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凡娜

近年來,華能伊敏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伊敏露天礦黨委以“創新創效型”黨組織創建為目標,從制度制定、過程控制、考核激勵各個環節著手,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積極探索構建了365天全方位、全過程融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中心工作的“三個大講堂、六項準措施、五種微載體”的“三六五”黨建引領模式,助推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伊敏露天礦黨委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通過班組安全、技術培訓、崗位練兵三個大講堂引導職工積極主動參與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創新等工作,培養了一支優秀的國企干部隊伍。
利用安全活動日、班前班后會時間,開展“職工講安全、講技術”活動,班組成員輪流登臺講技術、話安全,變“一人講、多人聽”的灌輸方式為“人人講、大家談”的互動式學習。通過讀安全書籍、觀安全影片、答安全試題、講安全感悟、提安全建議等系列“安康杯”活動,從“心”筑牢安全防線,提高了職工安全意識。
自2017年華能呼倫貝爾公司、伊敏煤電公司“高技能、高技術”人才評聘工作實施以來,伊敏露天礦組織“兩高”人才以及內部培訓師全方位開展技術培訓大講堂活動,通過師帶徒、專題培訓、優秀培訓師課件制作評選等方式促進培訓活動縱深開展。
大力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活動,邀請專家從理論學習、實操訓練、心理素質提升等方面開展講堂活動,為選手搭建了高水平的備戰平臺,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模范和擁有“高精專”技術的大礦工匠脫穎而出。同時,礦黨委結合生產實際,建立了4個職工創新工作室,鼓勵職工將創新成果用于解決現場難題,助力安全生產,提升經濟效益。
伊敏露天礦黨委在提升戰斗屬性、融入生產中心、抓住關鍵少數、發揮探頭作用、深化家園文化、共建和諧礦山六個方面狠抓落實,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引領推動露天煤礦高質量發展。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戰斗屬性的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
一是夯實支部基礎管理。加強規范化黨支部建設,組織基層黨總支(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學習呼倫貝爾公司黨建培訓課件和公司下發的《規范化黨支部建設工作指導手冊》,按照“六有”黨支部建設標準進一步規范黨建工作;礦黨委成立檢查組深入各黨支部進行檢查指導,推進規范黨支部建設和紅旗黨支部創建工作。
二是永葆黨的先進性。通過開展“憶初心崢嶸歲月,聚合力再創輝煌”慶祝建黨97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五星紅旗在我心”系列主題活動、“黨群攜手,共創輝煌”主題活動、“巾幗助力、牽手幸福、共筑安全”知識答題競賽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永葆黨的先進性。
三是強化黨員陣地建設。設立黨員活動室5個,配備了電腦、投影儀、桌椅等相關設施,制定并嚴格實施《黨員活動室使用規定》,為黨員學習、交流提供平臺;各黨支部建立微信群,宣傳國家方針政策以及上級公司重點工作和安排部署,第一時間把黨的聲音傳播給基層黨員。
面臨嚴峻的生產形勢和經營壓力,礦各級黨組織找準黨建工作與生產工作的融合點,以“示范行動”活動為主線,堅持“黨內帶黨外、黨員帶群眾”以及“黨員+全員”等形式,激發全員參與安全生產、提質增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創建世界一流露天煤礦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黨員帶頭落實責任。生產部黨總支在運輸段持續深入開展“黨員包機組”“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圍繞現場生產任務完成、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進一步發揮了黨員和青年崗位能手的模范帶頭作用。
二是黨員帶頭創新創效。呼倫貝爾地區冬季夜間平均氣溫達到-35℃以下,礦用自卸車使用常規標號燃油會造成凝結,使用50號燃油會大大增加成本。維修部黨總支組織黨員技術骨干進行技術攻關,提出并實施利用冷卻液溫度對燃油系統進行加熱的解決方案,年節省燃油費用570萬元。
三是黨員帶頭修舊利廢。供電疏干部黨支部在外線電工黨員示范崗上,開展修舊利廢工作,2018年修復電纜3000余米,創造效益近40萬元。
一是抓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貫徹落實煤電公司有關制度要求,以支部為單位開展事故反思大討論活動,每季度召開一次以安全生產為主要內容的黨總支(支部)委員會或黨員大會,激發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結合安全生產檢查開展黨建督查工作,對基層黨組織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二是抓基層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的責任落實。召開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現場述職評議考核會,通過述職報告、現場提問、領導點評、群眾評議、整改落實等環節,進一步強化了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每季度召開黨組織書記現場辦公會,不斷強化黨組織書記立足生產抓黨建、結合實際抓黨建、心系基層抓黨建的工作格局和思路。
