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10月30日~11月2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煤炭工業國際技術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和匯顯展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本屆展會以“智能高效、綠色發展”為主題,集中展示世界煤機制造業發展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材料,展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煤礦智能化、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梁嘉琨,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張寶明、濮洪九,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桂來保,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領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澳大利亞、捷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波蘭、俄羅斯、美國、英國等使領館官員,以及國內外大型煤炭企業、煤機裝備制造企業的展商代表出席開幕式并參觀了展覽。開幕式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姜智敏主持。王顯政宣布展會開幕。
梁嘉琨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自1980年創立以來,展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參展商和參觀人數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國際煤炭展會舞臺。本屆展會圍繞“智能高效、綠色發展”的主題,展示了煤炭科技進步帶來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裝備。相信展會必將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煤機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提供新機遇。
據了解,本屆展會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波蘭、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家煤機制造業和煤炭生產廠家參展,展品包括各類采礦機械設備、礦井建設、巷道掘進和支護、礦井運輸、煤炭洗選、煤礦安全、智慧礦山建設等新設備、新成果。其中,煤礦智能化生產技術裝備是這次展會的新亮點。
鄭煤機集團煤機板塊肩負起使煤炭開采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的使命,憑借先進的技術研發體系,持續引領煤礦綜采設備的發展方向,直接推動了高端液壓支架研發、制造的國產化進程。目前,鄭煤機煤機板塊已具備年產30000臺(架)煤礦綜采設備的生產能力,能生產支護高度從0.55米到8.8米,工作阻力從1600KN到26000KN的各類液壓支架,以及630至1250全系列刮板輸送機及配套的轉載機、破碎機等設備,是全國唯一一家集智能、高端、成套、全壽命服務為一體的企業。此次參展的設備有大采高高端智能成套裝備、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ZY12000/18/50D超大伸縮比液壓支架等。
西安重工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涵蓋采煤機、掘進機、液壓支架、刮板(皮帶)輸送機、電氣自動控制等。其中,“大傾角煤層綜采綜放工作面成套裝備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智能化高效采煤機填補了國內產品的空白;進口采煤機大部件及整機的國產化替代實現突破,產品質量達到同類進口設備水平。此次展覽會,西安重裝展出了EML340連續采煤機、MG620/1660-WD采煤機、SGZ1000綜采工作面智能化刮板輸送機等設備,展示了西安重裝在推動煤礦智能化開采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與實踐。

徐工集團參展的EML360連續采煤機、CYTJ45輪式掘進臺車、EBZ260M-4H掘錨機等設備均具有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特點,為煤炭行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三一重裝展出的EBZ160Mi智能掘錨一體機是國內首臺搭載智能化技術的掘進設備,敲開了智能化掘進的大門,引領煤礦智慧時代新趨勢。此外,三一重裝的MG730i智能采煤機、ZY4000/09/22液壓支架等設備,智能化程度高、適應性強,進一步提高了煤炭行業的智能化水平。
航天重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攜全球首款5噸防爆電動無軌膠輪物料運輸車、全國首臺有色礦山5G網絡智能110噸無人駕駛礦用車和煤安5人車、19人車、80噸支架搬運車、防爆電動應急救援車等實車,以及全球最大363噸礦用車和80噸電動鏟板運輸車模型參展,突出了“智能高效、綠色發展”的主題。目前,航天重工已經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提供露天礦、井工礦智能運輸裝備整體方案的供應商,推動了“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安全礦山”的建設。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煤裝備、兗礦集團、山東能源重型裝備制造集團、太重煤機等國內大型煤機裝備制造企業以及澳大利亞FLS愛邦有限公司、德國高科液壓科技有限公司、瑞典的山特維克礦山和巖石技術等國外知名企業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新技術、新設備。
此次展會為海內外煤機企業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已經成為了亞洲地區煤炭采礦業盛會和國際煤炭界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責任編輯:張瑞瑞)
文/本刊記者

