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



美國《好萊塢報道者》20日稱,在備受關注的《好萊塢往事》準備在戛納全球首映之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發出公開信,懇請參加首映的第一批觀眾不要劇透,“這部電影的全體主創盡力創作了這個原創故事,我懇請提前觀影的諸位不要劇透任何信息,讓后面的觀眾擁有和你們一樣的觀影體驗”。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本屆戛納首映的另一部重要參賽片、來自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也通過公開信的形式呼吁影評人在提前觀影后不要發表涉及劇情的內容,“如今影迷們為躲劇透,都要回避社交媒體和影院里的大聲討論。雖然這部作品并不依賴于大反轉的劇情或是滅霸打響指式的結局,但我仍然希望所有觀眾能全身心投入到劇情之中”。
塔倫蒂諾和奉俊昊這樣的世界級名導如臨大敵,也是因此前吃過劇透之苦。塔倫蒂諾的上一部作品《八惡人》遭遇嚴重的劇本泄露事件,整個146頁的劇本全被發到網上,氣得塔倫蒂諾要起訴泄密的網站,并不得不大幅度更改劇本,重寫故事結局。近些年為防止劇透影響后續觀感,戛納電影節在放映程序上也做了調整——在入圍新片的全球首映禮之前,不再設置媒體提前場。在以前的紙媒時代,提前觀影是為記者和編輯們留出寫作和排版時間,但到了如今社交媒體時代,任何關于影片的劇情泄露都會無時差地出現在網上,片方對劇透的擔憂甚至會影響他們決定是否申報電影節,畢竟無論是戛納媒體場還是首映場,離電影正式在院線上映都還有很長時間(《好萊塢往事》北美定檔今年7月)。
如今不只是戛納、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不鼓勵劇透,許多大規模上映的商業巨作自身也嚴防死守,《復仇者聯盟4》和《權力的游戲》上映前所有主創都守口如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此嚴格的“防劇透”也成為一種“饑餓營銷”——越保持神秘感越能挑起觀眾好奇心,這招在一年前的《復聯3》時便收到成效,更助推今年《復聯4》票房大賣。
為防止劇透,以漫威為代表的片方使出各種招式,譬如不給演員們看完整劇本、預告片常見的假鏡頭等。即便這樣,《復聯4》在上映前還是發生疑似劇透照片和片段的流出,導演羅素兄弟趕緊發表公開信懇請網友不要傳播,留給觀眾一個意料之外、情感沖擊強烈的結局,“記住,滅霸仍然需要你們沉默”。
非法泄露劇情要譴責,約束參加電影節或首映禮的嘉賓也可以理解,但因各國上映日期不同形成時間差,想要阻止普通觀眾劇透則防不勝防。像這次中國比北美提前2天上映《復聯4》,網上就有人號召去美國論壇和社交媒體上“劇透”,算是對多年來被美國人提前劇透的“復仇”。
當然,也有少數一些影迷抑制不住好奇心,會主動搜索劇透內容。“一看見寫有‘劇透預警這樣的文章,我就想點開看”——英國廣播公司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如此描述熱衷“被劇透”人士的觀點,“先知道劇中誰死了之后,我就會更集中于其他角色的性格發展”。此外,一些不以情節取勝的藝術類電影、不賣懸念的愛情電影也不怕劇透。而作為媒體和影評人,如何在盡量不劇透的前提下點評一部作品的優缺點,更是需要繼續摸索。▲(圖為走紅網絡的《權游》和《復聯4》劇透表情包)
環球時報2019-05-22