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曉婧 胡馨予 ●莫然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在當天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中國制造的無人機存在安全威脅,可能將敏感的飛行數據發回至中國制造商,中國政府也可以訪問這些數據。雖然報告未“指名道姓”,但有分析認為,該報告指向中國無人機研發制造公司大疆(DJI)。大疆方面21日就此回應稱,“DJI大疆創新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我們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反復驗證,其中也包括美國政府和美國領先企業的獨立驗證。”
報道稱,在這份名為“中國制造無人機系統”的報告中,美國國土安全部聲稱,中國無人機“對(美國)機構的信息安全構成潛在風險”,這些產品“包含可以破解數據的組件,并將相關信息傳到外部服務器上”。報告稱,美國政府對任何把美國數據帶入其他主權國家的技術產品都“深感擔憂”,特別是這些產品還“允許情報部門不受限制地訪問或以其他方式濫用這些數據”。
報告還稱,這種擔憂同樣適用于某些中國制造的無人機系統連接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收集和轉移其個人及實體運營者的潛在泄露數據,因為中國要求其公民支持國家情報活動。美國國土安全部提醒用戶從中國購買無人機時要提高警惕,了解風險,小心操作,以防信息和數據被盜,還敦促美國企業“了解自己的無人機系統數據是否被供應商或其他第三方存儲。如果被存儲,找出存儲方式、存儲位置和持續時間”。
路透社評論稱,這是美國商務部稱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后,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制造的設備提出的最新關切。據了解,美國地方執法機構和基礎設施運營商近年來對無人機的依賴與日俱增。雖然報告中沒有明確指出任何生產商的名稱,但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無人機,大約80%來自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的大疆公司。2017年,美國也曾提出過對中國制造無人機的擔憂。五角大樓當時發出禁令,不準軍隊使用大疆產品。同一年,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也指稱“大疆有針對性地收集美國政府部門的信息”。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此后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任何軟件試圖從大疆無人機上傳輸任何數據。”
《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對中國無人機可能竊取美國數據的擔憂是多余的。因為中國產的無人機主要為民用的小型和微型無人機,它們的作業范圍多數在航拍、娛樂等應用領域,還有少數用于勘測勘察,這些無人機都是在美國法律的管控之下使用的,不可能到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地方去。若真有這種情況發生也是使用者的問題,不是制造商的問題。而美方擔憂的數據會傳給制造商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無人機的數據回傳是無人機與操控者之間進行的數據聯系。即使跟制造商有聯系也是在維護保障階段,但這些數據并不屬于維護范圍,美國作為用戶完全可以隔離這些數據。因此所有的擔憂都不是真正存在的,美國一再強調的國家安全問題并不存在。
針對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最新報告,大疆方面21日回應稱,“DJI大疆創新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我們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反復驗證,其中也包括美國政府和美國領先企業的獨立驗證。”
大疆在回應中還表示,當用戶使用DJI大疆創新的無人機或其他技術產品時,所生產、存儲和傳輸的數據都完全由用戶掌握。此外,DJI大疆創新還提供特殊的模式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比如斷開網絡連接的本地數據模式、私有云部署模式等等。全球大量機構每天都在使用DJI大疆創新的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甚至是拯救生命。DJI大疆創新將持續與全球的客戶及政府管理部門合作,確保我們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技術規范以及信息安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