10月29日,新中國煤機發展70年和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梁嘉琨,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濮洪九,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彭建勛,國家能源集團副總經理李東,中國科學院院士何滿朝,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國家煤監局科技裝備司巡視員王素鋒,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調研員葉猛,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原副會長楊化彭,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張勇,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鏡,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嚴建國,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執行董事朱鳳山,山東能源局黨組成員于秀忠,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守禎,大同煤礦集團副總經理吳興利,兗礦集團副總經理趙增玉等出席會議,來自有關煤炭生產企業、煤機企業的負責人和科研院所代表16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鐵旭初主持。
會上,張勇作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成立30周年報告。他在報告中回顧了煤機協會成立30年來的主要成績,展望了今后煤機發展趨勢和煤機協會的主要工作任務。他表示,煤機協會將始終堅持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堅持以行業發展為己任,堅持以服務會員為宗旨,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煤機協會科學化發展水平。
在座談交流環節,王顯政對煤機制造業和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成立30年來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表示祝賀,指出煤機制造業是中國煤炭工業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并提出了煤機行業和煤機協會下一步工作方向。濮洪九回顧了煤機行業的偉大發展變化,指出煤機行業要攻“高精尖”,要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升級改造方面下功夫,花大力氣攻克關鍵核心元部件,掌握核心技術。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董事長焦承堯匯報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鄭煤機集團的有關情況,并闡述了鄭煤機聚焦改革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李東表示國家能源集團將繼續和煤機協會、廣大煤機企業一道,共同致力于提升煤機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水平。王國法就煤機行業下一步如何深入推動智能制造提出建議。中國煤礦機械裝備公司總經理馬利介紹了國有煤機企業深化改革的先進做法。三一重裝總經理張志宏介紹了民營煤機企業的改革創新經驗。山東省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兗礦集團副總經理趙增玉介紹了山東省煤機協會建設經驗。
梁嘉琨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煤機行業70年來的偉大成就,肯定了煤機協會30年來的主要工作成績。他指出,今后一個時期,煤機行業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鄭煤機集團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注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堅定推進產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促進煤機行業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群化協調發展,推動煤機產業由量大向質強轉變。他強調,煤機協會要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編制好煤機“十四五”規劃,堅持開拓創新,進一步提升煤機協會的影響力、凝聚力和綜合實力。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中國煤機——我的驕傲》紀錄片。
(責任編輯:邵冰鋒)
文/本刊記者

10月24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信息化分會主辦、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現場會”在山東曲阜召開。本次會議以“兩化深度融合助力煤炭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研討新時代煤炭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方向和路徑,共同學習以兗礦集團等為代表的各類先進企業兩化融合經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信息化分會會長王虹橋,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協會高級顧問王廣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主任、信息化分會副會長陳養才,兗礦集團總工程師孟祥軍等出席會議。煤炭行業從事煤炭信息化工作的單位領導、部門負責人及技術人員,有關專家學者、信息技術企業代表近30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陳養才主持。
王虹橋在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煤炭行業兩化融合發展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五個轉變”,兩化融合推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已成為大勢所趨,形成了三個明顯的趨勢和特征:一是正在加速探尋各類新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場景,推進項目落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熱門技術已開始服務煤炭行業;二是以煤炭的智能化建設為核心的各類研究、探索和嘗試已成為“燎原之勢”,煤礦的智能化建設已經形成“政產學研用”立體化發展格局;三是煤礦不僅開采煤炭資源,還在挖掘“數據資源”,大型煤炭集團信息化建設開始將數據標準化、綜合數據集成、基于大數據的一體化管控平臺等建設定為主攻方向,各類基礎數據開始發揮巨大價值。王虹橋呼吁,行業內外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煤炭工業加快動能轉換,為實現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而奮斗。
