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過印尼首都雅加達的人,印象最深的是這座東南亞第一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和曼谷、馬尼拉等東南亞大城市一樣,雅加達也面臨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相比曼谷、馬尼拉,雅加達在基建和交通治理方面的投入更多。自2014年上任以來,佐科便宣布雄心勃勃的基建計劃,他認為“打開國民經濟發展的鑰匙”,就在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改善全國的交通狀況。
今年3月24日,由日本援建的雅加達第一條地鐵線路通車,佐科出席儀式并體驗這種對印尼百姓來說還十分新鮮的交通工具。地鐵開通初期免費,部分地鐵站試乘的人排起長龍,很多民眾在站內站外拍照留念。很多印尼人還記得,該地鐵工程是在2013年10月10日佐科擔任雅加達省長時舉行的開工儀式,當時佐科感慨,該地鐵項目一拖就是26年。雅加達市民梅麗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等這一天很久了,坐地鐵可以讓出行更便捷,這在印尼還是第一次!我們可能看不懂政治家之間的博弈,但地鐵改善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這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感謝佐科!”《日本經濟新聞》刊文評論說,佐科5年來的努力已得到回報,在下一個任期內,他必須堅持自己的基建計劃,因為印尼1.7萬多個島嶼仍然需要繼續改善交通。
印尼“Katadata數據庫”的資料顯示,佐科執政期間新建10座飛機場,對408座落后地區的老舊機場進行改造,并新建19個港口,另有6個港口在建。爪哇島還新增近千公里的高速公路。過去幾年,印尼很多地方都在大規模地修路、架橋、建港口,花大氣力改善“萬島之國”的內部聯通。印尼人對雅萬高鐵的期待更為強烈。家住萬隆的提婭拉因為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往返于雅加達和萬隆,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雅加達開車去萬隆運氣好的話也要4個多小時,如果碰上堵車,開七八個小時很正常,而路程其實只有150公里。所以我們十分期待雅萬高鐵通車,希望佐科總統繼續支持和推動高鐵發展的進程。”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許多偏遠島嶼的鄉村地區缺乏互聯互通。為此,佐科政府啟動“鄉村資金”計劃——為全印尼7.5萬個鄉村平均每年新建600米公路。美國華盛頓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今年3月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佐科執政期間,新修鄉村公路19.16萬公里。
佐科的努力得到回報。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物流績效指數排名顯示,印尼從2016年的第63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46位。道路建設帶動了沿線地區的工業區發展,也改善了偏遠地區民眾的生活。印尼智庫“國家能力與發展學院”去年年底公布的一份國際研究報告顯示,印尼“全球糧食安全指數”有明顯改善,在113個接受調查的國家和地區當中,印尼從2016年的第71位升到2018年的第65位。
1961年6月21日出生于中爪哇省梭羅市的佐科,從政前是成功的房地產和家具商人。佐科2005年步入政壇,當選梭羅市市長。印尼“點滴網”曾報道說,他在整頓梭羅市流動攤販時頗有方法。在擔任市長后的6個月內,佐科同流動攤販代表進行過50次“午餐會議”,最終說服大部分攤販自愿搬到市政府指定的經營場所。
有著“印尼奧巴馬”之稱的佐科也是美國一些機構和媒體研究與關注的對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專門研究佐科在梭羅市如何打擊恐怖分子團伙、改善各族裔關系。佐科經常同基層市民直接對話,喜歡“微服私訪”,并把這個習慣帶到雅加達。印尼《羅盤報》2015年12月曾羅列他的親民舉措,如到發生火山自然災害的地區慰問受災民眾、當場訓斥雅加達港口不作為的官僚、陪來訪的澳大利亞領導人視察印尼最大批發市場等等。
執政以來,佐科積極整頓國內經濟秩序,并大力吸引投資,西方媒體和機構對此評價也很高。世界銀行公布的“經商便利度”指標顯示,印尼2014年全球排名第120位,2018年已大幅度上升到第73位。路透社今年4月報道說:“外國投資者也歡迎佐科成功連任。”
彭博新聞網說,佐科政府將繼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以及電子商務。如印尼與中國兩大互聯網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加強合作。快遞服務、電子支付等也在印尼日益普及。佐科2016年4月在出席一次電子商務會議時表示,通過電子商務,印尼可以幫助鄉村地區的農民、漁民和中小企業發展。
據印尼前貿易部長馮慧蘭介紹,除加強基建外,印尼政府未來還將重點關注人力資源建設領域。印尼已啟動“印尼制造4.0路線圖”,著重培育、挖掘專業人才,尤其是工業技術類人才。馮慧蘭相信,未來5年,印尼和中國的合作也將繼續以更加積極的方式推進。一位從事留學服務的印尼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著在印尼投資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那些在中國留過學的印尼人非常受歡迎,很容易找到工作。
佐科政府重視將印尼豐富的礦產資源進行再加工,讓其具有附加價值后再對外出口。印尼“經濟新聞”網今年3月報道說,印尼工業部正推進本國煤炭產業升級,爭取靠煤炭出口為國家獲取更多外匯。印尼還是世界最大棕櫚油生產國,佐科也主張將棕櫚油處理成植物燃油后再出口。
佐科政府的一些經濟措施也引起過爭議。據印尼媒體報道,在2018年10月的一次經濟會議上,一些沒有興建冶煉廠的礦業公司代表被趕出會場。為保護國內中小企業,印尼政府對部分進口商品設定限制。有從事紡織品進出口的商人為此受到影響。產業升級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都是為了快速致富,但這些改革和投入畢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明顯的“收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