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娟
摘 要:本文首先對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作出闡述,然后對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關系展開分析,最后結合實際情況,說明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希望可以對業內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產業經濟 城市發展 作用分析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業、工業以及服務業是產業經濟主要類型,工業產業經濟以及服務業產業經濟是當前城市發展的主要依靠。城市建設規劃方案會受到工業產業結構優化轉型的直接影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功能作用與服務業產業經濟具有直接關聯。
一、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相關概述
城市發展對于產業經濟水平提升具有基礎作用,而產業經濟會反作用于城市發展。在城市發展不同階段,產業經濟具有不同特點。如在1870年以前,城市帶形成期間,產業革命就對城市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其主要表現為工廠制度興起、機器生產出現、生產走向集中、交通運輸革命;如在1870~1920年期間,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到來就讓電力成為社會發展主要動力,在此推動下,城市中鋼鐵行業快速發展,鐵路運輸迅速興起,重工業發展更為集中,而新興工業也帶動了新興城市發展,交通運輸行業的進步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在1920~1950年期間,汽車、石油產業迅速發展,這讓城市中心承載力限制得以突破,城市朝著邊緣地區擴散、發展規模增大是主要表現,經濟活動也分散至城市郊區;如在1950年以后,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主要表現為城市與其他周邊區域形成有機整體,與此同時,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密切。
二、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關系分析
(一)內在聯系
1.發展同步
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具有發展同步的主要特點,這也決定了二者之間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在經濟發展初期,城市發展主要動力是農業,農業產業經濟可以為城市發展提供勞動力以及生活必需品;在經濟發展至一定程度后,工業成為城市發展主要動力,工業生產方式的革新可以讓勞動力從傳統勞動形式中得以解放,讓勞動生產率得以提升。與此同時,工業產業經濟具有規模性,可以快速連接傳統手工工廠以及個人消費;在工業化實現后,第三產業快速興起,這主要是因為高度工業化需要具有管理科學性、溝通及時性,而第三產業將會對城市進一步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2.互相影響
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占有基礎性地位,而城市發展對產業經濟發展具有支撐作用。就城市而言,文化、政治、經濟是其中心表現,三者發展水平共同決定了該城市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物質需求能否得到滿足。與此同時,城市中包含復雜社會體系,產業經濟對該體系的健全性、文化性具有決定意義。產業經濟布局情況將會影響城市未來規劃制定,而城市規劃將會對產業經濟未來發展具有一定指導作用。也就是說,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具有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內在聯系,只有對產業經濟進行科學布局才能保證城市發展戰略制定合理,也只有保證城市發展戰略滿足產業經濟未來發展需求,才能推動產業經濟發展。
(二)表現形式
1.土地資源方面
土地在城市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地資源規模以及土地資源規劃水平對城市發展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就產業經濟而言,在產業經濟布局規劃過程中,規劃舉措會影響城市土地地形地貌特點以及城市整體生態環境,不同產業經濟具有差異化土地需求,土地使用方式會因此產生變化。因此,著眼于城市建設規劃,為讓產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對土地使用規模問題予以優先考慮。如城市規劃產業為能源產業、原材料產業,那么就可以在土地使用時考量交通便捷性,可以對靠近河海附近位置進行選擇;如城市規劃產業為大型工業產業,那么就可以在土地使用時考量占地面積情況,可以對城市周邊空曠處進行選擇。
2.基礎設施方面
城市基礎設施涉及多種類型內容,涵蓋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如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城市交通、城市生活燃氣、城市用電等,在城市基礎設施支撐下,可以讓城市平穩發展、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得到保障。以水電資源為例,產業經濟發展水電資源需求量遠遠高于居民水電資源應用量,如果水電資源開發不足,就會影響產業經濟發展,如果水電資源提供充分,就可以對多種類型產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生態效益方面
生態環境對于城市生態效益發揮具有直接影響,同時和產業經濟轉型、產業經濟發展具有密切聯系,只有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才能讓城市發展以及產業經濟水平提升得到保障。現階段,在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如生態污染問題較為常見,具體表現為大氣污染、噪聲污染以及河流污染,這會對產業經濟良性發展造成阻礙,只有對此類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才能讓產業得到合理規劃。與此同時,在城市產業規劃布局中,科學布局也有利于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如在技術密集產業的布局過程中,就可以將其在軟性城市環境方面予以有效規劃;如在加工業產業的布局過程中,將其在交通道路周邊進行有效規劃,就可以減少此類產業所造成的生態污染問題,為產業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保證。
三、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在單一地區,產業經濟發展主要指的是隨著城市發展該地區產業而不斷演進的過程,其主要特征表現為:(1)生命周期完整。單一產業從出現到被新產業替代需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以及衰退階段。(2)時序周期性。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而發生變化。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關系十分緊密,其具其具體作用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具有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城市建設規劃工作中,為讓城市未來可以健康、穩定發展,往往需要考量城市產業經濟分布當前狀況以及城市內部主要空間結構。這可以讓產業經濟發展實際需求得到滿足,可以讓城市空間結構規劃方案得到有效調整,進而讓城市發展加快;其次,在城市發展進程中,產業經濟對于其發展具有支撐作用。通過對產業經濟進行科學布局規劃,可以讓城市空間結構得以改善,讓城市規模得以壯大,為城市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最后,通過對產業經濟發展需求進行充分考量,可以讓城市有限空間利用更為充分,讓城市實際價值以及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生態平衡得以維護的基礎上確保城市發展穩定性、健康性以及可持續性。
(二)改進經濟結構體系
改進城市經濟結構體系是城市化發展的關鍵要求,產業經濟對于城市經濟結構體系的改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勞動生產率方面。產業經濟布局會直接影響勞動空間分布情況以及勞動空間分工情況,合理的產業經濟布局可以讓城市勞動率質量得到保證。
(2)資本循環率方面。資本循環率可以反映城市資源分配情況,可以為城市資源科學分配提供參考意見。而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可以讓城市資源分配合理性得到保證,進而讓其資本量得到不斷積累。
(3)土地利用率方面。產業經濟發展可以讓城市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通過科學開展產業經濟布局規劃工作,可以讓城市土地規劃和利用水平得以提升,讓城市得到健康發展。
(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我國各大城市產業經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而不斷提升,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環境問題較為突出,這對于產業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利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融入綠色理念的低碳節能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產業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產業經濟規劃中,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可以推動各大產業積極引進綠色節能技術,這對于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產業朝著環保節能方向轉型還可以讓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得以改善。
(四)促進社會文化發展
產業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文化發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以體育產業發展為例,體育產業具有巨大的媒體覆蓋量以及龐大數量的忠實觀眾,其社會影響力以及政治影響力較為廣泛。與此同時,體育產業的發展可以讓城市社會凝聚力得以提升,讓居民的城市文化認同感得以培養,這對于當地社會文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如在我國很多城市中,就擁有自己的足球隊、籃球隊,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參與體育活動、觀看體育比賽的條件,進而讓城市居民社會文化生活變得更為豐富,有利于提升居民對城市認可度,并發揚城市人文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土地資源方面、基礎設施方面以及生態效益方面,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具有發展同步、互相影響的內在聯系,其中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作用主要為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改進經濟結構體系、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以及促進社會文化發展。因此,需要在城市規劃建設全面考量產業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讓產業經濟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孔慶玲.產業經濟溢出效應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探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9):74.
[2]孫曉蕾.芻議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J].商訊,2019(06):134—135.
[3]曹正榮.經濟轉型下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融合發展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8(22):88—89.
[4]方瑛.產業經濟溢出效應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7,31(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