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童景妍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群眾過得更幸福。AIoT智慧物聯網正在幫助打造更加安全的城市及交通。
作為全球AIoT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截止2018年底,宇視已成功服務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35個城市的120余條地鐵線路。宇視持續完善“六山兩關”系列核心AI產品,致力于在AIoT領域打造全棧式數字化解決方案,加速AIoT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守護安全美好生活。
1949年開國大典前周總理說:“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一個族群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來,于“瀕臨崩潰邊緣”走向富起來,于“滾石上山”走向強起來,科技進步沒有半點捷徑,奮斗創造人間奇跡。60年后的2009年閱兵,坦克洪流展示著人民解放軍超越巔峰期蘇軍的裝甲素養。又過10年的2019年閱兵,以五代機、大型飛翼無人機為代表的空中梯隊,和世界最強大的空中力量從望塵莫及到接近并駕齊驅;東風真理在可靠、射程、精度問鼎世界。
只有做困難的事情,才能取得更大進步,這一點對任何領域都適用。今天,70周年國慶大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北京市以最高等級安全防控護航。自8月起安全保障進入實戰狀態,直至10月大閱兵順利完成,宇視科技依托IMOS操作系統,以AIoT智慧物聯整體方案,守護在天安門、十里長街、北京各區縣、受閱部隊進出區域,守護在地鐵、機場、高速、檢查站,遍集京津冀保障活動。
在現場,宇視技術服務鐵軍口碑。宇視團隊響應大閱兵安保需求,協同相關部門系統升級優化、安全漏洞掃描,運行人臉識別、車輛識別、交通提示屏疏導道路擁堵、尋找嫌疑人等功能。閱兵儀式期間宇視北京技術服務部全員值守現場,特別是在受閱部隊進出的區域,投入多位專家專職保障,以專業技術能力和服務精神護航人民軍隊,敢打硬仗的宇視在客戶中形成“鐵軍”口碑、技術硬漢的形象。不僅僅是國慶閱兵,人大政協兩會、APEC峰會、一帶一路峰會、中非論壇等國家重大活動的保障,宇視因信任從未缺席。
在北京,十年積累和持續改進,從IP到AIoT,從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到智慧服務,取信首都全覆蓋。宇視以高品質、高可靠方案,在東城、西城、海淀、朝陽、豐臺、大興、房山、通州、密云、延慶、昌平、順義、懷柔、平谷、門頭溝、石景山等16區的智能交通、智慧物聯、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項目中有諸多應用,產品覆蓋治安、電子警察、卡口、城管等幾乎所有方面,可靠運行多年并持續擴容,證明符合首都地區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市民服務的高要求,24/7/365無間斷為北京居民守護安全美好生活。
在京津冀周邊的重點城市、重點道路。宇視協助河北省率先實現“京津冀大數據一體化”服務于70周年安保任務;服務于省公安廳的指揮顯示系統為反恐指揮提供了有力保障;服務于全省交警的路防工程守護了全省的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宇視原廠工程師全程駐場保障,數字邊界封控系統與三道防線智慧安檢系統持續穩定運行,運用大數據,視頻結構化,人臉數據解析,多維數據研判等多項核心技術助力安保業務應用,使得城市與多條進京高速、國道等關鍵線路相連,以智慧的可視化指揮系統服務首都。
在地鐵,北京幫助宇視煉就兩個紀錄,16號線專用CCTV及警用系統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地鐵高清線路;在全自動化運行的燕房線,宇視全線守護,發車、靠停到回庫與洗車全自動,全車僅1名工作人員,成為順應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示范項目。通往大興的新機場線,均使用宇視前端攝像機。本次國慶大閱兵地鐵核心區域1、2、4號線均部署宇視前后端產品和管理平臺。
領先技術落地是攻堅克難,探索全球機場最大規模AI部署。機場是要求嚴苛的高端行業,宇視在機場最早替代外企,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1、T2、T3全部航站樓、8分鐘人性停車等服務,均由宇視交付。以AIoT智慧機場解決方案深度參與大興國際機場建設,“一張臉走遍機場”便利背后,是對超萬路前端設備統一管理,實現業界首次對接ESB總線;部署『昆侖』AI服務器,500路人臉識別及20%冗余處理能力,刷臉自助航顯、登記口AI尋人,深度智慧成就最佳旅客體驗。大規模AI落地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宇視團隊仍在備戰大興機場壓力測試。

▲宇視守護社區
6月23日,甘肅省首條地鐵——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下稱“地鐵1號線”)一期試運營,線路下穿黃河,成功攻克隧道挖掘機四穿黃河等“世界級施工難題”。宇視科技探索AIoT整合方案,2000余路精工前端配合后端智能檢測服務器,滿足蘭州地鐵高標準需求,交付甘肅標志性民生工程,守護奇跡工程,見證蘭州這一新亞歐大陸橋中心城市駛入軌道交通時代。
蘭州地鐵1號線東起東崗,西達陳官營,全長25.9公里,共設20座車站,串聯四個主城區,極大提升市民出行效率。一期工程歷時5年,在蘭州海關站和馬灘站,深安大橋南站和蘭州城市學院站之間,兩次沉于黃河河道下,共修建4條隧道,破解紅砂巖地質穩定性差、基坑施工難度大等技術難題。黃河段的卵石、石英含量極高,水壓大,采砂區、地勘孔不確定性高,在相繼克服四穿黃河、側穿小西湖立交橋、下穿張掖路步行街等多個重大工程難點后,實現全線隧道貫通。
前端感知方面,蘭州地鐵1號線20個站點共部署2000余路IPC,覆蓋地鐵出入口、安檢等多個場景,尤其是地鐵列車上下行通道處,為司機提供實時視頻,保障地鐵安全運營;宇視IPC均能適應強光抑制,自動調節畫面亮度,視頻數據可實時上傳至后臺數據中心;在售票窗、保險柜等重點區域部署的IPC,加入智能檢測功能,具備智能行為分析功能,可實現入侵報警。
信息整合方面,基于IMOS開放架構,采用宇視圖像應用服務器和報警管理服務器,實現報警聯動,接入地鐵系統總控中心和27個分控室,與軌道交通管理部門共享視頻數據;實現多方視頻數據匯聚,信息更加全面。
擴展應用方面,系統預留相關接口,后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接入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網絡攝像機,并且可以在出入口等位置部署人證核驗設備、人臉識別終端等智能設備,納入視頻系統做統一管理,進一步提升地鐵的整體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