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穩
【摘要】 吸煙史誘發高血壓病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作為高血壓病高發國家,我國開展社區高血壓病人控煙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通過整理pumbed、知網、萬方等文獻庫文獻,對高血壓病人吸煙危害性及社區控煙管理現狀進行綜述,旨在為提高社區控煙管理質量,降低高血壓病人吸煙率提供資料。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253-01
吸煙和多種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危害已被社會公認。數據顯示,我國公民吸煙率極高,數據顯示,男性的吸煙率為66%,女性的吸煙率為3.08%。被動吸煙狀況為男性47.6%,女性54.6%[1]。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人人數已超過1億人,有研究證實[2],吸煙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吸煙會降低降壓藥療效,增加高血壓發病頻率,誘發多種合并癥,導致病人病情加重,嚴重的加速死亡。因此,通過社區衛生機構大力開展戒煙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整合近年相關文獻,對國內高血壓病人吸煙現狀及社區控煙管理進行綜述。旨在為提高社區衛生機構的控煙管理質量,降低高血壓病人的吸煙率提供相關資料。
1 吸煙對高血壓病人產生的負性影響
1.1 血壓增高
劉衛民[3]等研究發現,吸煙會誘發血壓升高,其機制為煙草內的尼古丁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超量兒茶酚胺,從而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吳小勇等[4]針對203例高血壓病人進行24h動態血壓監測,結果發現,不吸煙者白天平均收縮壓112.1±15.0mmHg,夜間為115.2±17.6mmHg,提示較非吸煙組相比,吸煙組病人的血壓增高顯著。
1.2 降低藥效
研究顯示[5],高血壓病人吸煙后,對降壓藥物敏感性降低,抗壓效果差。Neutel等研究也證實,吸煙者每次吸煙后都會減弱后續服用的降壓藥物作用。Grprilia等對重度吸煙高血壓病人進行動態血壓檢測,結果顯示受試者在服用藥物其間,血壓仍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該研究認為,吸煙對降壓藥的效果會產生不良影響。
1.3 誘發多種合并癥
劉東蘭[6]研究發現,長期吸煙可引起血管內膜層增厚,小動脈硬化,誘發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付曉軍等[7]研究證實,吸煙產生的一氧化碳可引起器官缺氧、缺血、損害動脈壁的內皮細胞,加速膽固醇沉積,促成動脈粥樣硬化。此外,吸煙還會加重高血壓腎病合并糖尿病,腦卒中病人的病情發展。
2 社區控煙管理現狀和發展進展
目前,基于社區開展控煙是穩定高血壓病情的主要手段。李洋[8]以社區高血壓病人為對象,開展入戶隨訪、小組授課和個體化健康教育等綜合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吸煙人數明顯下降。但穆淑霞等[9]在社區實施中心大課堂與短時多媒體授課及自我管理小組、個體化指導等綜合措施,結果卻顯示干預組控煙效果不佳。顯示國內社區控煙健康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尚需進一步完善。
日前王彩霞[10]針對社區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前意識階段、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和維持階段5段戒煙法。結果顯示,多數患者吸煙減少,其中 22 位成功戒吸,未戒吸者煙量也有明顯降低,血壓值與戒斷前比穩定下降。
薄艷青等[11]針對430例農村社區吸煙高血壓病人進行調研發現,僅有13.0%的病人具有戒煙意愿,但如免費提供降壓藥,戒煙意愿提升至29.9%。研究認為,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控煙手段,但在農村社區開展存在一定困難,激勵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
周倩等[12]針對社區高血壓病人開展契約式個性化管理,對入組吸煙者實施健康教育的前提下,與其簽訂健康行為契約,要求其從制定戒煙計劃,限制自己的吸煙頻率,使其逐步減少吸煙量。結果顯示,實驗組控煙病人數量有了大幅度上升。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區高血壓管理越來越多的采用互聯網+管理模式,通過微信、APP實施健康教育,消息提醒,促進病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13]的研究結果即表明,互聯網管理平臺的效果優于傳統健康教育模式。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社區高血壓管理模上存在一些問題,傳統社區高血壓管理模式需要不斷創新。這也正是社區高血壓管理為護理人員提出的新的目標與責任,也是未來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何麗,李正琴,張英,等.高血壓病人圍術期的血液流變學變化的研究進展[J].北方藥學,2015,12(1):95-96
[2] 姜崴,不同戒煙宣教方式對男性高血壓吸煙者血壓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評估[D].吉林大學學位論文,2017
[3] 劉衛民.韓桂枝.強化社區管理對難治性高血壓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1):2-5
[4] 吳小勇,溫海波,邱小靈.虎門社區高血壓病人情況調查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35):105-107
[5] 程學娟.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及影響因素的健康生態學模型解釋[D].濟南:山東大學2014
[6] 劉東蘭.健康教育對提高社區高血壓病人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176-179
[7] 付曉軍,王輝,李潔.高血壓病人的中醫時間護理干預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6):913-915
[8] 李洋.社區高血壓前期生活方式群組干預模式研究[D].東南大學學位論文,2017
[9] 穆淑霞,黃晨華,王燁,等.綜合干預在社區高血壓病防治中的研究及評價[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7):28-29
[10] 王彩霞.社區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實施階段性戒煙效果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3(13):120-121
[11] 薄艷青,陳霄雯,蔡雨陽,等.老年慢性病吸煙者戒煙意愿調查及控煙策略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5(2):166-169
[12] 周倩,楊陽,何玉霞.社區高血壓患者契約式個性化管理效果初步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8):133-134
[13] 楊云凈.基于“互聯網+”的高血壓管理服務模式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