孟祥軍在會上致辭。他簡要介紹了兗礦集團近年來在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做好“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經驗。對協會邀請兗礦集團協辦本次會議表示感謝和歡迎。兗礦集團信息化中心主任張元剛、兗礦集團智能開采試驗中心主任亓元浩分別對兗礦集團數字化轉型實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研究與實踐進行了詳細闡述,介紹了兗礦集團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歷程、總體思路及規劃目標、主要做法、成效和心得體會。
在專題交流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智慧供應鏈等熱點技術高頻出現,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極大關注,各類技術企業對這些技術應用于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進行了深入解析,大大提升了與會人員對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的信心。有關業內專家在會上梳理了我國智能煤礦建設存在的問題,強調煤礦智能化建設需要協同創新,艱辛探索,未來發展任重道遠;安全生產,企業重中之重;融合創新,方可賦能礦山。作為此次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科達自控聯手亞控科技開發的“墨龍”系列安全生產管控一體化平臺在會議上發布,將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10月25日上午,與會人員分三組赴兗礦集團本部及所屬廠礦參觀考察兗礦兩化融合發展成果。分別參觀了兗礦集團調度指揮中心和共享服務中心,了解了兗礦“三化”建設和共享平臺建設情況;參觀了東華重工高端裝備制造生產線,東灘煤礦數字化礦山建設和MES系統,鮑店煤礦智能綜放工作面以及濟三煤礦智能掘進工作面。
(責任編輯:邵冰鋒)
文/本刊記者

10月18日,“煤炭人致敬祖國”全國煤炭行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場舉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王顯政,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梁嘉琨,國家煤監局副局長宋元明,國資委協會黨建局巡視員劉續浩,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主席張波;原煤炭工業部、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國家煤監局老領導張寶明、濮洪九、趙鐵錘、王樹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領導姜智敏、劉峰、王虹橋,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領導陶鳳鳴、王廣德、孫之鵬、呂英;中煤能源集團董事長李延江、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局長趙平、山西省煤炭協會會長王守禎等領導觀看了展演。展演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彭建勛主持。
在展演開始之前,王顯政和梁嘉琨代表主辦方為中煤能源集團頒發了紀念獎杯。梁嘉琨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指出,今天大家歡聚在這里,慶祝新中國70華誕,用文藝的形式表達熱愛祖國的心聲,也是煤炭人的一次相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是煤炭人的家,承載著煤炭戰線的寄托,為煤礦工人謀幸福是我們的初心,為煤炭行業謀發展是我們的使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將繼續秉承服務的宗旨為煤礦工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不懈的努力。祖國發展七十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波瀾壯闊的變化。煤炭工業也和祖國同行,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起步到騰飛再到飛躍。這是煤炭工業與祖國同行帶來的輝煌成就,也是幾代煤礦人為此付出的心血。讓全體煤炭人共同致敬祖國!
此次文藝展演的節目大都是以煤礦為題材的作品和煤礦藝術家們所創作的作品,反映了各個不同時期煤炭工業發展的精神風貌。展演活動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為“歲月如歌”,歌舞《咱們工人有力量》、民樂合唱《黑土地》等節目,以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示了新中國第一代礦工的精神風貌;
第二篇章為“砥礪奮進”,表演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詩朗誦《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男生四重唱《堅守》等節目,展現了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煤礦工人兩肩扛著家和國,在百米井下默默堅守,獻出滾滾烏金,點亮萬家燈火;
第三篇章為“礦工萬歲”,音樂詩朗誦《祖國,講一個太陽的故事給你聽》將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五百五十萬煤炭大軍共同講述著千古流傳的太陽的故事,中國礦工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對未來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和向往。民樂合奏《我和我的祖國》、領唱合唱《礦工萬歲》等節目,展現了煤礦工人堅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表達了煤炭工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展演在《歌唱祖國》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場的全體人員把對祖國的祝福寄托在嘹亮的歌聲中。
此次展演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中國煤礦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全國委員會、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承辦,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協辦。部分在京煤炭系統老領導、老同志;各煤炭企業、科研院所、煤炭院校、省級煤炭協會、中國煤礦文聯理事會參會代表、新聞記者和職工代表共800多人現場觀看了展演。展演同步進行了網絡直播,共有近13萬人通過網絡觀看了演出。
(責任編輯:張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