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岱 梁 慧
在金湖縣,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胸佩閃亮黨員徽章的人,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街頭、校園、敬老院、困難群眾家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湖城黨員志愿者,老百姓習慣地稱他們為『愛心紅馬甲』。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這成為新時期基層組織建設的目標和方向。那么,“什么是組織力”“如何提升組織力”?為此,本刊特開設“提升組織力擔當新使命”專欄,重點介紹各級基層黨組織在提升組織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的特色做法,供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在金湖縣,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胸佩閃亮黨員徽章的人,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街頭、校園、敬老院、困難群眾家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湖城黨員志愿者,但是老百姓都習慣稱他們為“愛心紅馬甲”。這些“紅馬甲”就像一簇簇跳動的火苗、一股股涌動的暖流,溫暖著湖城老百姓的心。
這不,進入2019年,“紅馬甲”們努力奔跑的身影更加矯健動人,可圈可點。
“大姐,喝杯熱茶吧,不耽誤工夫,喝點暖和暖和。”清晨安靜的街道傳來一聲熱情的招呼,寒風中,一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來到正在掃地的環衛工人鄧大姐身邊,把熱騰騰的奶茶、雞蛋塞到鄧大姐手中。
“這茶喝了心里真暖和。”鄧大姐捧著茶杯有些哽咽。
為了表達對環衛工人的敬意,弘揚文明新風尚,在2019年的第一個清晨,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區30多名黨員志愿者自發組織,自掏腰包,自覺行動,準備了400份熱騰騰的早飯,走上縣城的大街小巷給環衛工人、園林綠化工人送上新年的第一個祝福。
像平安路社區這樣的“紅馬甲”黨員志愿者,全縣共有1200余名。在“‘紅馬甲’進社區”活動中,縣城區建立了12支志愿服務隊伍、18個10分鐘“紅馬甲”服務圈,188個小區樓道內張貼上了附近黨員志愿者的姓名、聯系電話和服務內容。現在,換燈泡、開門鎖、通下水道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難題,只需一個電話,“紅馬甲”就能上門輕松解決。老百姓紛紛為他們點贊,都說“黨就在身邊吶”!
1月10日,一個雪花飛舞的日子。10多名身穿紅馬甲的“黨員爸爸”“黨員媽媽”帶著新鮮的豬肉、蔬菜和面粉,來到金南鎮中心小學,與他們結對的留守兒童一起過“親情連心日”。透過小學食堂水汽模糊的玻璃窗,只見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歡快地圍坐在一起包著餃子,他們有說有笑,滿眼都是溫情,處處都是溫馨。
瞧,“黨員爸爸”王漢忠正在手把手地教9歲小男孩兒楊潤濤包餡兒、打褶兒,楊潤濤學得那么地專注、認真……
小潤濤4歲時父母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對于一個剛懵懂記事的孩子來說,突然失去父母呵護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王漢忠得知情況后,主動與小潤濤結對,關懷、撫慰這顆脆弱敏感的心。
小潤濤一邊吃餃子一邊嘟囔:“王爸爸包的餃子真好吃……”


現在,金湖縣共有274名王漢忠這樣的“黨員爸媽”,他們在結對兒童的心中似大樹撐起一片天空。2019年是“黨員爸媽”愛心結對孤殘、留守兒童活動的第十個年頭,已累計向孤殘、留守兒童提供經濟資助742萬元,走訪慰問6900多人次,集中開展“親子活動”289場次,解決困難4600余件。2018年“黨員爸媽”項目還入圍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活動。
雖然正值數九寒冬,屋外滴水成冰,但是聽說“閨女們”要回來看望自己,金南鎮新壩村66歲的高樹蘭老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就忙碌起來了。
“高媽媽,我們來看您啦。”
“我的好閨女回來啦,快!快進家坐!大娘這沒啥好東西,老樣子,一人一碗雞蛋面,雞蛋新鮮著哩。”
這7名被高樹蘭老人叫成“閨女”的姑娘們,是金湖稅務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她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黨員七閨女”。高樹蘭老人患有類風濕,行動不便,5年前丈夫突發心臟病去世,大女兒生病做過開顱手術后,生活不能自理,家中陷入困境,使她成為“黨員七閨女”最放心不下的“媽媽”。這次,她們為老人帶來了豐厚的年貨和過年的新衣服,還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老人穿著正合身的新衣服,看著在家里忙碌的“閨女們”,眼中笑起了“霧花”。
這是金湖縣開展“黨員好兒女”關愛空巢老人活動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以來,該縣197名“黨員好兒女”與空巢老人結對,每周聯系一次老人、每月幫做一次家務、每季解決一個難題、每年共過一次生日,累計上門提供服務1200余次,解決了2300多件身邊小事,老人們都說“‘黨員好兒女’真是親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