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蓉
近日,加拿大《國民郵報》發布一篇關于當今英語變體的文章稱,現在世界上有近2億人學習環球語,預計到2025年將有1/10的人口使用這種新興語言。該報指出,環球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當代人們進行交際的實用工具,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
1995年,法國人讓-保羅·內里埃以美式英語為基礎,創造了一套較易掌握的語言——環球語(Globish)。環球語也稱全球語,是一個由“全球性的”(Global)和“英語”(English)組合而成的詞語。它主要借助1500個英語常用單詞、簡單語法結構以及適當重復和身體語言來表達有關的意思,常用于商業人士之間的交際。
內里埃曾經是美國IBM公司副總裁,負責公司的全球行銷業務,每天必須使用英語。在一次與日本人溝通中,他發現相較于美國人的說寫快速、用字艱澀的英語,自己一口簡單明確但帶著法國口音的英文更能讓日本人聽懂。此后,內里埃了解到溝通的重點并非講一口完美無缺的正統英語,而是在于用簡單正確的英語傳達想法。他表示,環球語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語言,它只是一種便捷的交流手段;其目的不在于傳輸某種文化或者價值觀,而在于達到有效溝通。法國哲學家和語言學家芭芭拉·卡辛認為,環球語不是一種文化性語言,而是一種服務性語言。
內里埃設計的環球語只有12種動詞句型,除去了英語中的繁瑣語法、生僻單詞、傳統成語及辭格,但使用時需要附以大量的身體語言。例如,環球語中,說“strange”(奇怪的)而不說“eerie”(怪誕的)、說“pregnant”(懷孕)而不說“abunintheoven”(夢熊有兆)、說“sonofmybrother/sister”(我的兄弟/姐妹的兒子)而不說nephew(侄子/外甥)、說“nojob”(沒有工作)而不說“unemployed”(失業)、說“roominwhichyoucookyourfood”(用來煮飯的房間)而不說“kitch?en”(廚房)。內里埃還設計了一套文章檢驗軟件,自動將1500個單詞之外的詞語刪去,成為一篇正宗的環球語文章。
內里埃編寫的《講環球語》和《發現環球語》在法國極為暢銷,更遠銷至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內里埃估計,經過182個小時的學習,就應該能用環球語交流。他對環球語的未來充滿信心,并希望人們尤其是商人抓住機遇。他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時曾經稱,“環球語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語言,掌握它足以走遍全世界”。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推出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就是以一種非常有趣且樸實無華的環球語撰寫的,該書已從環球語翻譯成多國語言,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歐盟共有27個成員國,講23種語言,歐盟議會議員在茶歇時,一般都靠環球語進行交流。近年日本不少企業,如本田汽車公司、高盛集團東京分部等的高級管理人員都被要求掌握環球語,以便向海外擴張,提高全球競爭力。
英美兩國曾借著強勢文化力量將英語推展到全球,英語卻似乎已經脫離其掌控。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將英語列為學校必教的第二外國語,有人說環球語會是人類“新千禧年的全球性方言”。英國作家羅伯特·麥克拉姆說:“19世紀,英式英語成為國際性語言;20世紀,美式英語又成為世界通用語;而21世紀是環球語的時代?!庇腥さ氖?,麥克拉姆還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視作環球語的“代言人”?!八锌夏醽喲y,在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長大。他說的話無需太多修改,就能讓世界各地的人理解。他的競選口號‘YesWeCan流行于全球各地?!丙溈死氛J為,許多日本語言學校將奧巴馬的演講稿作為培訓教材,正是環球語風行的具體體現。
不過也有人對環球語表示質疑。德國語言學家喬希姆·格雷加認為,環球語不基于任何經驗性觀察,作為一種自然語言是值得懷疑的。一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環球語的用詞過于簡單和模糊,不利于人們交際中的相互理解。
語言學家周海中曾指出,環球語具有易學性、實用性、靈活性、中立性、平等性等特點,推廣起來也比較容易,因此有一定吸引力和生命力。他認為,環球語很適合商業人士和旅游者使用,但并不適合學生學習。至于它是否能成為21世紀的主流語言,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梢哉f,他的觀點道出環球語的特別之處和發展趨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環球語在文化交流和商業合作方面的作用或許會越來越大。▲
(作者為加拿大皇后大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