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蕓,張 群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濟困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小兒扁桃體炎是常見的兒科疾病,其病癥較輕,扁桃體無實質的炎癥變化,多為表面黏膜出現炎癥,患兒伴有咽痛、低熱、扁桃體水腫等癥狀,未及時治療可能會轉變為慢性扁桃體炎,對患兒健康造成危害。要徹底根除改病,通常采取內科用藥治療,但患兒容易發生拒食、不說話等現象,影響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兒扁桃體炎患兒進行分組研究,分為常規組和全面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全面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小兒扁桃體炎患兒12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確診為急性扁桃體炎、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呼吸道炎癥、過敏體質、心肝腎等器官病變。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60)和全面組(n=60)。其中,常規組有男性患兒、女性患兒分別為35例、25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為(4.32±1.68)歲,有17例患兒反復發作、22例患兒雙側扁桃體炎、15例患兒Ⅱ或Ⅲ度腫大、10例患兒咽部扁桃體前后腭充血、6例患兒扁桃體白色條線瘢痕;全面組有男性患兒、女性患兒分別為34例、26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為(4.36±1.55)歲,有16例患兒反復發作、23例患兒雙側扁桃體炎、16例患兒Ⅱ或Ⅲ度腫大、10例患兒咽部扁桃體前后腭充血、5例患兒扁桃體白色條線瘢痕;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用藥指導、口腔衛生護理等。
全面組患兒接受全面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輔導。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健康宣教,詳細講解疾病知識、安全性,并聯合家屬做好對患兒的安撫和心理疏導工作,做好常規檢查工作,同時保證口腔清潔衛生,多休息。(2)飲食護理。用溫鹽水漱口。溫水有舒緩的作用,鹽則可以幫助殺死病毒或細菌,有助于減輕炎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提高身體對感染的抵抗力。(3)出院指導。叮囑家屬讓患兒保持口腔衛生清潔,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飲水。出院一段時間后,患兒仍然眼部阻塞嚴重應立即入院就診。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和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療效判定,顯效:口腔運動正常、無疼痛感、唾沫無出血癥狀;有效:口腔運動正常但存在一定疼痛感,唾液沒有出血情況;無效: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或有加重。
所有數據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患兒、全面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93.33%,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常規組患兒家屬、全面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1.67%、94.29%,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n(%)]
小兒扁桃體炎多發生于4-6歲兒童,由乙型鏈球菌引起,是兒童時期多發的一種疾病,患兒臨床癥狀有咳嗽、咽痛、扁桃體充血等。臨床中多通過手術治療、內科藥物治療等,但患兒進食困難和不能說話,影響治療效果[2]。
因此,要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干預,消減患兒在治療過程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兒早日康復[3]。本次研究采取了全面護理干預,對患兒及家屬施加健康宣教、心理干預等措施,增強患兒治療依從性,增強家屬信心,通過協助患兒做好常規檢查;護理人員協助患兒保持正常體位,對其施加口腔清潔護理、飲食護理、病情監測等改善患兒身心狀態,減少并發癥發生[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低于全面組患兒(P<0.05); 常規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低于全面組患兒家屬(P<0.05)。這與倪海琴[5]研究結果相符,說明給予小兒扁桃體炎患兒全面、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發揮出更好的護理效果,改善患兒預后,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給予小兒扁桃體炎患兒全面護理干預護理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家屬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