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典
泗陽縣建立整頓工作“巡診”機制、“1+5”聯動工作機制,搞“摘帽子”競賽活動等,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親自掛帥,推進軟弱渙散村整頓。年底,軟弱渙散村組織述職評議會,通過村民評議、鄉鎮黨委考核、組織部驗收“三關”考驗,確保問題不反彈。
“以前我因所住老宅不想拆遷,村里怎么做工作都沒用,我還四處找人討說法。現在回想起來,真不應該,村干部確實是替我們老百姓著想的。”日前,泗陽縣委組織部在全縣20個軟弱渙散村對整頓情況進行民意測評。一年前,李口鎮盧塘村因為信訪矛盾糾紛集中等,村黨組織被列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如今“上訪戶”金維干的態度發生這樣大轉變,這又是為啥呢?
金維干此前所在的金莊組,地處偏僻,空心戶較多,連一條像樣的出莊路都沒有。村里規劃建設了二中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多次動員老金搬遷,他就是不為所動,成了“最牛釘子戶”。

正在老金四處上訪討要說法時,盧塘村“小村監事會”找到了他。經反復勸說,老金終于“洗腳”住進樓房。如今,他在村里的板廠打零工,田里莊稼也不耽誤。“在廠里務工80塊錢一天。沒想到日子過得這么舒坦。”談起新生活,老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除了提升“小村監事會”履職能力,盧塘村還對“三務”公開提檔升級,建好用好群眾“急難愁”臺賬,使矛盾和訴求處理在一線、化解在基層。
盧塘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村干部隊伍老化。2018年,泗陽縣開展“百日行動”,對村居“兩委”班子逐村研判,探索建立村干部正常退出機制。“盧塘村‘兩委’班子有3名60歲以上老同志,由于年齡和文化的限制,不能勝任當前工作。”李口鎮黨委書記張鴻翔說,鎮黨委通過集中談話對他們進行清退,給予每人1000元補助。近日,為盧塘村引進39歲的朱發剛和43歲的翟金山,分別擔任村團支部書記和副主任,再將‘新村干’苗錦由掛職轉任為實職副書記。“他們3人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也有自己的創業項目。這樣一來,村‘兩委’班子年齡結構得到優化,帶富領富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2018年以來,該村通過嚴格“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組織生活制度,提升了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改進了工作作風。按照AB崗安排,確保每周一到周日,至少一人在村部便民服務室值班,讓群眾第一時間找到人、找對人。開展黨員干部“一人聯百戶”活動,通過走訪搜集民意,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2018年6月,村書記金勤得知村民李健的父親肺癌晚期,房屋漏雨嚴重,家庭經濟條件困難。村“兩委”及時召開會議,出資2000元對他家屋頂進行修繕。8月,其父去世,村里又送去撫恤金1000元。隨后,將李健介紹到本地一家企業務工,還為其減免了孩子上學的伙食費和學雜費。
“一年來,我們通過建立整頓工作‘巡診’機制、‘1+5’聯動工作機制,搞‘摘帽子’競賽活動等,由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親自掛帥,推進軟弱渙散村整頓工作。年底,這些村組織述職評議會,通過村民評議、鄉鎮黨委考核、組織部驗收‘三關’,確保問題不反彈。”泗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大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