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宇
摘 要:隨著中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化,現階段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大多面臨較為嚴峻的就業問題。對于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而言更是應當結合就業需要,從綜合素養提升的角度對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進行養成,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就業需求 高校音樂表演專業 自主創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新時代的高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地進行資源整合,以自身優勢的擴張來提升整個創業經濟價值。另外,隨著中國高校體系的擴招,很多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更是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應當從本質上提升他們的自主創業意識,在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擇業觀的同時,通過自主創業減少社會壓力。
一、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創業引導力薄弱
現階段的高校在進行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師力量與教學配備不匹配的現象,相當一部分高校教師并沒有充分地發揮其自身引導作用,不僅忽略了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專業啟迪和專業思維拓展,同時也沒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能力提升。
(二)院方重視程度有限
受多年的“鐵飯碗”思想影響,很多高校乃至學生家長、學生本人對自主創業的重視程度并不高漲,高校在日常教學中沒有對此展開專項培養與指導,不僅缺少專業教師的針對性引導,同時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自身也缺少一定的認知,個別家長還會反對學生自主創業。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到了高校學生的創業成功率。
(三)大環境影響
自主創業與被動就業相比,具有較大的難度,一方面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經營意識,另一方面則是要對整個音樂表演市場動態進行充分預判,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自身的創業成功。然而隨著經濟局勢的低迷,很多社會因素都成為制約高校學生自主創業的絆腳石。
二、基于就業需求提高自主創業意識的策略
(一)強調高校專業引導與培養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高校必須要結合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自主創業特點,來開辦一些綜合性課程,一切以學生創業需求、就業需求進行優勢發揮。在實踐中,高校可以通過開設“音樂表演創業資訊”課程來提高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理解,同時通過引入大量的就業項目來減少學生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創業阻力。
與此同時,院方還應當結合畢業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外部聘請專業講師的方式,針對畢業生的實際情況與實際困難來“量體裁衣”,從提升學生經營謀略意識、創新意識、市場合作能力等角度提升創業成功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校方還可以通過引入演藝公司、音樂游戲制作室、藝術培訓機構等方式拓展學生的就業思路。
(二)提高高校教學理念認知
創新思維對于提升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意識養成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年輕的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而言,年輕的他們很容易在創業的過程中遭受到較大的社會壓力和市場競爭壓力,高校教學團隊必須要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通過思維上的創新和完善來提升其內在的創業動力與競爭力,使他們在優異的專業水準的前提下,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參與到創業大軍中來,真正地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廣大高校專業教師就可以結合“自主創業”這一目標,來開設一些綜合性課程,通過幫助學生對大環境下的創業環境、創業條件、創業可行性展開分析和調研,來將學生創業中將會遇到的一些困難進行解決,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率。
(三)優化資源
面對競爭激烈的大環境而言,高校在進行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應當以科學的資源優化和資源整合,來為學生開辟一條自主創業的康莊大路。例如,地方高校可以委派一支專業談判團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深入企業當中,在進行校企高度融合的同時,一方面發揮企業運營優勢,一方面發揮高校專業人才優勢,以一種強強聯手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信息展開創業。
此外,各級高校也可以通過與當地政府搭建實踐平臺的方式,為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爭取到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這種實踐來對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調整和修訂,在明確未來創業目標的同時也能夠堅定心中信念,背靠企業、政府、高校著三棵大樹,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創業是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核心展現,每一名高校管理者、教育從業者都應當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創業思想與創業意識,對現有工作手段、管理手段進行及時調整,為每一名高校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打造良好的創業指導環境,最大程度上減少學生創業難度,為他們的未來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宣茂成.基于就業需求提高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自主創業意識的有效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9(11):7—8.
[2]吳永亮,康嘉怡.新形勢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就業需求探討及自主創業意識培養[J].高校第一課堂(藝術教育),201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