收獲等方面總結出了茶坡芹菜獨特的生產方式,并提出了相應的產業發展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維護茶坡芹菜的品牌質量,進一步提高茶坡芹菜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
關鍵詞茶坡芹菜;地理標志;生產方式;沂南縣
中圖分類號S6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01-0047-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1.01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茶坡芹菜是山東省沂南縣特產,以品種稀有、特征明顯、風味獨特,并富有藥用和食療價值,加之特定的生產環境條件和特殊的栽培管理方式及豐富的人文歷史,2018年2月被農業部確認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茶坡芹菜主要產在沂南縣蒲汪鎮茶坡村及周邊村莊,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特定的生產方式釀就了茶坡芹菜葉綠梗黃、實心無筋、鮮脆多汁、生熟皆宜的品質特色,并具有清熱、止咳、健胃、降壓、排毒、養顏等多種保健功能,遠銷上海、江浙等地區。經多方考證[2-3],茶坡芹菜種植歷史有百余年之久。據測定,茶坡芹菜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葉酸、鈉等微量元素,特別是芹菜芽營養價值更高。為了保證芹菜品質,茶坡芹菜在土質改良、灌溉用水、用藥用肥等標準化生產方面有嚴格的要求,被譽為“百年不變的茶坡芹菜”。同時,茶坡村獲評山東省標準化示范基地和“山東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茶坡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鑒于此,筆者介紹了茶坡芹菜特定的生產地域、獨特的產地環境和人文歷史及特有的產品品質,并從產地選擇、品種選擇、生產管理過程、適時收獲等方面總結出了茶坡芹菜獨特的生產方式,并提出了相應的產業發展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維護茶坡芹菜的品牌質量,進一步提高茶坡芹菜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
1生產地域特定
茶坡芹菜生產區域為山東省沂南縣境內,包括蒲汪鎮、湖頭鎮、辛集鎮、蘇村鎮4個鄉鎮,共計120個行政村,總面積383km2。位于沂南縣東部(118°32′06″~118°44′10″E,35°27′50″~35°39′32″N)。地域保護總面積2000hm2,年總產量40萬t。
2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情況
2.1自然生態環境獨特
2.1.1
土壤地貌情況。地處沂蒙山腹地,境內山丘河流相間,地貌多樣,自西向東依次為山地、平原、丘陵,蒲汪鎮位于沂南縣東部,屬丘陵平原區。茶坡芹菜產地位于蒲汪鎮及其周邊湖頭、蘇村、辛集等鄉鎮一帶,土壤為砂壤土,pH5.5~7.5,呈微酸性,以疏松的砂質土居多,通透性良好,晝夜溫差大,排水性能好,具備發展芹菜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1.2土壤養分情況。當地畜禽養殖業發達,有機肥原料充足,茶坡芹菜種植區域以腐熟糞肥為主,土壤養分狀況良好。據測定有機質含量25.8g/kg,全氮2.3g/kg,有效磷753mg/kg,速效鉀119mg/kg,有利于實現芹菜優質高產。
2.1.3
水文情況。沂南縣境內有沂河、汶河、蒙河3條大河和20多條小河。茶坡芹菜產地處于沂河東岸,河水充沛,區域內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澈,無污染,水利條件優越。農田排灌設施齊全,旱能澆,澇能排,符合茶坡芹菜生產基地用水標準。
2.1.4
氣候情況。屬溫暖帶半濕潤型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有利于蔬菜光合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76.8h,年日照時數百分率為56%。年積溫4839.7℃,年平均氣溫12.9℃,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氣溫-3.2℃,春季光照充足,升溫快。年平均降水量808.1mm,無霜期210d左右,自然農耕期長達290d。秋季夜間涼爽,晝夜溫差大,具有豐富的溫、光、水資源,滿足了芹菜生長發育的需要。
2.2人文歷史情況
茶坡芹菜因最初產在沂南縣蒲汪鎮茶坡村而得名[2-3]。茶坡村與茶沒有關系,最出名的就是芹菜。據《中國共產黨沂南縣村級組織史(1925-2006)》[2]記載,該村建于明代,最初因柴姓人居多,又地處坡嶺,叫柴家坡村,后來因為柴姓人越來越少,或是因為方言等原因逐漸演變為“茶家坡村”,老百姓口稱茶坡村,分東茶家坡和西茶家坡,2004年2個村子合并成1個行政村,叫茶坡村。茶坡芹菜種植歷史悠久,達百余年之久[3]。目前,該村有大小棚體1100多個,種植芹菜達100hm2。
3獨特的產品品質
茶坡芹菜由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釀就了其優良的品質特色。
3.1外在感官特征
茶坡芹菜葉綠莖黃,實心無筋,葉柄上部為綠色,下部黃綠色,色澤明亮,植株高60~70cm,纖維少,品質好,質地脆嫩,味甘、苦、性涼,有芳香氣味,生熟皆宜。
3.2內在品質指標
茶坡芹菜營養豐富,粗纖維含量≤1.5%,干物質≥5.0%,鐵≥19.0mg/kg,磷≥280mg/kg,鈣≥650mg/kg,維生素C≥90mg/kg。茶坡芹菜具有清熱、止咳、健胃、利尿、降血壓和調經等多種保健功能,尤其是降壓作用為世界公認,成為高血壓病人的必備食品,是預防高血壓人群的首選蔬菜。
3.3安全要求
茶坡芹菜的產地環境必須符合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入市芹菜必須達到綠色食品質量標準。
3.4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包裝按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包裝。標準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產地、商標、日期等,綠色食品認證的標識綠色食品標志,生產企業向沂南縣芹菜產業協會提出申請,經驗收合格,產品包裝及標示均標注“茶坡芹菜”農產品地理標志及其圖案。包裝材料清潔、無異味,不影響產品品質,包裝要牢固、整潔,便于裝卸、倉儲和運輸。
4獨特的生產方式
4.1產地選擇
