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白果


在由CNN旅游頻道選出的2017年世界50大美食榜單中,巴東牛肉赫然排在榜首。2018年,巴東牛肉正式被印尼官方認證為印尼的五道國菜之一。巴東牛肉是印尼的巴東菜系里最有名的一道菜。巴東牛肉制作方法并不復雜,將紅蔥、生姜、大蒜、辣椒、石栗、姜黃粉、胡椒、食鹽等調料研磨成糊狀,把牛肉切成小塊,一起倒入水和椰奶混合的液體當中,加上檸檬草、香葉、沙姜、酸角等,用小火慢燉數個小時,直到汁液蒸發,一道香噴噴的巴東牛肉就可以享用了。
最重要的是香料一種也不能少,通過長時間的燉煮讓香料的香味充分浸入肉里,也讓肉類的油脂得以充分釋放。吸收了香料和椰奶精華的牛肉咬起來香辣可口、入口即化。
由于燉煮時間較長,牛肉會呈現接近黑紫的顏色,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深受人們喜愛。
巴東牛肉在印尼語中被稱為SapiRendang,在傳統意義上,仁當(Rendang)一詞更多是指用多種香料小火慢煮的一種烹飪方式。在印尼,除了牛肉可以用這種方式燉煮外,還有雞肉、羊肉、蔬菜等,通常搭配米飯、米糕或竹筒糯米飯食用,還可以佐以辣椒醬、蔬菜湯等。
仁當這一烹飪方法最早在16世紀就有文字記載。據悉,由于當時還沒有冰箱,印尼又在熱帶地區,為了方便保存,仁當這一烹飪方法應運而生。到了現代,由于有了冰箱等現代保存方式,也出現了燉煮時間相對較短的“濕仁當”,即保留一定湯汁。“濕仁當”食物,在室溫下,只能保存不到一周的時間。
巴東牛肉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道傳統美食,其中更蘊涵著當地人民信奉的樸素哲學。在創造了巴東牛肉的米南加保人心中,肉類象征著傳統的部族首領或當地貴族;椰奶象征著知識分子、詩人等身份;辣椒醬象征著宗教領袖;而復雜的香料組合則代表了米南加保社會的其他人群。在米南加保人的傳統中,仁當食物通常在婚禮、節慶等重要儀式中才能享用。
巴東牛肉只是整個巴東菜系中的一部分。巴東菜又稱米南菜,是由主要分布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的米南加保人創造的。在印尼各地,巴東菜隨處可見,可以說是印尼知名度最高的一個菜系。甚至有人戲稱,在印尼找巴東餐廳比找出租車還容易。
剛到印尼時,我在雅加達街頭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在國內很少見到的餐廳。這些餐廳都有大大的櫥窗,裝著各種食物的盤子一層層整齊疊放在窗口(如圖)。餐廳今天供應什么食物,食客不用看菜單,在窗口就可一目了然。這就是巴東餐廳。
巴東菜從視覺上讓人目不暇接。對于創造了巴東菜的米南加保人,最重要的三大元素是咖喱、辣椒醬和米飯。巴東菜往往用混合不同香料制成的咖喱做成,橘紅、草綠、檸檬黃等咖喱顏色,讓菜品看起來“明艷動人”。
與眾不同的是,巴東餐廳的菜不是論盤賣的,而是論“塊”賣的。顧客一坐下,就會有服務員端來十幾個盤子放在桌上,服務員就像雜技演員,一只胳膊上可以疊放七八個盤子,令人嘆為觀止。顧客可以按需取食物,比如,一個盤子里有幾塊雞肉,食客可以取其中的一塊,再從其他盤子里按“塊”取其他食物食用,吃了幾塊就付幾塊的錢。顧客沒動的食物會放到櫥窗的盤子中繼續賣。傳統的巴東菜是用手抓著吃的,店里會提供放有檸檬草的水盆供顧客洗手。
由于大部分米南加保人信奉伊斯蘭教,巴東菜是清真菜,同時也受到了印度和中東菜系的影響,再混合蘇門答臘菜系特色,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菜系。
在鄰近印尼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在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地,都可以看到巴東菜的身影。▲
環球時報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