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萍,周文娟,朱 靜*
(新疆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介入診療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梗阻性黃疸是消化內科較常見的疾病,由于膽管梗塞導致膽汁淤積、膽管擴張引起。患者臨床表現為貧血、消瘦、無力、食欲下降等,目前PTCD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最佳選擇。研究表明[1],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死亡率極高,且患者行PTCD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患者容易合并膽道出血、膽汁外漏、發生嚴重感染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膽道功能,尋找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的原因和制定有效的護理對策尤為重要,因此就PTCD術后嚴重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展開報道,旨在為臨床提供指導。
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12月間收治的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4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惡性梗阻性黃疸診斷標準[2],且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合并心腦血管、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男性256例、女性164例,年齡為36到78歲,文化程度小學98例、初中132例、高中128例、大專及以上62例。
所有患者入院均給予CT檢查和行PTCD術,術前準備好所需藥物和器材,所有患者均采用平臥位,首先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和局部麻醉處理,穿刺部位選擇左肝膽管和右肝前,抽出一定的膽汁后即注入造影劑,觀察肝內外膽管擴張及阻塞部位狀況,據實際需要置入引流管,以上操作均嚴格控制無菌條件。
①比較患者嚴重并發癥發生率;②比較患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原因。
所有統計學資料都采用SPSS21.0專業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而所有的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用x2檢驗,P<0.05 評價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患者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發生嚴重并發癥的原因主要為患者發生感染、血管破裂、膽汁外漏、凝血功能異常等,詳情見表1。

表1 患者嚴重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惡性梗阻性黃疸是肝癌晚期壓迫膽道導致,嚴重影響患者肝功能,通過PTCD術可緩解不良癥狀。但研究證實[3],PTCD手術操作較復雜,置入支架過程中患者血管破裂風險較大,致使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差,為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研究嚴重并發癥發生原因和護理對策意義重大。
本研究表明,PTCD術患者嚴重并發癥主要為膽汁外漏、膽道出血、感染,導致以上嚴重并法陣的主要原因為發生感染、血管破裂、膽汁外漏、凝血功能異常等。患者梗塞的膽道本身合并感染,在手中過程中注入的造影劑和置入的引流管增加了感染風險[4],膽汁在造影劑的作用下逆向流入血液,引發敗血癥和菌血癥,引流管長時間和外界或腸道相通,促使細菌依附在引流管上,致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部分患者的凝血機制較差,患者膽道出血幾率大,同時在穿刺過程中,由于穿刺不當引起膽道動靜脈瘺、膽囊損傷,使膽汁大量外漏。針對以上原因,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術中嚴密觀察患者身體體征,如膽汁的顏色、膽汁外漏量等,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的清潔工作和抗感染處理,定時及時更換藥物和引流袋,保持創傷部位的清潔干燥,并給予抗生素護理,指導患者術后飲食,給予纖維素、蛋白質含量的食物,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隨時保持引流管的通暢等。此外,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動作應盡可能輕緩,避免操作失誤等。
綜上所述,PTCD術應加強抗感染護理、術中嚴密監控患者各項指標變化等針對性護理,以降低嚴重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