茶坡芹菜生產區域共涉及沂南縣境內的蒲汪鎮、湖頭鎮、辛集鎮、蘇村鎮4個鄉鎮,共計120個行政村。選擇土壤肥沃、地勢較平坦、地下水位較低、水質優良、排灌設施配套齊全,遠離廠礦企業,土壤、灌溉水無污染,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質量要求的地域。
4.2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優質、抗病性強、實心的當地山芹菜品種,無引進,也未與其他品種雜交。
4.3生產管理過程
茶坡芹菜利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進行越冬栽培。
4.3.1
播種育苗。①浸種。先將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再用48℃恒溫水,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浸種30min,取出后放在清水中浸種24h,浸種過程中應搓洗2~3遍。②催芽。浸種結束后撈出用清水洗凈、晾干,用濕紗布包好置于18~20℃條件下催芽。50%的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4]。③播種。一般在9月上旬播種育苗,用種量1.2~1.5kg/hm2。④壯苗標準。苗齡50~60d、苗高5~10cm,3~5片真葉,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4.3.2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除雜物,施入充分腐熟的廄肥45000kg/hm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15-15)300kg/hm2,過磷酸鈣600kg/hm2,深耕25~30cm,深翻整平做1.2~1.5m寬平畦。
4.3.3
定植。①定植時間。一般在10月中下旬開始定植,定植宜在15:00—16:00或陰天進行。②定植密度。一般為52500~60000株/hm2。③定植方法。在畦內按苗距5cm左右開溝穴栽,每穴1株,培土以埋住短縮莖露出心葉為宜,邊栽邊封溝平畦,隨即澆水。定植時如苗太高,可于15cm處剪掉上部葉柄。
4.3.4
定植后的田間管理。管理原則是有促有控,促控結合。通過中耕、澆水、施肥、溫度調節等管理,使芹菜健壯生長[5]。
①中耕。定植后至封垅前,結合培土,中耕3~4次。緩苗后視生長情況蹲苗1~2d。
②澆水。澆水的原則是保持土壤濕潤,生長盛期保證水分供給。定植1~2d后澆1次緩苗水。以后如氣溫過高,可澆小水降溫,澆水宜在晴天10:00—11:00進行,蹲苗期內停止澆水。
③追肥。株高25~30cm時,結合澆水追施優質腐熟廄肥15000kg/hm2。
④溫度調節。緩苗期的適宜溫度為18~22℃,生長期適宜溫度為12~18℃,生長后期溫度保持在5℃以上亦可。茶坡芹菜對土壤濕度和空氣相對濕度要求較高,澆水后要及時放風排濕。
4.3.5
病蟲草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6]。優先采用農業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嚴格按照NY/T393-2013科學合理地利用化學防治技術[7-9]。將芹菜有害生物的為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的無公害芹菜的目的。
4.4適時收獲
芹菜的收獲期不明顯,只要長成就應及時收獲[10]。茶坡芹菜一般在次年1月上、中旬開始采收,采收宜在早晨進行。上市芹菜要求連根拔起,去掉黃葉,洗凈根系泥土,捆扎后分級銷售。
5產業發展措施
5.1堅持“品牌引領,質量興農”的綠色發展理念
茶坡芹菜要充分發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品牌優勢,做好品牌的宣傳和利用工作,真正讓茶坡芹菜產生效益,增加茶坡村集體收入,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5.2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夯實品牌根基
加強對茶坡芹菜的生產指導和質量監管,不斷規范和提升茶坡芹菜生產經營行為,做到全程質量控制,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讓市場認可,讓消費者放心。
5.3加快推進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產業效益
立足當前茶坡芹菜產業基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芹菜初加工、精深加工、餐飲物流等后續產業。依托區域周邊優勢景觀資源和鄉村文化底蘊,發展集“吃、住、游、購”一體化的鄉村旅游。同時,加強新型經營主體的引進和培育,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持續推動茶坡芹菜產業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651號:2018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公告信息[A].2018-02-12.
[2]肖維德.中國共產黨沂南縣村級組織史(1925-2006)[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1047.
[3]山東省沂南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沂南縣志(1990-2005)[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251.
[4]劉國琴,高中強,丁習武.無公害食品塑料大棚芹菜生產技術規程[J].山東蔬菜,2010(4):31-33.
[5]焦自高,王連建,柳濤.芹菜栽培新技術一點通[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1.
[6]張麗娟.日光溫室芹菜無公害栽培技術操作規程[J].北京農業,2012(21):39-40.
[7]李建明.溫室大棚芹菜高產栽培新技術[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77.
[8]李光民,代聰和,劉金霞.冬暖式大棚芹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2(7):1-2.
[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13[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10]宋元林.芹菜優質高產栽培[M].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