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詠物抒情,托物寄意,“花”是極優美的載體。
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的千古名篇之一,堪稱歷代詠蓮詩文中的極品。它文字精湛,手法生動,含義精美。人們評價,“讀讀《愛蓮說》,似乎就能夠產生激濁揚清、蕩滌塵垢的精神力量”。其千古名句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個句子對蓮作了細致傳神的描繪,寫出了蓮花美麗的花形和芬芳的氣質,贊美了它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作者借蓮花喻君子,表明了自己不求媚于人,不攀附權貴,保持操守的高尚追求。
如,毛澤東的詞《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詠梅詞,格調明朗,意境高遠,結構精致,立意新穎,表現了梅花的俏麗、堅貞、樂觀、謙遜,表現出濃郁的象征意義。如,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歌詠了偏僻遙遠山谷里一株小小的百合深深扎根、立志開出美麗的花朵的奮斗過程。作者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進行了潑墨式的抒情:
不管別人怎么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一株在偏僻遙遠的山谷中生長的百合,因為守望而成為美麗迷人的“百合谷”。守望,是信念,是堅守,是期盼。
有些東西是需要用一輩子的時光去守望的。比如真誠,比如愛情。
也許不是每條江流都能匯入大海,不是每一個守望都能等到花開。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會變得深刻,心靈就會變得充實。
在守望中,我們拒絕誘惑;在守望中,我們追求卓越;在守望中,我們的生命將變得成熟穩健,光彩照人。
這些因托物寄意而涌動出來的文字,感染、凈化、激動著我們的心胸。
無數詠“花”抒情的美妙作品,讓我們不斷地收獲著美的濡染:
當無數生命用消極的冬眠躲避嚴寒的時候,你卻應該清醒著,應該毫無畏懼地伸展出光禿禿的枝干,并且要把畢生的心血都凝聚在這些光禿禿的枝干上,凝結成無數個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風把它們搖撼,一任嚴霜把它們包裹,一任飛雪把它們覆蓋……
——趙麗宏《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
我向來喜歡花木,百花之中,尤其喜愛菊花。……西風越緊,它們開得越茂盛。寒霜越大,它們開得越艷麗。真不愧是一種富有晚節的可愛的花兒。我愛它們超凡脫俗的風姿,我愛它們平易簡樸的本色,然而,我更愛的是它們那傲霜斗雪不畏強暴的高尚情操。
——峻青《傲霜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