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歉,一種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的行為,它也被稱作是“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的最深刻的互動”。然而,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對不起”三個字卻如鯁在喉,讓人感到異常艱難,仿佛被女巫施了魔法,張不開嘴巴。面對關系親密的人更是如此。最終只能任由空氣凝固,尷尬收場……究竟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句“對不起”你為何就說不出口?
為什么道歉這么難?
感到羞恥型
上上少年:就是很難為情啊,要知道我一直是老師家長眼中的乖孩子,讓我當眾道歉,真的是很丟臉了。
(不不不,這位同學,你一定搞錯了,混淆了行為和品質的關系,道歉并不意味著你就是一個壞孩子啊。)
擔心后果型
心靈是一扇窗:道歉就會被原諒嗎?如果不是這樣呢?我該怎么辦?無法想象,我還是選擇沉默好了。
(凡事都不能先入為主啊,你總是想壞的結果,這其實是為自己徒增煩惱,實在是沒有必要呢。)
不甘示弱型
小奶牛:我先道歉,不就是承認自己很脆弱嗎?我才不要這樣呢?。╡mmmm,大家都是好兄弟,你可想得真多,“死不承認”并不能意味著你很強大哦。)
什么才是道歉的正確打開方式?
時機很關鍵
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道歉的時機也會對是否道歉成功造成影響。太快和太慢的道歉都會導致道歉不成功,那些“不快也不慢”的道歉效果最好。時間的作用在于,給對方一段情緒平復的時間,在這個緩沖期內,對方可以平復自己的情緒,有利于他理解你的想法。
真誠才是王道
既然都決定要道歉了,不如就真誠一點。充分表露出你的悔恨和遺憾,并且勇于將責任歸在自己身上,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如果你想要成功地道歉,就要確保對方真的相信你知道自己錯了。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以從自我中心的角度中跳出未,從對方的立場未感受和思考問題。
丟棄你的借口
道歉最忌諱的就是找借口,這會讓對方無法相信,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你是否還會犯錯。并且你的借口還會給對方造成一種負擔,讓對方認為,你覺得他很小氣,你都道歉了,他就必須原諒,這無疑會進一步激化矛盾。一次真誠主動的道歉有可能拉近距離,建立信任,也可能摧毀一段本該親密無間的友情,所以,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的正確的方式你都get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