伊敏露天礦將紀檢監察工作嵌入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促進安全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巡察整改有力度。針對中央、上級公司巡視巡察反饋問題和公司下發的《關于對呼倫貝爾公司巡察發現屢巡屢現問題有關責任部門及人員問責的決定》,認真開展了自查整改和責任追究。
二是專項檢查有尺度。結合生產實際開展了紀律作風建設、外委剝離隊伍安全管理等專項檢查,充分發揮了檢查督導作用。
三是職能監督有廣度。制定印發了《伊敏露天礦職能監督管理辦法》,明確了各職能科室的監督責任清單,選定了14名職能科室監督員,通過每日一次臺賬、每周一次報備、每月一次匯報整改的“三個一次”開展職能監督工作,職能科室監督能力與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是廉潔文化有深度。制定下發了《伊敏露天礦廉潔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總結提煉出了露天礦六大廉潔理念,征集具有露天煤礦特色的廉潔警句49條,并通過“三進”(進班子、進崗位、進家庭)渠道進行了全面宣貫,拓展了廉潔文化對各工作崗位的滲透功能。
自1976年伊敏礦區開發建設以來,創業者守望相助、同甘共苦,伊敏露天礦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礦工“家園”文化。尤其是在2018年,礦工會緊緊圍繞“六有”工會要求,以“五亮”標準深入推進職工之家建設,形成了“12345”建家理念,即以職工利益最大化為中心的1個中心,全員參與、勤儉節約的2個原則,與黨員活動室、職工創新工作室、班組建設相結合的3個結合,展現露天文化、展現新型勞動者大軍風采、展現全員智慧、展現新時代發展理念的4個展現,致力于把“礦工之家”建設成為居有所安、事有所律、業有所成、心有所歸、情有所寄的“五有”之家的5個目標。

創新工作室成員現場進行技術改造
一是群眾監督員亮身份促進安全生產。制定《伊敏露天礦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管理制度(修訂)》,并聘用堅持原則、敢于維護職工利益、有工作經驗和較強責任心的44名職工為群眾安全監督員,每周開展檢查工作并通過微信群通報檢查情況,有效發揮了群眾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監督作用。
二是信訪聯絡員明職責保障和諧穩定。修訂了《伊敏露天礦暢通信訪渠道管理辦法》,引導職工逐級反映問題,通過公開礦紀委收信地址,設立民意箱、電子郵箱,建立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等方式暢通信訪渠道,在黨支部、車間設立14名兼職信訪聯絡員,將職工的訴求及時向黨支部和礦反映。
三是環境保衛員踐承諾守護碧水藍天。近年來,伊敏露天礦在清潔生產工作中形成了“1機制+N努力”為構架的“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揚塵治理模式,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綠色礦山。
伊敏露天礦黨委堅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注重挖掘新媒體優勢和平臺功能,發揮“微載體”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一是突出“道德講堂”凝聚力量。將以往思想教育中“你說我聽”轉為“我踐行、我參與”的方式,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傳遞了道德正能量。
二是“創星”講壇引領示范。開展黨員工作創星、月末評星、爭創六星活動,充分發揮模范黨員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礦工講壇”強化教育。引導全礦職工學法律法規,嚴守規章制度,為伊敏露天礦的發展壯大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礦黨委挖掘職工“微故事”,通過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精練簡潔的語言講述職工身邊人、身邊事,看似微小,卻影響廣大,讓職工真切感受到身邊榜樣的力量。
礦黨委始終將“鏡頭”聚焦正面宣傳,有效利用各種陣地傳播職工正能量。
一是有效利用宣傳媒介。加強礦局域網、樓內電子屏、伊敏露天礦微信群等媒體對重大活動、形勢任務等內容的宣傳報道。
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創建微課堂,組織黨員利用業余時間拍攝、制作培訓視頻短片,豐富職工教育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是創建了“華能伊敏露天”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十九大精神、礦黨建工作亮點、企業文化建設等有關內容,進一步展現了職工良好精神風貌。
伊敏露天礦群團組織始終站在職工群眾的立場上,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各項活動中,通過愉悅身心的人文教育,鍛造凝魂聚氣的核心價值,達到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作用。
敖金山等4名黨員利用自卸卡車、電鏟廢棄配件焊接了一座高8米、重8.2噸的機械人,詮釋了“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大礦工匠精神;在礦參觀臺、關鍵路口、維修部各車間門前,將直徑2~3.6米高的礦用自卸卡車廢棄輪胎作為宣傳標語展臺、門牌,格外醒目,被職工贊為“具有煤礦特色的輪胎文化”。同時“礦工之家”的啞鈴、花架以及場區內的路標、坑下現場的標識均是職工利用廢棄設備零件、油桶設計制作,充分體現了勤儉節約、人人參與的企業家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