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璇
摘 要:教育行政是國家行政的一部分,同時它也是一種管理活動,既具有國家行政職能,又具有綜合管理職能。它的主要職能應該是計劃、決策、督導、評價、執法、服務。管好教育事業就得發揮上述職能的作用。教育行政學是一門研究國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領導和管理教育事業中的工作規律的科學。教育行政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我國還是比較年輕的學科。
關鍵詞:教育行政 體制 體制改革
一、教育行政體制的辨析
從教育行政學的產生直至現在,無論是著作、教材或者是文章,在談論教育行政體制改革時,似乎都沒有在界定概念的基礎上來談論教育行政體制的改革, 結果對教育行政體制改革的看法只能是隔靴搔癢。那么,教育行政體制的內涵是什么呢?
孫綿濤教授在《教育行政學》中對“教育行政體制”進行了表述。他認為:“教育行政機構與一定的規范相結合就構成了教育行政體制?!彼峭ㄟ^對教育體制的全面分析來闡述教育體制的概念,再通過演繹的方法推導出教育行政體制的內涵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一門學科只有通過分析、演繹方能達到成熟的地步。同樣地,一個概念也應該是這樣。
二、教育行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科學研究的出發點不應該是理論的體系或學科的結構,而應該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同樣地,教育行政體制改革的出發點也應該是教育行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依據上述觀點,教育行政體制中所存在問題就應該從教育行政機構和教育行政規章制度兩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混亂
在教育行政機構與政府部門的關系上,教育行政機構與政府部門是從屬關系,但這不代表各級行政機構與各級政府部門之間都屬于從屬關系,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專業行政部門并不屬于從屬關系,而是一種并置和平等的關系,即便是這樣,在現實當中,教育行政機關和政府教育職能部門相比較,它的地位要比其他專門部門的地位低,這種情況對教育行政職能的發揮和教育行政效率的高低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教育行政機構各部門之間的內部關系上,從中央政府到省、自治區、直轄市,縣,市,區,鄉的五個層次的教育行政機關,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五級的教育行政機構之間不僅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更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在現實當中,每一級的教育行政機構往往受同一級別政府部門的約束, 聽從它的領導但并沒有接受上一級的教育行政機構的領導,這樣一來,對各個層次的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產生很多不好的障礙,從而使得各級教育行政機構之間銜接起來比較困難,耽誤了工作的進展。除此之外,同一行政管理水平的不同區域之間、隸屬于政府的教育行政機構與隸屬于企事業單位的教育行政機構之間橫向聯系并不多,隸屬于政府的教育行政機構與隸屬于企事業單位的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不明晰,形成了各自為教、各自行政的局面,對共享學術信息和協同發展非常不利。在教育行政管理和學校的關系上,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教育行政機構對學校教育教學過程進行直接干預,這樣一來,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狀況十分嚴重,從而造成了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復雜性、任務繁重,以致教育行政機構部門之間的設置與日俱增,教育行政機構之間想要精簡十分的困難。這實際上就是沒有擺正教育行政機構與學校關系的結果。在教育行政機構與社會的關系上,教育行政機構應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辦教育, 以增強政府辦學的力度,但是現在所運行的教育行政系統里面,缺乏動員、吸收社會力量投資教育的相應機構,致使社會力量辦學處于分散狀態,社會閑散資金未能充分地聚集起來用于教育事業。
(二)在教育行政機構中設立的管理職位不合理
有些教育行政機構在設置管理崗位時,并沒有根據教育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所制訂,更多的是自己主觀意識所構建出來的;更多的是設置多一些干部崗位以此來安排干部,不是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這只能滋生官僚主義, 導致各種低效管理。
(三)教育行政規章制度混淆不清
相關的教育行政法規并不健全。一般來說,教育行政規章制度包括總章程、機構的規章制度、工作的規章制度以及人員的規章制度,但是大多數的單位只有一項規章制度或者就是幾項規章制度,很少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比較全面的。各省、市的教育行政規章制度沒有能夠極大限度地與國家的教育行政規章制度相吻合, 有的在依章辦事時表現出的卻是各行其是。各教育機關的規章制度則缺乏一定的協調性, 致使從事基層教育工作的校長、教師們無所適從,不知按誰的規章制度辦事為妥。在學校的行政工作中時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四)教育行政機構與相應的規章制度不配套
國家之所以要在教育方面進行重大的改革以及教育內部進行機構調整,就是因為兩者之間不配套造成的。教育行政機構與相應的規章制度的脫節, 導致了很多部門、個人在教育行政的過程中出現越權行為。越權很有可能使教育行政機構之間、教育行政人員之間不斷發生矛盾。矛盾的激化就會使教育行政工作在一種不良的狀態下運行,最終導致各教育行政機構的規章制度如同一紙空文, 形同虛設。
三、教育行政體制改革
在剖析了教育行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教育行政體制的改革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教育行政體制改革必須在國家的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相結合的高定位上展開
從歷史上來看, 教育行政體制的改革都是在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的推動下進行的。這是因為政治、經濟制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而規章制度總是和一定的組織機構相適應,導致了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決定教育行政體制。從系統論角度來看,教育行政機構成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是政府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其改革不可能脫離政府的宏觀指導而獨自進行。
(二)理順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建立層次合理的教育行政組織機構
當前教育行政機構已經形成了體系復雜、設置齊全的行政組織,組織內需要各種級別和類型的組織體系。在縱向上面,每一級的教育行政機構部門都應該梳理好各級之間的關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能夠更加適當地行使自己的權利,這樣一來對上級教育行政機構的權利進行了強化,更好地調控教育行政機構的宏觀職能。在橫向上面,應該清楚地知道教育行政各個部門之間的責任所在,梳理好教育行政機構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正確劃分教育行政機構中決策與執行、指揮與服從、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更加合理地劃分好職責權利。
(三)制定健全的教育行政規章制度,與相應的教務管理機構匹配
教育行政規章制度包括公司章程和機構的規章制度、工作的規章制度和人員的規章制度??傉鲁剃U述說明教育行政機構的性質、位置以及功能;機構的規章制度更加嚴格地規定了教育管理機構所要運行的規章制度、運作的職責權限;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規章制度是組織責任和權威的具體表現,每個部門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人員的規章制度是指教育行政機構人員應該遵守什么樣的制度。此外,在制定其制度時,應注意總體規劃和逐步制定,以確保沒有差距或重疊,從而使教育行政規章制度更好地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健全的教育行政規章制度有利于教育行政機構和教育行政人員清楚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這樣一來,教育行政機構以及教育行政人員都會按規章制度來執行,提高辦事效率。
參考文獻
[1]孫綿濤.教育行政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張詩亞,周誼.中國教育戰略重點問題[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