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蓉紅 攝影/周生國
綠洲哈密,西部往西,幾十萬年以來,風貼著大地飛過,切割出了綿延百里的雅丹地貌,人們叫它魔鬼城。
黛青色的戈壁曾經是一片瀚海,孕育著諸多遠古的生命。而今,它們和大地躺在一起,骨骼變成巖石,血肉變成砂礫,魂魄變成云煙。侏羅紀,一個已經走遠的時代,帶走了古生物時代的恐龍和始祖鳥,而石炭紀的珊瑚已失卻了曾經的鮮艷。一年又一年,只剩下不羈的西北風在天山山谷中蜿蜒盤旋,然后呼嘯而出,沖向廣闊平坦的戈壁,在魔鬼城的西部形成了新疆風速最大的百里風區。風,經年累月地卷向這些裸露的砂土巖層,雕琢出氣勢壯觀、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
艾斯開霞爾,一座在風中死去的城,幾千年前,它曾扼守著古絲綢之路中道,南來北往的人群在這里匯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被不同膚色的人同時傳播于一座荒漠中的綠洲上。后來,他們沿著白楊河流域行走的身影和足跡漸漸被黃沙掩埋,他們掩藏在胡楊木下的尸骨最終被風掀開。
沒有什么是可以永久隱匿的,幾千年后,一位牧羊人獨自站在一座業已破敗的城堡面前,在驚異之余,把艾斯開霞爾的名字傳給了世界。許多人,追尋那座城堡的影子和傳說而來,試圖拂去黃沙,還原艾斯開霞爾本來的面貌,但是一切依舊撲朔迷離。

而比這更久遠的遠古時代,一片湖泊滋養著大地,樹木,養育著大型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它們自在棲息,生殖繁衍。后來,湖水消弭,喜馬拉雅隆起,兩億多年的地質變遷,哈密盆地經歷了由海盆到湖盆、湖盆到陸盆的滄桑巨變,生機勃勃的古生物天堂變成了今天面目斑駁的魔鬼城。穿行期間的風,是試圖將那些逝去的身影永久雕琢嗎?瀚海神龜、金陵石虎、神女峰、千佛山、獅身人面像、布達拉宮、鱉蓋梁、彩石灘,人們憑借自己的想象為自然的杰作安放一個恰當的名字,它們像魔鬼城的前世,隱藏著某種預言,被風慢慢地破譯而出。昂首的恐龍駐足不前,展翅的鳥兒欲飛還留,一座時間的迷宮在風吹雨蝕的洗禮之后,獨處一隅,無語靜默。
在魔鬼城,我們永遠都是一個旁觀者。風起的時候,我們聽風,雨落的時候,我們觀雨。電閃雷鳴的時候,天空被撕開一個裂縫,我們來不及覬覦,便立刻被縫合。日升月落,斗轉星移,魔鬼城被時間遺忘在大西北的荒漠中,帶著史前的神秘,獨自迎接最純凈的日出,獨自目送最悲壯的日落。

行走在魔鬼城,舉步之間,恍若從現代的文明中跌落回這個星球最初的荒洪。流云四合,狂風驟起,閃電在空中交錯,光怪陸離中的雅丹上演著無人能參透的劇目——城堡,誰曾留戀于你,夜夜笙歌?殿堂,誰曾醉臥于你,狂歌當哭?佛塔,誰曾面對于你,無語膜拜?碑石,誰曾踟躕徘徊,留下一個無字的空碑?魔鬼城,又是誰用無形的手鑄造了一個有形的你?
或許正是因為這久遠的秘密,這片雅丹才有了久遠的引力,迎接著四面八方探究的目光。哈密西部,一座以魔鬼的名義命名的城堡因此被聚焦在目光中,被定格在鏡頭中,被鎖定在人們的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